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海军之前测得的风暴移动速度只有短短十节,但他们不知道风暴怎么就突然加速了。难道米国人就这么好欺负吗?
横跨了数海里的舰队在风暴的对比下显得十分渺小,仿若无物。米国人,也要被吞进去了。
“为什么海上的风暴速度会突然加快?”基德一脸困惑地问道。
大副和联队长都没有回应,大副在担心风暴过后是否会出现非人为损伤,而联队长则正忙着联系在外的舰载机,尽量不让它们被风暴吞噬。
基德知道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于是立即下令:“通知整个舰队,所有人做好防风浪准备。全体下锚!”
“这可不是普通的风暴……”大副赶紧将命令传达下去。舰长的判断没错,这是目前能减小损失的最佳方式。
航母的速度刚刚从30节减到了十节以下,在风暴前停了下来。
然而,风暴却一直在向他们移动。如果基德的判断没错,现在风暴的速度已经达到了60节以上。
要知道,卡尔文森号航母的最大航行速度也只有40节左右,那还是空载的状态。而现在,航母上载着数十架战斗机,还有很多飞机没有归舰。
不出他所料,再过半小时,远在30海里之外的风暴就会将他们吞没。即使他们现在用最快的速度逃跑,不出一小时也会被这样的风暴吞噬。
与其徒劳地延后被吞进风暴的时间,还不如及时做好准备。
基德的命令得到了执行。片刻之后,整个米国卡尔文森号航母舰队都响起了警报声,不是攻击警报,而是防风浪警报。
刺耳的警报声在浓重的空气中回荡,仿佛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一般。所有的米国大兵都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可从没见过米国人自己吓自己。
还没有交战就拉响了警报,这对米国人来说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他们之前也看到了远方的风暴,可是在大海上这样的阴云不是很平常吗?
为什么上级会如此慎重?
当然,慌张只是出现在航母舰队周围的那些护卫舰上。对于卡尔文森号这样的庞然大物,这次的风暴还不足以让他们感到畏惧。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之前派出去侦察的大黄蜂飞机就都在舰上安稳着陆了。
舰上甲板工作人员马上对战斗机进行了紧急固定,能够进入下部机舱的战斗机也都已经通过升降台送到了航母的肚子里。
在没有气象预警的情况下遭遇风暴,对于米国人来说还是第一次。
米国人的气象卫星技术多么发达,世界各国都知道,他们的大兵更是对此有着深深的自信。
所以当警报响起后,很多人仍在床上呼呼大睡。
常年海上航行,士兵的轮班休息是非常正常的。
而值夜班轮休的人也被这警报搞得有些烦闷,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让他们从床上跑下来的情况。
然而,风暴很快就以超乎他们想象的速度和力度席卷了米国人的航母以及外围的护卫舰。
风浪呼啸声铺天盖地一般地袭来,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巨兽隐藏在船舱里,在所有人的耳边嘶吼。原本闷罐子一般的船舱,此时莫名其妙地四处漏风。
这并不是什么错觉,任何战舰都不可能会是全封闭的。
鱼雷管、舰炮、导弹发射巢等等,都有专门的通风口。此外还有专门的换气装置,也不可能堵起来。
这些位置平日里并不会让外部的环境影响船舱内的生活,但是在风暴发生时,一切都改变了。
任何一个缝隙,哪怕只有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缝隙,呼啸的风都可以无孔不入,带着凛然的威势席卷整个舰艇内部。
但是这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几乎整个舰队此时都在风暴里翻滚。
米国舰载机的固定绳索在风浪中飘摇,让人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断掉。
如果不是米国人的钢索技术实在精湛,那他们的舰载机可能就在风浪中直接坠海了。
所有做好准备的米国大兵都在忍耐,感受着风暴外部的强风,希望能够尽快度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米国人都重视了这件事。
运气最差的米国人,也是在船舱里睡得最香的,甚至直接把脸糊到了舱顶上,整个脸被拍成了一个“搬砖”。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绑好,只不过心中的狐疑是免不了的。
为什么米国的气象卫星此前没有任何消息?
不说他们在行动之前,米国的气象卫星就专门侦察过周边海域的天气情况,就说米国气象卫星在天空中二十四小时监控大气流动的机制,也能够保证他们提前一天知道周围的恶劣气象。
可是现在怎么搞到这种热带风暴出现之后,才拉响警报?
而且从他们身上的痛感,他们就能够知道外面的风暴究竟有多么强烈,知道这次面对的热带风暴究竟有多强的风力。
普通士兵都在船舱里,逼仄狭小的空间让他们想要向外张望都变得非常困难。可是向外看去的人也没有发现什么,只看到了一片漆黑。不时地,还有猛烈的风浪拍打在窗玻璃上。
风浪对他们来说只是寻常的事情,可是漆黑如墨的风暴却着实让他们吃了一惊。
脸被拍成“板砖”的米国大兵从床上翻身下来,大怒说道:“气象局的都是shit吗?”
今后都会有些没脸见人的他,把重心转移到了海洋气象局那些人的身上。
“那些人是不是又跑到哪里花天酒地了?”一名用带子把自己直接捆死在狭窄床铺上的米国士兵恨恨地开口。
他难受地扭了扭身子。有了刚才那位仁兄的前车之鉴,没有谁会在固定自己这件事上开任何玩笑。
“这次的风暴不小,恐怕是一次强热带风暴!”他看向外面的天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