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杨建国焦急地问道。
“这样的热带气旋已经发展成风暴,他的游艇在那样的风暴中还能娄小云无恙吗?”
与卫星观察部门联系的军官连忙报告:“卫星仍未观测到那艘游艇,现在风暴的直径已达一百海里,寻找他变得异常艰难。”
众人的面色更加凝重,要在一个直径一百海里的大圆范围内寻找一个不确定何时会出现的目标,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如果华夏的卫星具备智能识别功能,或许能加快搜索速度,但即便如此,也需要将卫星画面缩小到数海里的宽度才能准确识别目标,这样又可能错过陈夏的出现。
华夏军方的司令员们深感自身技术的不足,在关键时刻不仅无法提供辅助,甚至连有效的战场观察都做不到。
然而,坏消息远不止于此。
“气象部门的专家已对这片风暴进行了后续的气象预测,他们判断风暴的强度将继续增强!”
杨建国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专家的解释是,副热带高压目前正在向南方移动,如果没有其他反向的气旋与风暴相互抵消,这个风暴最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台风。”
军官的语气有些迟疑:“华夏军方的气象台已经为这个即将形成的台风命名,叫做‘龙王’。”
什么!
竟然要形成一个新的台风!
虽然这些军方高层都知道海上经常会形成台风,但这可是第一个人为形成的台风!
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陈夏此前是否想过自己会办到这一件事,还是说,这一切都只是巧合?
不!
即使别人认为这是巧合,杨建国和章秋也不会这么认为。
尽管陈夏制造的风暴借助了副热带高压的自然威力,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有向大自然借力的本事,这样的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只在华夏的神话传说中存在。
试想将来,如果陈夏能利用天机一号在基里巴斯周围的海域呼风唤雨,那他岂不是真的要被当地人尊为海神?
虽然这样的云雨并非随心所欲就能请来,而是需要借助自然界的威能,但陈夏现在的成就也足以自豪了。
“还有没有其他信息?”章秋问道。
“还有一个,那就是这片区域可能会先形成一场高强度的雷暴!”
被这位军方最高首长询问,军官的话语中增添了几分紧张与激动的情绪。
雷暴?
章秋的眉头紧锁。
如果陈夏的天机一号能够制造这场风暴,那么他也应该能够适当地减弱风暴,也就是说,雷暴也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然而,船只不是都害怕雷暴吗?
近百海里范围的巨大云层形成的雷暴,如果落在船体上会产生多大的电流,船上的人会不会受伤,这些都是未知数。
“海洋上雷暴本就多发且猛烈,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必然会尽快出来,但现在还没有收到消息,”杨建国略显紧张地说:“也就是说,他们恐怕已经身不由己了。”
杨建国的话让周围人的面色都变得有些沉重。
就在这时,负责监视米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的军官突然报告道:“张总参谋长,米国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刚刚也被风暴卷进去了。”
什么?
连卡尔文森号航母也入局了?
章秋转向刚刚报告的年轻军官,急忙问道:“刚刚进去吗?”
军官回答道:“对,毫无防备!”
风暴的移动速度刚才卫星已经测出,短时间内达到了67节。如果陈夏真的是乘着副热带高压的南风催生出了这个风暴,那他真的已经制造了一个极其罕见的风暴怪兽。
连米国的航母都无法在这样的风暴下逃脱,更何况是他们。
现在,陈夏等人的命运,只能看天意了。
“或许这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章秋喃喃说道。
“张总参谋长,或许他们是因为担心米国的航母舰队呢,更别说他们后方还有霓虹国的追击部队!”
杨建国一脸担忧之色,让人看了心中都会起个疙瘩。
“如果陈夏真的能够脱离这片区域,那么他早就可以甩掉霓虹国的舰队,然后从某个角落出来了。我们都做不到追踪他的踪迹,难道霓虹国和米国人能够做到吗?”
在场的人都感到头皮发麻,是的,现在的局势越来越乱了。
试想,当你后方有追兵的时候,突然发现上方的天气已经如同一只怪兽,随时都会将你吞噬,而前方还有前来堵截的拦路虎。
这样的形势,恐怕会让人大呼无奈。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就是杨建国在心中对陈夏现在面临困境的最好总结。
然而,章秋却仿佛毫不在意地说道:“放心吧,我相信他。”
“说不定,他会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呢!”
杨建国对章总参这种自信有些无奈,也有些无语。
西部战区司令则叹息一声,“米国的航母舰队,霓虹国的两艘出云舰,还有雷暴以及他无法控制的台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谋求生机,简直难如登天。”
“风雨之后见彩虹,这话不假,但真正能够经历风雨而毫发无伤的,无一不是有所准备的人。”
中部战区司令道:“可是陈夏他,恐怕都不知道米国人要赶到的消息。”
南部战区司令也附和道:“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上方的雷暴,未知才是最危险的。”
张总参谋长听了这些意见,却只是笑笑,“你们觉得我说话毫无根据,但如果我说有呢?”
“章总参,”杨建国连忙说道,“这种时候,您就别再卖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