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隶属晋中,名胜古迹甚多,着名的三多堂曹家大院和孔祥熙故宅就在这个地方,都是当地的高门望户,建筑很有特色。
曹家大院根据多福、多寿、多子的说法又名三多堂,是晋商曹氏家族建造的具有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
从远处看,曹家大院呈寿字型,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
大院分南北两部分,东西并排着三个穿堂大院,上面连接着三座三层高楼,内套15个小院,房舍有270多间。
曹家大院建筑追求一种井然有序的风格,以中院门为中轴,左右建筑基本对称。以甬道为分割线,外院内宅分区明确又各成体系,各院间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
内宅中院从门到过厅到主楼重点装饰,主次分明。
内宅院落由外向内渐次抬高,南倒座楼与北主楼遥相呼应,且重点落在主楼之上。
整体建筑形成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相对私密、相互连通的传统秩序。
曹家大院西面为花园,其余三面临街。
临街房屋均为内向一面坡式,向内设窗,其中北面临街为高1.7米、长66米、宽8米的三座五开间三层大楼和两座三开间二层楼,大院四周均由房屋和墙体封护,呈封闭结构。
大院内主要包括多子、多福、多寿三座宅院,以及一座戏台院。
地板砖用方砖铺就,房梁角落用金粉描绘着工笔山水人物。
上一世的王鹏来过这个地方,也曾经研究过三多堂的房屋结构,对其建筑的巧妙和繁华,叹为观止。
没想到,今世又来到这儿。
不过,他来这儿的目的不是为了参观曹家大院,而是想购买太谷的壶瓶枣树苗。
太谷壶瓶枣是太谷的特产,它得名于形状,下大上小,中腰稍细,形似一只红釉瓶。
太谷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和酒枣更佳。
颜色深红,单果平均重20克,大果50克以上,在后世的时候,深受市场的欢迎。
王鹏之所以这次主动答应过来送东西,一来是想想继续换一点儿古董,二来也是想找一些壶瓶枣的树苗,明年的春天栽到西山上去。
一夜无话,早上王鹏他们四人起来,在外边找了个地方,练完拳后,才回到老二舅家吃早餐。
“老二舅,你知道这儿谁家卖壶瓶枣的树苗吗?”
“壶瓶枣树苗,我没听说谁家在卖。不过,我们村有一片苗圃里面就有壶瓶枣树苗,好像县里林业局也有,其它村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那你能不能带我去你们村管事的人那里,问问树苗的价钱?”
“能行,咋不能呢。”
吃过饭,老二舅将王鹏带到了村支书家里。
“赵二哥,这是我姐她们村的一个后生,他想买一点儿壶瓶枣树苗,你看能不能卖给他一点儿?”
“壶瓶枣树苗,你要多少?”
“不知道你们这儿有多少呢,多的话我就全要了。”
“多的话你就全要了?”赵二叔还以为他听错了,“我们这儿可有两千棵枣树苗呢?”
“如果要有两千棵的话,我都要了,多少钱一棵?”
“一棵你还不给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