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力学原理,破冰船自重过大是个问题。
陈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减轻这艘破冰船的重量,同时不能削弱其原有功能。
他来到屈菁菁的办公区域。
“这是……”屈菁菁惊讶地注视着数据。
“摩尔曼斯可号破冰船的数据?毛子国怎么可能给我们这个?”她难以置信。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毛子国的破冰船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其他国家虽也有破冰船,但性能与毛子国相比相去甚远。
更何况,毛子国对破冰船这种核心技术守口如瓶,绝不会轻易泄露。
这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在冰面作战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屈菁菁翻阅了几页,上面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虽然毛子国对破冰船技术保守,但为了在国际上保持地位,也会透露一些非核心信息。
屈菁菁记忆力超群,对国际局势了如指掌,这样的大事她自然不会错过。
“这些数据还没达到我的要求。”陈夏淡淡地说。
放眼全球,就连华夏看到这些破冰船数据也会感到震惊。
但陈夏却表现得如此镇定。
屈菁菁捕捉到了一个重点:“还没达到要求?”她重复了一遍,陈夏点了点头。
“没错,你看这重量,上万吨,对冰面的要求可不低。”陈夏解释道。
普通舰船虽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但破冰的深度和宽度都是难题。
因此才需要专门的破冰船。
但一般的冰面又难以承受如此庞然大物。
限制确实很多。
“这些数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我们强行改变,恐怕……”屈菁菁开始分析数据。
她跟随陈夏多年,如果连基本规律都看不出,陈夏也不会留她这么久。
“你说得对,但你再仔细看看,最关键的是什么。”陈夏引导道。
“核动力和柴油机。”屈菁菁脱口而出,答案显而易见。
“减轻破冰船重量的关键就在这里。你看柴油机那一栏的重量,都超过千吨了。”陈夏指出。
“这还不算它需要携带的能源和排水吨位。你想想这艘破冰船需要多少承载力的冰面。”
“根据我们现有的资源,可以减轻重量,但需要时间。”陈夏带着屈菁菁来到出坞地点。
屈菁菁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陈夏使用红外线测距仪测量,这艘破冰船长120米,宽也是120米。
底盘上有两个巨大的枫叶形轮子,这是破冰的主要工具。
还有一副可伸缩的起落架,但下潜深度不超过五米。
这个深度成为了破冰工作的一大障碍。
“北极的冰层有十五米深,一般冰层不易破碎,需要三到四次破冰操作,太浪费时间了。”陈夏说。
他希望能一次性完成破冰任务,按照这艘破冰船的工作效率,时间实在太长。
时间宝贵,能省则省吧。
毕竟未来充满了未知。
“待会儿我会给你一张图纸,你按照图纸带领工人们进行施工。”陈夏吩咐道。
“明白了。”屈菁菁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立刻带领工人们展开实验操作。
他们一行人来到实训室,这里充满了忙碌的气息。
“屈工好!”
“屈工,您来了!”
……
大家都在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屈菁菁走到那台庞大的量子打印机器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这台量子打印机器是两天前陈夏交给她的,只要有图纸和比例,它就能根据量子构造精准地打印出所需的仪器。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派上用场。”屈菁菁深吸一口气,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操作,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陈夏的图纸到来。
与此同时,陈夏回到自己的地方,开始着手绘制图纸。
他可不是用传统的铅笔和白纸来绘画,因为他有系统这个强大的助手。
“打开系统商城。”陈夏在心中默念,面板随即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再次默念:“绘制类工具。”
脑海中的景象瞬间切换,一排排绘制类工具整齐地排列在眼前。
陈夏仔细挑选着,最终目光锁定在右下角的“离子动力制作仪”上。
“离子动力制作仪,采用离子物质进行绘画,绘画完成后,图纸保存时间长久且不易损坏。”陈夏仔细阅读着使用说明,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工具的神奇。
与传统的图纸相比,离子动力制作仪绘制的图纸更加精准且持久。即使在高温下,离子也会随着温度游动,但温度降低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完全不用担心图纸的损坏或字迹的淡化。
简单来说,这个离子动力制作仪就是用离子代替铅笔进行绘画,而纸张则是采用与正离子具有相反作用的离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立体结构图。
陈夏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虽然他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工具,但已经能够轻松驾驭了。
要知道,在微量离子悬浮的过程中,手的轻微抖动都可能导致偏转。而对于图纸来说,哪怕是一毫米的偏转,都可能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很多工程师对图纸的要求都非常高。
而陈夏使用的离子动力制作仪则能够做到完全精准,这当然要归功于他稳健的手力和对细节的把控。
一个半小时后,立体结构图纸终于绘制完成。陈夏因为高度集中而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他却满脸喜悦地拿着图纸去找屈菁菁。
“这是……”屈菁菁看到图纸后惊讶地喊道,“离子成分?!”
陈夏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你赶紧把这几个精准仪器打印出来。”
他一共绘制了两台大型设备:动力机和柴油机。
“好!”屈菁菁迫不及待地走进操作台,将立体结构图放入量子打印机器中,开始输入数据。
长宽比例为1:1,接下来是容量。屈菁菁在输入容量时犹豫了片刻,她不确定应该如何设定容量。如果按照原来的容量来定位,那就失去了改进的意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装备的重量,但距离陈夏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屈菁菁陷入了困境,突然她灵机一动:“你们两个,准备一杯水和与水相同体积的沙子。”
两名工作人员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迅速按照屈菁菁的吩咐去准备了。没过多久,他们就拿着东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