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故人重逢
林妹妹身子柔弱,岂能如此久站岸边?
宝钗忙要去找下船扶梯,却见黛玉手指轻摇,以口型道:“不必!”
然后,她纵身一跃,利落地落在了船上,整个船体纹丝不动,仿佛跳上来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轻若无物的羽毛。
宝钗心下酸楚,这般轻灵飘逸的身姿,依然如往昔十五、六岁的倾城容貌,林妹妹难道一直以魂体游荡于世?
她当然不会害怕。
跨越一千六百多年的时光,异世犹能见到故人,便是鬼魂又何妨?
她上前一步,含泪去拉黛玉的手,不知鬼魂的身体可能让人类触碰……
她的手指颤颤巍巍,忍不住开始想象穿指而过是的心头痛楚。
手被一把握住,对面柔若无骨的玉手,触手却是温热的。
宝钗不由得又惊又喜,双手握住,不可置信道:“妹妹,你还活着?”
“咦?”黛玉掩唇笑道,“怪不得姐姐眼泪汪汪,原来是当我已经做了鬼呢!”
“我当然还活着!”她笑容满面,眉眼间少了前世的愁思,整个人从内到外都带着笑意,是真正被幸福滋润过的模样。
宝钗哽咽:“可当年,妹妹明明已经……”
黛玉微笑道:“姐姐能出现在此时此地,妹妹还活着有何奇怪?”
是了,此一世非彼一时,宝钗含泪笑道:“正是呢,是我太过欢喜,一时糊涂了!”
她既做了黄氏女,成了诸葛夫人,想来林妹妹也有奇遇,依然存活于世。
两人执手相看泪眼,一时如梦似幻,且悲且喜。
半晌,宝钗回过神来,拉着黛玉进船舱去:“外间风大,妹妹向来身子骨弱,且与我坐在舱内说话吧!”
黛玉但笑不语。
宝钗一边又催促梅鹿:“快去找船家,要一壶热热的茶来。”
梅鹿走到舱口,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回头问道:“小姐,我自幼跟着你,怎么没见过这位小姐?”
宝钗含糊道:“这是我幼年时的一位妹妹,你许是记不得了。”
黛玉大大方方道:“我自幼出家修道,少见世人,这世间只怕唯有姐姐还记得我呢!”
梅鹿“哦”了一声,出门催茶水。
梅四恍然:“小姐是修道之人,怪不得轻功如此了得!”
黛玉淡然笑道:“些许轻身功夫,见笑见笑!”
她手指一搓,变出两枝娇艳欲滴的芙蓉花来,递于梅四:“来得仓促,没带什么见面礼,你与那位小妹妹一人一枝吧!”
梅四举在鼻间轻轻一嗅,欢喜道:“是真的花呢,不想这般秋冬季节,竟能见到夏春之花。”
宝钗向梅四道:“你去外面守着,莫让人靠近。”
梅四捧着花,欢欢喜喜地道了谢,掀帘出去。
舱内二人双手交握,眼眸相对,霎时交换过千言万语。
宝钗含泪道:“颦儿,你这一向还好吗?”
“甚好!”黛玉望着她,唇角带笑,“我如今有师父、师兄,他们都很疼我,也学了一些本领,再不怕受人欺负。”
她回答的简洁,显然是不愿多说的意思,宝钗也不再多问。
她拭去眼泪,由衷赞道:“那就好!你这样的世外仙姝,原就不该受凡尘腌臜气,修道正适合你。”
黛玉歪头笑道:“姐姐嫁给诸葛丞相,也真真适合!”
宝钗回想起方才的离愁别绪,心下更是难过:“如今历史进程错乱,也不知他能否安稳到做丞相的那天?”
黛玉掐指算算日子:“如今还不到赤壁之战的时候,此时联合东吴,确是难以预测吉凶。”
宝钗咬唇道:“而且,我怀疑有一位与你我同款情形的人,正在襄助江东,这人知晓我夫君后世能为,不知会不会撺掇孙策、周瑜杀他……”
“同款情形……难道也是咱们的姐妹?”黛玉来了兴致,笑道,“姐姐若不放心,小妹可寻机会去江东打探一番,顺便设法护一护姐夫!”
说道“姐夫”二字,她语气中已满是调皮。
宝钗面颊羞红,听到她要去江东,忙劝道:“这样的乱世,你一个女孩子可不要乱走,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即便是有些身手,若是遇到大股流民也难免麻烦。”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黛玉叹道:“咱们在大观园时,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可看看如今天下百姓这样朝不保夕、白骨露于野的惨状,天道无常啊!”
宝钗沉默。
黛玉病逝时,贾府虽风雨飘摇,却还能勉强支撑,之后在权力倾轧中沦为齑粉的惨状,幸而黛玉未曾经历。
她虽早逝,毕竟也算一生清白,未遭命运荼毒到底。
黛玉见宝钗神色沉重,换了话题,聊起自己在昆仑山上看过的日出,游过的镜湖。
宝钗也说起自己在隆中的生活,说起诸葛亮时,难免又要想到他赶往江东的危险。
黛玉见她时时记挂前往江东的丈夫,心下暗暗有了计较,吃了两块茶点,叙话几句,就起身告辞。
宝钗送至船头,叮嘱道:“妹妹若得空,一定要再来看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