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上午十点刚过,展会便在一片期待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与寻常商业展览的热闹喧嚣不同,今日到场的,大多是李百重教授的故交旧友,抑或是古玩字画圈子里颇有名望的行家。
他们衣着考究,气质儒雅,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
然而,当这些人真正步入展厅,目光触及那些静静陈列在特制展柜中的藏品时,先前那份从容与淡定,顷刻间便被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所取代。
“我的天!这……这竟然是秦代的青铜方鼎?!”
一位戴着老花镜的白发老者,几乎是贴在了展柜的玻璃上,声音都带着颤音。
“还有这玉璧!这龙形玉璜!瞧这沁色,这包浆,这雕工……啧啧,绝非凡品!”
另一位中年男子拊掌赞叹,眼中异彩连连。
“李老,您这是把半个秦朝的宫廷珍宝都搬来了吧?!”有人忍不住高声调侃,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
他们本以为这不过是一场中规中矩的私人藏品展览,或许有几件精品点缀,却万万没料到,展出的竟是如此之多、品相如此之精的秦代文物!
要知道,秦朝存世短暂,能够流传至今的精品本就凤毛麟角,如此大规模、高品质的集中展示,在整个圈内都是闻所未闻的盛事!
李百重今日可谓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
他听着耳边不绝于耳的赞叹与艳羡,心中那份自豪与得意几乎要满溢出来,脸上却依旧挂着谦和的笑容。
“哪里哪里,不过是些不成气候的小玩意儿,承蒙各位朋友抬爱,赏光前来指点一二。”
话虽如此,他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眼底怎么也藏不住的笑意,却早已出卖了他此刻的真实心情。
更引人注目的是,李百重始终将余白带在身边。
每当有相熟的朋友上前寒暄,他都会热情地为双方引荐:
“老王,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小侄女,余白。小白啊,这是你王伯伯,国内顶尖的青铜器鉴定专家。”
“哎呀,李老弟,你这侄女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寒暄过后,李百重还会不经意般地指着某几件引人注目的展品,看似随意地补充一句。
“哦,对了,这几件玉器,还有那套彩绘陶俑,可都是小白的珍藏。这孩子,眼光独到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