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拍摄问题第一次难倒了赵海生。
天启的tV里面,很多都拍得比较豪华大气,赵海生咨询过之后发现,不少tV的内容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比如《回马枪》的tV,女主角从巨大的巨轮上跳下去的镜头,完全摸不着头脑是怎么拍出来的,倒是从一些评论中得到了信息,知道了这种情况是电脑特技。
赵海生默默把‘电脑特技’这几个词记在脑海,这也是一种对未来技术的发展的窥视,这也算是系统给自己金手指了吧,只不过这种需要情报需要自己去分析。
把脑海里的tV捋了一遍之后,赵海生才发现即使拍一个tV,拍出来一个小故事,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搞清楚很多天启镜头都没有办法拍出来,赵海生彻底对这种简陋的tV没有了太大兴趣。不过白静茹、刘萍等人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白静茹也经常拉着赵海生一起去拍,赵海生不得不做了一个背景板。
王朗不知道忙什么去了,本来该他抓拍镜头的时候,赵海生抬头一看,总是发现没有专门摄影师了。最后不得不把老侯请了过来,老侯倒是对摄影技术很感兴趣,可惜是一个生手,浪费了赵海生和白静茹很多感情,也不知道拍到了没有。
用胶卷拍摄就是这也麻烦,拍完之后也不知道效果如何。甚至如果摄影师没有装好胶卷,最后什么都没拍到。老侯就有一次是这样,还兴奋地告诉赵海生,一卷胶卷可以拍40张,听得赵海生一头汗,连忙接过照相机,才发现胶卷没有装好。
这样被折腾了几次之后,赵海生马上对跟拍tV失去了兴趣。《回马枪》tV只能专门找导演来拍了,赵海生只能建议套用杨六郎和穆桂英的故事了。
就在赵海生被tV拍摄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随身听所属的东声公司也忙碌了起来。
根据孙亚兰等人搞的商业调查来看,当时的品牌,搞一个洋名字会更有吸引力,不少人都觉得可以选用一个英文商标,但是赵海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种现象尤其感到厌恶,而且他的厌恶似乎有很多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一种潜意识。
现在赵海生已经很会利用平行世界的一些感觉来做商业决策了,他仔细分析了这种厌恶感之后,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一些原因。就试着用汉语音标来表达品牌,当赵海生把商标写成doNGShENG的时候,似乎感觉还不错。
好奇心驱使下,赵海生顺手写下了dS,没想到脑海中似乎传来一种舒适感。最后赵海生力主用汉语拼音来当作品牌名。
“咱们不能只看一时的广告效应,群众的意识也是会变化,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咱们到底是哪里的品牌,所以咱们不如淡化这个品牌概念。用大写的dS当作商标。”
赵海王为了说服大家,想出了这样一个说法,没想到意外地得到了刘本善等人的赞同。
“本来就没有必要崇洋媚外啊!一个随身听,又没有太大的技术优势,甚至都是一种夕阳产业了!”裘裘作为技术人员参会,每次发言都十分大胆,他对赵海生也十分支持,还认为赵海生是真正懂技术的。
最后大家妥协的结果就是品牌改为dS加数字,这样显得洋气,又显得有科技含量。
“以后产品迭代,就可以一直改数字就行了。现在国外的技术流产品基本都是这样搞的。”
于是,东声随身听公司在照日经济开发区就拿下了一大片工厂,生产中港合资的新品牌dS随身听系列。
赵海生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早早就把这一摊子事务推了出去,要不然只是参加决赛,开一些有关大方向的会议,就忙得要死了。
现在确定了方向之后,赵海生在各种人事任免上签字之后,就算是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早早就分类把管理事情交了出去。
刘本善负责具体的管理,刘萍管理物流,钟珊珊参与人事管理,孙亚兰具体负责营销,每个人管一个口子,赵海生想要了解相关的东西,直接看他们交上来的报告就行了。
幸好一直以来,赵海生都在看一些经济管理的书,对管理并不陌生,而且他也只抓了经济权和人事权,保证大的方向不离谱就行了。
刚把这些事情忙完了。白静茹的专辑已经制作出来了,并且开始全国发售,这样一来,进行全国营销也就提上了日程。
而营销开始这一段时间,赵海生又必须跟着跑。想一想这个,赵海生就有点头大,当初穆洋是怎么跑下来的。
不过自己其实还不算太忙。白静茹最近真是忙得够呛,小脸肉眼可见消瘦了下来,不过她的精神却特别好,甚至是格外好。这也可以理解,一个歌手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歌手自己肯定是特别兴奋的。
赵海生想起穆洋当初第一次发售专辑的时候,也是特别忙乱特别兴奋。这样一来,自己也可以到时候偷懒了!
现在东大唱片公司对于专辑发售早就有了自己的流程。老侯和吴欣欣等人早就做好了计划。第一站肯定是京城了。
现在京城广播电台对流行歌曲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老侯等人把白静茹的同名个人专辑分析了一个遍,觉得第一次宣传由《今宵多珍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