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没有招投标制度。要用谁家的货源,子公司管理层,可能一起讨论。当然,谁的地位越高,话语就权越大。但说出去,这是集体决策的结果。
但现在,对外采购需要招标。这个制度确定下来以后,某些管理层人员,依然有办法决定把订单给谁。但这种操纵,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可是,潜规则就是潜规则,灰色地带就是灰色地带。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但永远不能明着做,做了就要承担风险。
这些事情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集团过去不追究,是因为谢董和谢墨白,暂时不需要追究,但是他们一旦想追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罪证。
谢家父子看似放权,实则是钓鱼执法。那些下属们看似是占了便宜,实则是亲手将把柄,送到了谢氏父子的手里。这二者,身处光明,却牢牢地监控着黑暗。
地产和基建板块的招投标,由子公司和项目部主导,而内监部和审计部参与监督。前两者对全过程负有责任。审计部主抓招标定价和资金往来,严防资金浪费。内监部负责对一切可能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监控预警。
一直以来,集团内部的审计制度都被严格执行。不仅有年中、年度审计,还不定期进行审计回头看,倒查前3~5年的账目。
同时,各种预算、各种涉及到金额开支的方案,稍有问题,就会被打回去重做,以期防范于未然。
这种企业内部监督制度,虽然让集团上下如临大敌,好像颈上悬了一把利刃,但具体到执行曾面,却忽松忽严。
这个缰绳,就被拽在谢家父子手里。他们将会根据对集团内部的布局,视情况决定,是从轻发落,还是从严追责。
林曦脸色有些苍白,一时并没有开口说话。
洞破权力帷幕之后的阴影,总是让人心惊胆战。
她沉默不语,谢墨白也没有追问,只是抽出一沓材料,递过去。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如水,“看看吧。我们要提前商量接下来的安排了。”
林曦极力平复心绪,接过材料,翻开一看,上面是地产板块管理层的一些资料,或者说叫做一些“罪证”。
这些记录,大部分都是线索,而非实证。毕竟内监部只能使进行内部监察,但如果没有得到吩咐,也不好擅自调查员工。
可是内部审查的难点,一般都在于有没有线索。一旦知道哪里有猫腻,顺藤摸瓜,查起还是挺容易。
越是紧张,林曦的思绪转得越快。她快速浏览一遍。上面没有大罪。也对,如果真的严重威胁集团的利益,应该早就被处理了。
上面记载最多的,是虚设账目,违规报销。这都是小打小闹。真要一桩桩一件件的严惩必究,实在费时费力,还影响人员稳定。企业总要考虑到付出和收益比,所以就不免存在一些潜规则。
其次,就是招标违规,收受回扣t,违规接受合作对象,宴请收受高档礼品。比起违规报销的三瓜两枣,收受回扣的金额更大,用来追责,罪名也更加拿得出手。
其他还有一些林林总总的记录。当然,林曦十分怀疑,这是不是全部的材料。但她也没必要多问。该避嫌的时候,还是需要避嫌。
林曦皱着眉头道:“怎么会有这么多招标违规、吃回扣的现象?工程用料的招标一项,参考内部供货价。那些建材企业的利润也不算非常高。还能舍得出这么多回扣?”
谢墨白不以为意地道:“但是地产板块的建材用量极大。我们是大宗采购,那些公司相当于薄利多销了。这些回扣和他们的盈利相比,也不算什么。而且……”
他淡淡道:“国昌一向是行业标杆。他们如果成为国昌的供货商,能够侧面提高品牌信誉。再给其他企业供货,就未必是这个价格了。”
这话有理,林曦点点头。毕竟做生意的,没有哪个是傻子。这些供货商心里肯定也算过一本账。
谢墨白的声音,轻飘飘地传来,“比之……”
林曦一时有些没听清楚,不过谢墨白后面说的是:“子公司在这个方面,确实有些肆无忌惮、不知收敛。”
虽然说着子公司的过错,但他却并没有动气,“手段也很低级。内监部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就收集了一大堆的材料。”
林曦在联想到,谢墨白刚才说过,本来不打算大动干戈,但是时机到了。她询问都:“小谢总,您的意思是……?”
她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声音,“在地产板块,进行一轮清查。”事实上,她想说的是进行一轮清洗。
林曦为自己的这个猜测,暗暗心惊。毕竟和工业板块相比,地产板块可以算得上是谢家的后花园。
谢墨白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小事,他轻描淡写地道,“譬如几个田庄,分别交给庄头们管理。东边的庄头温顺听话,西边的庄头有些桀骜不驯。”
他甚至带着些淡淡的笑意,“我本打算,先把西边的庄子整理清爽。但东边的庄子追查贼人,顺带发现了些田里的杂草。那我也只能先命人……锄草去。”
谢指了指林曦手上的材料。“上面名字画了勾的,这些人先不要动。和育东建材相关的,一定要查实。其他的,你和万宁看着商量吧。”
这就是把内部清查的大权,交给林曦和万宁了。林曦顿时感觉到,手里的材料分量极重。她在心里斟酌了一二,然后道:“您这是要给万总撑撑腰?”
万宁作为国昌地产的总裁,参与自查或总部清查,都是情理之中。但既然方才谢墨白说了,万宁可用,又觉得他根基不如潘玉荣扎实。现在还特意拿出这份名单,让林曦和万宁商议。显然就是暗示,万宁可以有所动作。
比如,林曦都可以预想到,如果地产的管理层中,有人不服万宁管教,底子又不干净。那十有八九是要被从严从重处理了。这叫杀鸡儆猴。
甚至,万宁如果想要提拔自己的心腹,在地产板块多培养一些嫡系人马。也可能特意挑几个人处理。好把位子腾出来。反正只要是这个名单上的,被处理了也都不冤枉。
谢墨白算是默许,他只是提醒了一句:“让万宁注意分寸,不要影响地产板块的正常业务运转。”
林曦点点头。对于集团可替代的、不服万宁管教的、又上了名单的。三重buff叠满的那些人,首先就要被拖出来挨刀。
她微微沉思,指着材料上的名单,又请示了一句:“留用的那些,这次就不细查了吧?”
这回也不可能把名单上的人全部一网打尽,总要留下一些继续干活。这就是为什么谢墨白交待,有些人不要动。
对于这些人,如果继续细查,再查出些问题来,要如何是好?。处理了,唯恐耽搁业务运转,反倒得不偿失。不处理,又显得偏私,不能一视同仁,影响不好。
所以,林曦才建议,如果集团不打算追究,干脆就别往下细查了。
谢墨白点点头,站起身。他的办公室内有一个大的电子显示屏。他走了过去,操作几下,将屏幕显示打开,抽出了触控笔。
林曦心中立时有了预感。果然又是那一张熟悉的集团组织架构图,上面写着一个个集团管理层人员名单。上面用不同颜色画着各式记号。
谢墨白长身玉立,他背光而站,影子落在显示屏上,让上面的某些名字,蒙上了一层暗色的阴影。
林曦也走了过去,站在谢墨白身侧稍后一步。谢墨白一边看着名单,一边随口和她道:“其他资料内监部还在准备。”
林曦同样把目光投向显示屏低声道:“基建板块?”
基建板块和地产板块一样,都有着大量的建设工程,同样需要对外大宗采购建材。既然地产的招标存在不规范,基建板块也不可能清白无瑕。
谢墨白先是果断的道:“还是一样的原则,涉及到育东的,不可放过。”
林曦了然。毕竟现在的打算,是从育东建材的身上取得突破,进而寻找玉衡地产的把柄。这涉及到和外贼勾结,自然不能轻轻放过。
谢墨白又稍加沉思,这才缓缓地道,“其他的,再看情况吧。如果没有太大问题,不必太过深究。”
谢墨白行事向来极富耐心,特别是处理内部问题,并不急着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更倾向于求稳求妥,渐进式地进行清理,逐步加强对集团的掌控。
这次的主要目的,还是对付玉衡。只不过时机正好,其他的,谢墨白便也顺手为之。之前处理了一个o洲分公司的总裁贾明,或许分量不够,再对地产板块清理一番,用来立威就足够了。
暂时没必要,再去大肆清查其他板块。何况,基建板块由何若琳分管。他刚把何若琳拉到同一阵线上来,潘玉荣也算恭敬。他没必要现在翻脸。
“不过。”谢墨白的声音带着些冷漠,“以后,子公司这边不必牵连太广,部门……或许倒可以动一动。”
采购部!林曦心底,立即跳出了这个名字。但她倒觉得,这时候不宜把这采购部牵扯进来。因为,既然谢墨白已经决定,要清理地产板块,没必要再双线作战。采购部可是郭正的心头肉。
她正准备开口相劝。好在果,谢墨白的目光,在采购部主管的名字上停留片刻,还是又移开了。他清冽的声音响起,“现在还没到时候。”不知道,是在给林曦解释,还是在告诫自己忍耐。
林曦转头去看身侧的男子。谢墨白容颜清俊,鼻梁高挺,五官深邃,薄唇微微勾起。因为背对窗户,他的神色让人难以看清。
谢墨白擡起胳膊,暗色的西装袖子里,包裹着有力的小臂,手指修长而苍白,食指和大拇指沉稳有力的捏着笔杆,手腕轻转,随手在另外一个部门上,画了一个圈。
鲜红夺目,似乎血迹新染,淋漓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