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划完这一重点后,陈夏故意停顿了一下,仿佛真的在给学生上课一般。而佩莱等人也真的如学生般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果然,陈夏接下来的话让他们震惊不已:“基于这一改进,我们将把WD-60ML系列涡扇发动机的一级风扇叶片数量从22片减少到18片。”
这一改变不仅能减轻发动机的重量,还能进一步提升一级风扇的运作效率。届时,WD-60ML-18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将达到惊人的11,风扇直径也将扩展至2.1米,最大推力更是将突破16吨。
陈夏继续说道:“以这款大推力发动机为基础,我们陈夏附属厂将推出一款最大起飞重量为120吨、载客量达240人的大型民用客机。小云,把相关资料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随着陈夏的一声令下,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仿佛在变魔术一般,在发动机测试台上搭起了支架,准备展示这款令人瞩目的新型客机模型。
随着图版和工程效果图的展示,陈夏并未借助指示棒,而是手舞足蹈地介绍起了他们的FB-2000项目:“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FB-2000,它的对标机型是波音的757、空客的A321以及麦道的MD-95。”
“这款飞机的最大亮点,除了将搭载两台强劲的WD-60ML-18涡扇发动机外,就是大量运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陈夏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我们初步估算,复合材料的用量将达到30.7%,这一比例将使FB-2000成为世界上复合材料应用比例最高的飞机……”
对面的五边大楼国防部部长佩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夏的嘴巴一张一合,耳边却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什么也听不见。因为他的脑海中此刻正如同翻江倒海,一片混乱。
从陈夏让人展示效果图的那一刻起,佩莱的注意力就被那架标有FB-2000字样的飞机深深吸引。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些效果图或许只是看看热闹,但在佩莱这样的内行人眼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意。
不说那流畅、修长且圆润的机身,也不说那标志性的垂尾与水平尾翼,单是飞机必不可少的机翼,就让佩莱感到了震惊。通过几张效果图,他敏锐地察觉到,陈夏的附属厂不仅是在认真做事,而且在技术上至少比他们正在努力研发的图-204飞机领先了两代。
这并不是因为FB-2000采用了图-204所没有的超临界机翼,也不是因为机翼的造型更像高空滑翔的鹰隼展翅。真正让佩莱感到震撼的是,效果图上的FB-2000在地面静止与空中飞行时,机翼那微微上翘的角度。
那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与全新生产工艺研发出的全新机翼结构。与传统机翼只能依靠自身结构硬抗飞行时的空气阻力不同,这种机翼如同柔美的女神,能够随着空气阻力的变化而调整自身形态,从而适应甚至利用空气阻力,使飞机获得更加出色的飞行性能。
换句话说,这种机翼就像鹰隼的翅膀,能够根据不同的速度和高度调整翅膀的起伏。人类的飞行梦想始于模仿鸟类,航空工程师们在研究鸟类飞行时,也早已注意到鸟类翅膀的自我调整能力,并一直梦想将其应用到飞机上。然而,由于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这一梦想一直难以实现。
直到八十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复合材料成功制作出等比例柔性机翼,并试验成功后,这项技术才具备了应用的可能。而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是颠覆性的,包括省油、降低飞机结构重量、提升飞行性能、降低噪音、使飞机更加平稳等等。
波音公司近水楼台先得月,迅速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购买了这项专利,并进一步研究后应用到了最新的波音777上。空客公司也不甘落后,但技术上稍逊一筹,只能集合全欧洲的力量奋力攻关。
在来到陈夏的附属厂之前,佩莱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华夏能够研发出这种柔性机翼。然而,在亲眼见证了第四代风扇叶片、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以及技术水平远超D-30KP涡扇发动机的WD-60ML-22涡扇发动机后,他心中的不信任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恐惧。
佩莱心想:“如果陈夏的附属厂真的能够成功研发出这种柔性机翼,那么米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岂不是要面临灭顶之灾?”
不仅五边大楼国防部部长佩莱心中忐忑,米国航空工业界的其他高管和专家们也个个心生焦虑,坐立不安。他们万万没想到,陈夏的附属厂在技术层面上竟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更未曾料到其在民航客机领域的雄心壮志竟如此磅礴。
谈及可行性,他们深知陈夏的附属厂在复合材料方面的造诣。毕竟,连涡扇发动机的一级风扇叶片都采用了尖端复合材料,那么飞机上其他次一级的结构件自然不在话下。因此,FB-2000计划应用30.7%的复合材料,并非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陈夏的附属厂愿不愿意的问题。
甚至在某些米国专家眼中,30.7%的复合材料用量还显得过于保守。考虑到H-ZB800和H-ZB900这两款复合材料的卓越性能,再加上碳纤维、金属基及玻璃纤维等其他复合材料的辅助,整体占比达到40%乃至50%都并非难事。
屈菁菁悄悄对陈夏说:“老大,你看他们,已经动心了。”
陈夏淡然一笑:“动心是必然的,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娄小云补充道:“我看他们不只是动心,眼神里还透着嫉妒呢。”
屈菁菁打趣道:“你什么时候学会读心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