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芍药月季[花滑] > 第183章 “拉勾上下”这种事,他们十年前就不会做了。

第183章 “拉勾上下”这种事,他们十年前就不会做了。(1 / 2)

第183章“拉勾上下”这种事,他们十年前就不会做了。

表演滑结束,奥伯斯多夫的天光已经隐于山后,气温很快就降下来,吹散叶绍瑶脸上的红晕。

刚被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拉着合影聊天,各地的口音让她有些难以应付,室内暖气又充盈,暖得大脑有些缺氧。

“要是我擅长拒绝,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吹冷风。”清醒过来,她扣紧外套反思道。

季林越揭穿她:“你全无拒绝的意思。”

她点头,很顺口地承认:“是啊,哪里舍得。”

F国组的女伴,在前天训练时送了她一双手套。

东道主德国的女单选手,亲自给他们讲解表演滑巡礼的流程。

还有纵歌,自己能听懂德式英语全靠她的翻译。

他们从世界各地相聚于此,是彼此相识或不相识,又惺惺相惜的竞争对手。

这个时候,金牌不只是唯一目的。

“对了,纵歌和程堰想请我俩吃宵夜,就在酒店楼下。”

肚子饿得叫,叶绍瑶才想起来,程堰在表演滑前有些期期艾艾。

一定是有所求。

“因为外训的问题?”

“八九不离十。”

“冬管中心不愿承担经费,我们费口舌功夫也无济于事。”

这好些年,只要有机会落地首都,他们总会找时间去总局和滑协坐坐。

目的很简单,希望能有更多运动员乘上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政策的东风。

但结果也显而易见。

梁主任说,他们现在侧重培养奥运选手,还要兼顾花滑运动的向下发展,没有动辄几十几百万的余钱。

但他也委婉地找补,说纵/程很有发展潜力,会积极与俱乐部协商他们的训练问题。

……

入夜,酒店楼下的餐厅,四人在包厢碰面,看起来是老友相聚。

室内光线并不明亮,茶色的灯罩让视线糊上一层毛边,角落摆放了几盆绿植,吸附着空气中餐食的味道。

叙旧之外,纵歌的确提到了今年的训练窘境。

因为疫情,他们在上半年停了三个多月的训练,入夏才匆匆复冰。

和叶/季一样,他们同样没有换掉节目。

但这套图案自上赛季就马马虎虎。

也幸亏在自由舞实现反超,他们才能够凭借总分优势逆转战局。

可即便如此,纵/程距离竞技状态最好的那年还是差出许多。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助教,是M国国家队退下来的,职业成绩不错,但不太会指导。”

“她也不明确自己的风格,训练方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有些忽略陆训,和我们的理念有些分歧。”

节目的呈现不仅体现舞伴的磨合,运动员和教练之间也要足够默契。

但现在看来,外教带来的经验并不适用于他们。

叶绍瑶首先破冰:“我有一个思路。荞麦去年回国,现在应该在国内当教练,你们可以问问她。”

“我们在疫情前就托人问过,”程堰蹙了蹙眉头,“但前辈说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担心会耽误我们。”

纵歌也点头:“她现在主要负责学龄前儿童的冰上启蒙,和东家又有明确的劳动合同。”

他们和金/陈差了近两个奥运周期,本身也不算特别熟络的关系,当时的谈话点到即止。

音响从紧凑高昂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切换到轻快的《卡农》,流浪的音乐家推门而进,拉着手风琴应和,风衣裹挟着浓郁的秋。

叶绍瑶深思熟虑后,决定帮下这个忙。

“如果你们需要改良节目,我们可以提出建议。”她说。

苦大仇深的两人终于有了缓和。

“但雾迪杯后,我们的联系会很麻烦,”她被对面抑制不住的澎湃击中,捧着脸无奈声明,“而且我们也没有做成年组教练的经验,只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帮助。”

转场回到酒店,他们开了个小会,从复盘开始总结。

笔记本电脑里,高速摄像的镜头慢速回放。

纵/程的能力很互补。

或者说,各自的长处和短处都很明显。

纵歌在女单时期打下的步法基础不错,但肢体不太柔软。

据她本人所说,自己天生就是硬骨头,相比于其他技术,躬身转属于地狱级别的难度。

程堰的膝盖韵律很到位,但因为小时候的训练条件差,去底特律也没能把底子补起来,步法就相对零碎。

三段式的选曲进入快节奏部分,他的上肢表演和脚下质量就开始桥归桥路归路。

支着下巴看半天,熬红的眼睛有些干燥,叶绍瑶把薄弱的地方列了两三条,简单打了总结:“韵律舞的关键步不太规范,衍生步的难度步法分配太失衡,显得男伴技术很空。”

末了,她连自己的搭档也没放过,用胳膊肘拐了拐,含笑着调侃:“季林越,你的表现力最弱诶。”

照顾到爱装高冷的某人,她体贴地没往外处说,声音只在他的左耳萦绕,看他红了耳垂。

“哪有?”他拒不承认。

“哪哪儿都有。”

办公桌前塞不下几颗脑袋,只是说句闲话的功夫,叶绍瑶彻底被挤出桌沿。

纵歌和程堰还在拖动进度条,将视频反复回看,小声讨论着什么。

“前辈,关于你们的自由舞,我也有些看法。”

回酒店的路上,纵歌一直在思考叶绍瑶说的那句话,他们的帮助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好意。

她并不认为这句话严谨。

既然是朋友,帮助就该是相互的。

所以他们斗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把联合旋转和单足步法串的位置调换,或许可以让节奏更合理化。”

“我们最初的版本,就如你们所说。”季林越回答。

他们在缝合技术动作方面有过多次尝试。

十二圈的联合旋转不比接续步的用时长,把单足步法串往前塞,节目会头重脚轻,显得后段太过空洞。

往后挪,后面的技术又扎堆拥挤,忙不过来。

纵歌在小分表上演示:“如果把直线托举和转体托举改为组合式呢?感觉那段衔接作用不大,还可以节省一组进入托举和滑出的时间。”

叶绍瑶看向季林越,予以回应的是不约而同的沉默。

这是在节目成型前就被排除的选项。

虽然组合托举于他们并不难,此前也在比赛中有过多次尝试。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