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既然杨林不愿意听,李世民又能有什么办法?
反正他们早已准备好退路,实在不行,他们也只能跑路了。
李渊父子从来没有想过给杨广卖命。
他们之前来到潼关,也只是想要观察一下局势,如果不是因为李元霸自己出手,他们恐怕已经逃离了潼关。
见李世民没有在说话,杨林又询问其他众将,但无人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他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示好。
这让杨林颇为头疼,但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办呢?
就这样众将各自散去。
夜色逐渐昏暗,杨林一个人在大战之中皱眉苦思。
很快李渊父子尽皆回到一处营帐之中。
在李渊的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担心之色,显然他比杨林更相信李世民的判断。
虽然李世民年纪轻轻,但他对局势的判断,却是非常精准,就连李渊都不得不服。
现如今,他什么事情都喜欢找李世民商量一番再做决断,而不是自己鲁莽定下。
此刻李渊认真地看着李世民,沉声说道:
“世民,你说反贼当真有可能突袭,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对于李渊来说,就算大隋当真覆灭,也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要知道,本身他们父子就和杨广有着大仇,只是在此之前,迫于形势,他不敢表现出来罢了。
要是大隋当真陷入穷途末路,那他会毫不犹豫的离开,他的目标只是保全自己,保全李家,那就足够了。
李世民看着李渊,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这才说道:
“父亲,虽然杨林已经派遣士卒,在人在之外巡查,以防敌军突袭。
但是,如果单进当真领兵来袭,怎么可能给杨林反应的时间,到时候反贼必然倾巢而出,等杨林得知消息,想要采取行动之时,恐怕敌军已经杀到他的面前。
所以孩儿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如果当真情况有变,就让元霸保护我们,立刻杀出重围,我们绝对不能恋战。
若是留在此处,非但没有胜算,恐怕我等父子也要沦陷于此。”
李渊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现在这般局势,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伍建章父子得上进相助,朝廷一方没有任何胜算,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保全有生力量,拖延时间。
如果非要和单进死磕,那他们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到时候再来后悔,可就为时晚矣。
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验证过了,胆敢轻视单进,会付出什么代价?
李世民的计划十分果决,如果情况有变,那就直接抛弃杨林,逃离战场。
这也意味着,李家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他们虽然没有彻底倒向反贼,但终究是背离了朝廷,走上了另一条路。
念及此处,李渊又想到另一个问题,他若有所思道:
“单进的实力,果然是冠绝天下,无人能及,哪怕是元霸,也远不是他的对手。
接下来,我李家该何去何从?”
李世民当然明白李渊的意思,单进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可以为了自保与杨广切割,但迟早要面对这一切。
沉默之后,李世民认真道:
“父亲,现如今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实在不行先回太原,观察天下局势,再做决断也不迟!”
虽然他们不想跟着杨广,但他们同样不想此刻就投靠单进。
不管怎么样,此事存在太多变数。
李渊倒也没有纠结太多,他很快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为父明白了!”
——
单进带着大军,向朝廷大营靠近。
为了这一战,他兵马尽出,不留余地,他可以给杨林一条生路,让杨林活着离开,但这场战斗的胜利他势在必得。
包括单进身后众将,也都蓄势待发,虽然朝廷一方有所防备,但这又怎么样,恐怕杨林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直接全军出击。
既然动手,那就没必要畏首畏尾,唯有一鼓作气击败敌军,速战速决。
这就是单进的态度,简单明了。
如此一来,就算朝廷之中有李元霸这等大将,能够拖住单进,也改变不了什么。
因为义军猛将如云,哪怕没有单进,他们仍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无惧任何敌人。
伍云召也在单进身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看见单进的身影,便是觉得很安心,仿佛有着必胜的把握!
大军距离朝廷大营已经很近了。
单进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他从来都不是优柔寡断之辈,当他下定决心,就会全力以赴去做。
而此刻,单进木迟疑,他斩钉截铁般说道:
“诸位,前方就是敌军大营,这一战,我们不必留手,全力出击,一举拿下敌军!”
单进目光炯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众人纷纷拱手称是,他们只等着单进一声令下,便会朝敌军发起进攻。
“事不宜迟,那就动手吧!全军出击!”
随着单进话音落下,一众准备就绪的大军,奋力向前冲杀而去。
原本夜色之中,显得格外寂静,前方的营寨除了那些往来巡查的士卒,以及篝火燃烧传来的声响,显得格外平静。
但此刻,这平静却被打破了,义军杀入朝廷大帐之中,一往无前。
激烈的喊杀声就此响起。
而在此刻,负责营寨巡查的士卒,也是第一时间发现了靠近的敌军。他们面露骇然之色,便想要发出信号提醒。
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义军根本就没有遮掩的意思,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彻底击溃朝廷大军,取得此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