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朱樉一生以继承先贤的绝学为己任,敢问其详。”
听到墨子的第一个问题,朱樉的表情也开始变得严肃,如果是以前,他可能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虽然这确实是他向老聃表达的真心话,但他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过。
直到那次在老聃那里与计冉交谈,他才稍微有了点头绪,而这次受伤昏迷之后,一些事情才开始真正变得清晰起来。
“许多人都说三代之前是一个王道乐土,三代之后,夏商周更迭,世界便陷入了道德沦丧、学术断绝的境地。
各国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祭祀中断的不知有多少。”
我时常思索,历代的智者们如何在荒芜之地耕耘出一片片丰饶的土地,耗尽心力提炼出种种智慧,亲身实践以期开创理想的乐土。
若非他们的努力与积淀,我们这些后来者可能仍会像野兽一样,为生存而争斗,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朱樉说话时仍显得有些吃力,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喘息,这让芸儿心中充满了忧虑。高式子和泰杉也流露出担忧之色,而墨子却显得冷静,聆听得非常专注。
“然而,世界并未如预期那样逐步走向理想国,从古至今,战争始终在不断上演。
那些对战争有利的学说得以存续,甚至日益精进;而那些看似与战争无关的学说,却陷入了停滞,甚至逐渐消失。
这些是无数智者呕心沥血的成果,我们这些后人不仅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更进一步,反而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智慧流失而无能为力。
与这些智者相比,我们应当感到羞愧。
对于我们的后代,我们更应该感到羞耻,因为我们甚至无法将前人创造的成就传承给他们,反而需要他们从头开始探索和创造。”
朱樉的表情开始变得激动,话语也变得更加流畅:“因此,我认为人生应当追求三重成就。
第一,继承前人的智慧,防止其失传;第二,发扬前人的智慧,让更多人受益于前人的成果。
第三,修补其不足、纠正其错误、不断创新,一代代人不断进步,越来越伟大。若能做到这些,人生便无憾。”
“今日听闻朱樉之言,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翟之言,不过是小道,远不及朱樉。”
墨子竟然郑重地向朱樉行了一礼,让他身后的禽樉里等人也不得不跟着行礼。
朱樉连翻身都感到困难,想要侧身避让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做了一个回礼的动作说:“墨子大师已经完成了三重成就,我怎敢接受这样的礼遇。”
“惭愧。”墨子摇头叹息,脸上流露出一丝落寞:“翟走遍天下四十余年,倡导相互爱护和相互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为天下谋利。
然而,翟已经老了,为此牺牲的人不计其数,但世界的纷争却比以往更加激烈。”
朱樉趁机说道:“我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为天下谋利,因此恳请墨子大师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