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1章分道
扶桑收回枝条,心中五味杂陈。
她转过身,越过忙忙乱乱的人群,和谢承安对视,发现他的表情有些陌生。
扶桑垂下眼皮,若有所思。
天光大亮的时候,沈氏乘着一顶小轿,急匆匆地赶到破庙,扑到蒋修平的尸身上,放声大哭。
蒋修平再怎么风流,再怎么薄情,也是她的依靠。
她不止为相公的惨死而哭,也为自己而哭。
谢承安和蒋修平的师爷低声交谈了一会儿,上前劝沈氏节哀顺变。
沈氏满腹怨气,不免迁怒于他,说了几句重话。
在她看来,若非扶桑多管闲事,逼得妥娘现出原形,若非谢承安兴师动众地寻找爱妾,害得蒋修平以身涉险,她的相公本可以躲过这场劫难。
谢承安挨了一通数落,颇为难堪,却不好辩驳。
他们商量着烧掉妥娘的尸身,只说蒋修平身染恶疾,暴毙而亡,一边安排后事,一边给朝廷上折子,请吏部调派新知府管理临江。
扶桑把单青玉背回单家,向她的父母说明真相。
单员外仍有让女儿自尽的想法。
单夫人忍不住淌下眼泪,跪在地上央求相公给女儿一条活路,允单青玉剃发出家,到庵中了此一生。
单员外犹豫许久,终于首肯。
扶桑将那双快要腐烂的断脚还给董娇娇的母亲。
刘氏呵呵笑着,给断脚套上嵌着珍珠的绣花鞋,在鞋面上亲了又亲,喃喃道:“娇娇,你可算回来了,娘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不管的……”
扶桑听得心酸,往她手里塞了一张银票,请左邻右舍代为照看。
蒋修平的棺材还没入土,彩姬就悄无声息地上吊自尽。
丫鬟发现的时候,她的身子早就凉透了。
旁边的矮榻上摆着十几条崭新的裹脚布、七八套按照莹莹尺寸做的衣裳和满满一匣金银首饰。
彩姬心里明白,妥娘的阴谋已经败露,自己身为帮凶,不可能有好下场。
与其等沈氏秋后算账,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自我了断,换女儿一世平安。
好在莹莹是在沈氏身边长大的,只要小心侍奉嫡母,按照她的叮嘱把双脚裹得漂漂亮亮,将来不愁找婆家。
这却是“虎毒尚且不食子,豺狼亦有怜子情。”
沈氏将彩姬草草下葬,安排两个忠仆看守蒋府,带着余下的两个姨娘、莹莹和几个丫鬟婆子,在护院的护送下前往娘家。
她动身那日,扶桑和谢承安执子侄之礼,一路送到城外。
蒋修平还活着的时候,蒋府门庭若市,何等风光。
沈氏哪一次出行都是前呼后拥,热闹非凡。
如今树倒猢狲散,巴结沈氏的女眷们不知所踪,衙役们忙着洒扫官衙,迎接新知府,早把旧主母抛之脑后。
沈氏站在长亭之中,回望城门,脸上满是苦涩。
扶桑发现她悄悄给自己放了脚,走路稳健了许多,脸上的气色也好了些。
莹莹却没有得到解脱,还按着生母的遗愿,把小小的脚儿裹得又紧又尖,躲在马车里懒得动弹。
沈氏对扶桑和谢承安轻轻挥了挥帕子,淡淡地道:“你们有心了,天色已晚,就此别过吧。”
扶桑跟着谢承安行了一礼,道:“伯母保重。”
沈氏登上马车,朝着血色的残阳缓缓驶去。
第二日,谢承安驾着马车,带扶桑继续赶路。
扶桑不知道的是——
过不几日,新知府走马上任。
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掀开车帘,望着田地里跪着干农活的小脚妇人,皱眉道:“缠足乃前朝陋习,本朝早就不推崇这一套了,此地的百姓怎么如此愚昧?”
前来迎接的师爷小心地道:“蒋大人认为,缠足对教化有益,能让妇人安分守己,贞静贤淑,也能让汉子踏踏实实地出门讨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