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此疼爱家人,又心系子民,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或许,她应该找个机会接触一下神农殿旧部,打探一下当年神农殿覆灭的真相……
琉璃不甘示弱地哼了一声,反驳道:“杨昭哥哥就算真是木头,那也是最好的木头!况且,他还是蔓儿妹妹的亲哥哥呢!”
“哦?”楚皇闻言,略带诧异地看向杨蔓,“那小子也是你们神农谷的人?”
杨蔓轻轻点头:“正是家兄。”
楚皇沉吟片刻,语气缓和下来:“既是如此,琉璃和那小子的事,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楚皇话音刚落,琉璃的脸颊便腾地一下飞上两朵红霞,娇羞地跺了跺脚,嗔怪地瞪了楚皇一眼:“父皇!你说什么呢!”说罢,便捂着脸,逃也似的跑出了金銮殿。
留下楚皇与杨蔓面面相觑。
片刻后,楚皇朗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对女儿的宠溺。
随后他又看向杨蔓,认真询问道:“小丫头,现在你仔细跟朕说说你的想法。”
杨蔓略一沉吟,说道:“陛下,我原本的设想是利用阵法来捕捉魔气,但现在看来,太过理想化了。这东西是要推广到全天下使用的,若是用阵法,成本太高,难以普及。”
楚皇眉头微皱:“那岂不是行不通了?”
杨蔓摇摇头:“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楚皇眼睛一亮:“哦?你还有其他想法?”
杨蔓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如今楚国有多少读书人?”
楚皇虽不明白杨蔓的用意,但还是认真地回答道:“我楚国推行教化数百年年,如今已是家家户户皆读书识字,但百姓多以明理修身为主,真正走科举之路,求取功名的,不过十之一二。怎么,你的想法和读书人有关?”
杨蔓点点头,从储物戒取出一个散发着莹莹金光的玉匣,双手递给楚皇:“陛下请看。”
楚皇接过玉匣,好奇地打量着。他疑惑地看向杨蔓:“这是什么?”
杨蔓解释道:“此乃浩然正气,取自读书人研习诗书、修身养性时自然产生的清气。读书人越多,产生的浩然正气便越多,汇聚起来便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抵御心魔。”
楚皇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瞪大眼睛,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半晌才开口道:“真有浩然正气这种东西?!”
杨蔓察言观色,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您识得此物?”
“想当初……”楚皇神色一凛,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他嘴唇翕动,刚要说些什么,却又突然顿住,轻声咳嗽了几声,话锋一转,询问道:“小丫头,你想怎么做?朕这边全力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