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芍药月季[花滑] > 第112章 “我预感,我们会得第一。”

第112章 “我预感,我们会得第一。”(1 / 2)

第112章“我预感,我们会得第一。”

“妈,这大冷天的,你来当监工就算了,”叶绍瑶凑近,“把我爸和我姥也叫上干嘛。”

姥姥在城里一待就是小半年。

原来她也挂念院子里圈养的鸡,但村民募钱找的工程队一直没把路修好,现在又下了几场雪,施工队彻底停工,有家难回。

“家里的宅基地怎么办?”

叶绍瑶记得,屯子背后就是几百亩农田,每家每户按户口分的。

不过每次回乡下都是冬天,从没见过它插满秧苗的模样。

“我哪种得了一垧地,村里的田都转让给从城里回去的大学生,他们说要搞什么机械化。我们不会开农用车,只能帮忙喂喂牲畜。”

但养殖场也用不了那么多人手,姥姥和屯长连线的时候,对方只说:华姥姥,城里好,多待几天。

这一待就过了中秋,再一待过了霜降,东北的气温一天跌破一个坎,恐怕春节也得在城里过了。

那感情好,叶绍瑶以前总抱怨在乡下待不了几天,有时候比赛扎堆,整个寒假也去不了姥姥家。

汽车开过实中,邵女士又免不了说一些话,实中的高考成绩连续十七年走高,把三中这个兄弟校酸得不行。

“没关系的,左右我也不用参加高考,不会拉低学校的本科率。”叶绍瑶很开朗,要这么说。她还是三中的大功臣。

只是普通的周末早晨,训练中心的人并不多,停车场的水泥地被昨晚的雪盖上浅浅一层,叶先生下车划拉两脚,找到停车位的白线。

邵女士眼看时间没剩多少,从脚边递出冰鞋:“绍瑶,你先进去。”

“好。”

除了上次的分站赛,叶绍瑶已经有阵子没来这个冰场,仿佛实中才是她的栖息地。

雪后的大理石地砖总会打滑,后勤贴心铺了一路纸板,她一跃三两阶,脚下的纸板早被别人踩实,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摔倒。

入户的小厅立了两列宣传海报,从俱乐部招生到各种比赛的通知都有,叶绍瑶一时不知该着眼于哪幅,索性跳过这个不必要的步骤。

季林越早已经在场里等着,或者说,他习惯早到,然后闷头练自己的东西。

不过他这会儿穿的是冰舞鞋,滑的是冰舞的男步,叶绍瑶还有些意外,居然不是始终磕不下的跳跃。

她饱含欣慰,在他肩头一拍,奖励一朵“皇帝的”大红花。

“好弟弟,拿了银牌也没忘记自己的队友,值得表扬。”

“陈教练说我容易在蹬冰时会不自觉加速,这是从单人滑带过来的毛病。”

冰舞不是一向单纯追求速度的运动,对于新手更是如此。

这几天,金荞麦让他们揣摩揣摩BabyBes(入门蓝调舞),它的旋律比任何风格的音乐都要慢,最可以锻炼对身体肌肉的控制。

这时候,叶绍瑶就不得不炫耀:“我昨天就通过金教的法眼了。”

虽然他们是搭档,但平时是金荞麦和陈新博各带一个,每天的合练时间不到两个小时。据说,这样才能让教练资源发挥最大优势。

金荞麦按时来到冰场,首先落实昨天交代的事情:“最后一站水平测试报名了吗?”

既然确定转了冰舞,冰舞的考级也需要提上日程。

叶绍瑶和季林越有那么多年的底子在,学什么图案都事半功倍,只是短暂搭手两个多月,已经把各种规定舞解锁了十之五六,进步堪称神速。

她还曾放言,要是政治的主观题也能这么简单就好了。

择日不如撞日,花滑协会正在举办今年第二次等级测试,金荞麦鼓励他们报名试试运气,还能赶上考级的末班车。

“当然。”叶绍瑶和季林越通了眼神,作为代表发言。

昨晚征用电脑的时候,邵女士还不相信,说她已经过了双十级,哪里还需要从一级重新开始。

叶绍瑶也叹气,她好像在十六岁将生活倒带。

不止考级,连步法都要从最简单的蹬冰开始挖细节,两个月下来,还真改掉不少从小带来的怪癖。

金荞麦说:“等在东山考了级,你们还可以顺路去参加一个比赛。”

叶绍瑶在这赛季参加的比赛实在少,几乎将半颗心扑在身体恢复和冰舞上,但说到比赛,她的直觉还是单人滑。

“没听说下月初有比赛啊。”她纳闷。

也不能说没有吧,只是她够不着那些A级赛的资格,明年年初倒是比赛扎堆,但明显没到时间。

金荞麦扫了眼季林越,显然他也不是个细心的人。

“你俩怎么回事,”她佯装控诉,“我贴了二十分钟的海报,也没想着瞅一眼?”

海报还剩了一张,她早料到会是这个情况,特意作为教具放在显眼的围挡上。

光滑的背胶纸反着室内的白炽灯光,“‘颜金杯’冰舞大赛”几个字铺满整面。

季林越念道:“颜金杯……”

“你也觉得耳熟,对吧?”叶绍瑶搭腔。

“是颜惠萍和金颂岳前辈?”

“Bgo.”金荞麦擦出一个响指,总算不太迟钝。

颜惠萍和金颂岳是九十年代的冰舞运动员,是华夏第一对、也是唯一一对靠自家培养体系练出来的选手,曾去过世锦赛和四大洲,创下了华夏在冰舞项目的最好成绩。

如今两位已经销声匿迹多年,拒绝了滑协委员会的邀约,也没有入职任何一家俱乐部,偶尔有老冰迷在体育学校遇见两人教授冰舞,po出合影或只是远远一张偷拍。

不过他们的名字早已走出人们的视线,这些消息也很快就淹没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中。

颜惠萍和金颂岳至今仍致力于发展华夏的冰舞事业,两人在滑协的资助下,计划筹办一场面向社会全体的冰舞赛事,“颜金杯”应时而生。

“我们也可以报名?”叶绍瑶问。

“大众组不限制年龄和等级。”

“可是我们还没系统学过冰舞的技术动作。”

“主办方考虑到‘颜金杯’设置的初衷,在大众组只设置短舞蹈一个部分。”

类比于单人滑项目,短舞蹈就是短节目,由规定舞和创编舞糅合而成,既考验选手对规定音乐和图案的掌握,也能激发编舞的创意。

大众组的比赛不会太严苛。

除了需要选手自行准备伦巴恰恰风格的音乐,并在节目中滑出相应图案,技术组未对其他技术动作进行特别规定,只要有实力,多做多得。

“居然还有奖金?”

叶绍瑶将海报翻面,一眼被下方的奖品设置吸引住。

大众组虽然全方位不比专业组,但头名的奖金也突破了四位数。

要知道,她每年拿到的补贴也就这个数。

叶绍瑶清了清嗓子,把决定权交给季林越:“你说参加,咱们就参加。”

她客观公正,绝对没有对钱财动心。

最新小说: 一个假舔狗系统,你们还当真了? 重生1975,大山都是我的宝库 龙尊出世 重返1998 高武:我有一枪,可破万敌 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警戒 高武:我靠杀怪续命 这个总裁很保安 重生:我竟然成了娱乐圈最大反派 KTV点到校花,我一月十万直接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