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多久没听到这样单纯、朴实的问题了?
是对课本上描述的繁华、热闹但是自己从未踏足过的首都的好奇,是对大山之外的生活的向往。
“嗯,这个问题姐姐先不告诉你们。”宁昭弯起眉眼,说,“等寒假的时候,姐姐带你们去京城,你们亲眼去看一看,好不好?”
“真的吗姐姐?”
“姐姐,会不会要花很多钱?我的奖学金交给奶奶了。”
“姐姐,我有一百元,够不够?”
有小小的声音问宁昭。
宁昭眼眶有些湿润:“嗯,真的,姐姐请你们去。到时候,姐姐带你们去天安门看升国旗,逛故宫、爬长城,吃各种好吃的。好不好?”
一双双眼睛瞬时变得充满期待。
杨筝在一旁小声说:“快谢谢姐姐。”
“谢谢姐姐!”
小朋友们声音比刚刚大了一倍。
“不客气呀。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宁昭笑着问。
“姐姐,你从小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吗?”
“姐姐,你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吗?”
“姐姐,你的梦想是什么?”
“姐姐,你喜欢过年吗?”
……
一张张红红的小脸蛋上是纯净的笑,眼神里透露出小心翼翼的羡慕和向往。
宁昭耐心给他们讲着自己的生活,也听他们讲他们眼中的世界。
就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在一个平凡的、阳光很好的下午,了解着彼此。
-
放学铃声响起的时候,宁昭和傅尧礼才从班级里出来。
其余投资人早已离去,只余下他们两个。两人陪杨筝把学生们送去食堂,有专门的老师负责低年级的小朋友吃饭。
小孩子们已经彻底喜欢上宁昭,站在食堂门口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
宁昭笑着和他们挥手,答应他们一定会再来看他们。
杨筝呼了一口气,说:“宁昭小姐,能请您和傅先生吃顿饭吗?”
“当然可以。”宁昭笑眼盈盈,说,“那我们也去食堂吧,方便一些。”
宁昭看出来杨筝想请客,又不想加重她的负担,这才提议在食堂。
毕竟校长在开会的时候说过,学生食宿费全免,教师每顿饭只需要三到五块,并且每月有三百元饭补——因为少有年轻血液愿意到如此偏远的地方,除了几位实习老师,招募的大都是当地略有文化的人,家境也算不上好,学校想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待遇。
宁昭很难说清三五块的概念,但她粗略地算了一下,正常情况下,饭补应该至少可以满足一个老师三分之二的吃饭需求。
而杨筝听到宁昭的话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她知道宁昭的身份,清楚她应该吃不惯学校食堂的饭菜。
“要不我们还是出去吃吧。”杨筝搓了搓手,说,“不远处有一家饭馆,那里的菜好吃一些。”
宁昭打趣道:“没事儿,就在食堂吧。要是食堂的菜不好吃,说明该换厨师了。”
“那好。”杨筝提起笑,心里有些暖,“咱们走吧。”
三人走进食堂,小孩子的欢闹声瞬间扑面而来,油烟味有些大,宁昭一时有些不适应。
“我们先去排饭,一会儿到角落这边来吧。”杨筝指了指一个人相对较少的角落,说。
“好。”宁昭应下。
傅尧礼本就寡言,这会儿更是跟在宁昭身后,充当一块安静的背景板。
他清楚,今天杨筝主要是想找宁昭,他是附带的。
三个人走到窗口,宁昭粗略看了一眼,发现菜的种类并不少,荤素搭配,颜色也很多样,虽说算不上精致,但至少在营养这一关上过得去。
“阿姨,给我半份西红柿炒蛋,半份西兰花,半份米饭,谢谢您。”宁昭学着杨筝,给自己拼了两个菜。
“好嘞。”阿姨手脚麻利地替宁昭盛好,“来,拿稳。”
宁昭接过饭盘,站在一边,和杨筝一起等傅尧礼。
“和她一样。”傅尧礼偏头,下巴朝宁昭的方向示意了一下,“谢谢您。”
阿姨一边打饭,一边调侃:“你一个小伙子和小姑娘吃的一样多哦?胃口太小了。”
“嗯,晚饭吃得少一些。”傅尧礼温声答。
阿姨把饭盘递过去,三人朝杨筝先前指的位置走去。
到了地儿,杨筝率先坐下,宁昭和傅尧礼坐在她对面。
杨筝抿了抿唇,看着宁昭,问:“宁昭小姐,您还记得我吗?”
这句话,她已经在心底藏了整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