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劫命名成功……南北渎劫】
【现在请面对南北渎劫】
嬴政缓缓从床上站了起来。
他刚刚被这南北渎劫搞沉默了,但现在还不是沉默的时候。
大秦现在是处于洪水飘摇中,他们必须赶快想出方案,带领大秦度过此劫。
刘邦已经派兵极力去挽回南北渡劫造成的破坏,以及大秦人的生命,甚至刘邦自己都已经亲自出手。
嬴政根据系统给的信息,思考应对方针,战略。
这次的南北渎劫,是长江与黄河共同泛滥,集中的地区目前还是中下游。
大秦目前遭受农业区受灾,粮食绝收、交通断绝。
虽然这几年大秦有了杂交水稻,建立粮仓,有了些粮食储备,但问题是修行者吃得多,大秦在培养修行者上就消耗了许多粮食。
政府目前的救灾体系难以兼顾南北,马上就要形成南北饥荒。
想要解决这次南北渎劫,就必须从这两条母亲河下手。
长江太宽了,对于目前的大秦来说并不好治理,所以嬴政准备先从黄河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大秦在长江的人口并不多,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
在历史中的黄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巨量泥沙,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平原。
一旦决堤,洪水裹挟泥沙迅速淹没农田和城市,且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洪水往往形成大面积漫流,改道频繁,很难治理。
黄河流域主要问题便是水土流失,长江流域也是同样。
森林砍伐使两河流域失去水源涵养功能,也加剧了此次的地灾。
水土流失问题好像都是从近代以来出现的,但我国自古以来生态都不是特别的好。
一切的原因是柴,森林砍伐的原因是需要柴。
“柴米油盐”中柴排在第1位,柴这种东西,在古代极为重要,是古代人民生存的基本。
为了柴自古以来的人更是砍出了黄土高原。
按照原本来说,大秦时期的树木应该是够用,虽然经历了春秋战国,但中原地区的树木依旧繁多。
但是大秦经历了东瀛战争,那时候的东瀛还处于冬季,即由于是灵气世界生态比大秦世界更加严峻,为了在东瀛战争的胜利,大秦在那时便消耗了许多的树木。
那些消耗的树木加快了大秦黄土高原的形成,就算嬴政原本打算治理,但也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的嬴政准备干回封建王朝的老本行依赖人力筑堤,兴修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