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璿看着手中的报纸和自己身旁的电报,倒是没有想太多。毕竟这些东西他根据前几日锦衣卫的消息早就想到了,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德国人发来了电报:
德国人愿意在这次清国内战中支持明帝国的一切行为。
郑清璿放下电报,眉头微皱。他也不是对德国人不满,反而是觉得德国人这次未免有些勤快了让人不禁想这些想那些。
“一切行为...”
包括北伐?
郑清璿不断在心里盘算着柏林的威廉二世又在打什么算盘。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十二月的寒风裹挟着几片枯叶,在窗外呼啸而过。
“回电德国,我们会在明年举行一场军事演习来震慑清国。”郑清璿的语气带着一丝冷静,一丝疑惑,“可以的话,让德国人派舰队前来和我们一起进行这场军事演习。”
正在泡茶的慕容柔嘉听闻此话,放下了手中的茶壶站起身朝着郑清璿敬了一个军礼后,立马转身朝着屋外走去。
******
1913年12月6日
德国人这次出奇的殷勤,不知道是不是郑清璿自己派张叙白将明军实力数据将其递交给了德皇的原因。郑清璿这次的本意不是威胁德皇,而是想要德皇看到大明对于德国的价值,看来他的想法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是德国在昨天下午5点的时候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雅戈表达了对远东局势的担忧并将与明帝国在远东为了和平展开一次军事演习以震慑江北清帝国的行为。与此同时,德皇威廉二世也表示自己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奥古斯特.恩斯特出使明帝国。
郑清璿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寒风吹过庭院里的枯枝败叶,心中思绪万千。
现在能北伐吗?不能,虽然按照在那天晚上的争论中郑清璿认识到一点:现在悍然发动战争在国际社会上站不住脚。大明需要一个更为名正言顺的理由。
列如:清军先发动进攻。
郑清璿重新坐回了位置上,他的手指微微敲击着桌子。只见慕容柔嘉端着一杯冒着热汽的咖啡走了进来,她将这杯咖啡放到了郑清璿的桌边一如往常做的那样。
“少爷,议会那边问是否要趁此机会发动战争。”慕容柔嘉语气轻柔,“陛下那边也同样递上来了同样的问题。”
郑清璿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告诉他们,'现在还不是时候'。\"郑清璿放下咖啡杯,\"让锦衣卫加强对清军的监视,特别是江北一线。另外,派人去东北,我要知道沙俄军队的一举一动。\"
慕容柔嘉点了点头,正要转身出门时又被郑清璿叫住。
“‘瀛人军团’准备得怎么样了?”郑清璿轻轻开口。
\"瀛人军团的训练已经完成了,\"慕容柔嘉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战术素养也达到了预期水平。根据托洛茨基先生递上来的信件和锦衣卫的报告‘赫利俄斯’的学生们已经从1906年的368名增长到了现在的6832名,其中不乏应天府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瀛人军团’已经训练了35个师,他们时刻准备好了北伐战争。”
郑清璿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江北地区。\"让'瀛人军团'暂时按兵不动,但要时刻保持战备状态。\"
“通知内阁和兵部,我们要随时准备好动员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