简单单说,嬴政父子已经触犯了到了大秦贵族的利益。
嬴子楚知道,嬴政也知道,他们不止一次的在一起深谈过。嬴子楚提出不行就把力度降低,可是嬴政不同意,提出了各种这样做的后果。
大量的分封,封地内权利的放弃,那就会很快形成国中之国,甚至拿周朝举例子,八百诸侯,现在就剩下了七个,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嬴政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只能按照小说上说的,想要真正的掌握权力,那就要先集权,控制军队。
所以这几年年轻将领被提拔很多,王翦与其说是不合作,不如说是知道,就是他提出带兵出战,那么估计嬴子楚也不会同意,因为去年他王家旁支的一次小规模叛乱。
虽然他大义灭亲,亲自带着家兵把那个混账灭了,可是这字后他明显感觉到了嬴子楚对他的疏离。
现在王贲还在南路领军,这已经是恩赐了,如果再提出来带兵,嬴子楚不会同意,自己还难看。
丞相王绾奏道:“启禀大王,臣觉得不妥。吕相从未上过战场,虽然也为大秦挣下了一些土地,可是那多事通过外交手段得到。然这次不一样,赵国沉寂六年,这次又是廉颇带兵,臣觉得这是复仇,他们网图从我大秦手中夺回上党,这必然又是一次大战,而切是真刀真枪的大战,应派一位熟悉军阵的大将前往,在让蒙敖将军向上党靠拢,互相配合,这一站我们才能应对。”
嬴子楚点了点头:“王相老成持重,不知有何人推荐?”
王绾说道:“臣举荐王翦大将军前往,王大将军带兵多年,跟蒙敖将军又关系不错,他要是前往,定能和蒙将军配合默契,一举击败廉颇。”
嬴子楚不可及否点了点头,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王翦见状赶紧出列:“大王那个,臣恳请一战!”
其实刚才王绾如果不说王翦和蒙敖关系好,这个紧要关头嬴子楚也就真的同意了,可是这个一说出口,本来是想增加自己说话份量的,毕竟战场上两路主将不和,战争能赢的可行性很小,如果配合默契那么肯定就会大大增加赢的概率。
可是大王就是大王,本来这几年朝局不稳,再加上上次王家人的一次叛乱,这些都让嬴子楚对知道这样的大战,咸阳这边最少还要派出十万兵力,这才能保证此战不输。
可是现在大秦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是六十万的样子,这还包括地方戍卫军,城防军。
战兵说是四十万,可是大概也就是三十四五万的样子,蒙敖手里已经有了五万战兵,五万的边防军队,上党因为地位特殊,常年驻守十万军队,因为最近关系的紧张,嬴子楚已经陆续调集了四五万过去,再给王翦十万战兵带去,那加一起就是三十万军队,这就占据了大秦军队的一半,如果他们有什么心思,那.....
不是嬴子楚想要怀疑,可是这两年来的事情实在是太糟心了,是不是就会有叛乱出现,就连对大秦一直以来最衷心的孟西白的孟家都叛乱过一次,虽然也不是直系,可是连他们都这样,嬴子楚实在是不敢再相信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