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一更(2 / 2)

尤其是她们在汤小米的启发下,专门还收集鸭子贴身的那层绒毛。

如今已经收集了老不少,据说到时候可以做成特别轻薄且保暖的衣服。

只是现在都还没有腾出手来去做那种衣服,现当下还是急着卖鸭子呢。

鸭子都用笼子关好了,先是坐船道南城门处。

然后用板车拖到集市这边来,和汤甜甜姐妹俩的兔子摊子紧挨着,一时嘎嘎嘎叽叽叽闹个不停。

现在集市上人不多,大家都去上工了嘛。

要等到傍晚下工的时候,才是她们这些卖东西人的高峰期,那时候路过的不少百姓们就都会过来转转。

所以汤氏族人们,只留了两三个人看着几个摊子,其余人都去大碗饭店那边帮忙了。

这是最近的惯例了,大家可以说是互帮互助。

晚上他们的东西都可以放在大碗饭店里,算是省了不少功夫。

而白天他们得空的时候,则过来帮忙洗碗收拾一会儿。

实在是这刚经过早上的用餐高峰,此时的陶碗已经快堆成小山了,需要逐一清洗。

一时众人就忙活开了,边干着活边聊着闲篇,气氛很是轻松愉快。

而这时,南城门外。

县衙的马车,正沿着进城的宽阔水泥路,“哒哒哒”往城里驶进去。

是那种规模较大的马车,坐七八个人都还算宽敞,小徐县令正带着几个县官坐在最前面的马车中。

紧随其后的便是徐知询乘坐的马车,他带着几个小厮侍卫,正在车里好奇往外观望。

而陶秋菊则带着几个管事,坐在最后面那辆马车上。

三驾马车依次进了南城门,因为人不多,所以马车走得还挺顺畅。

最后面车上的陶秋菊,没有和边上的管事们说话,只自己盯着马车窗外凝神思考。

要问在想什么,无非是在想如何把金陵城建设得更好。

现如今建设金陵城,这个大型的真实城建游戏,着实让她有点上瘾。

可谓是玩得非常投入,t无时无刻不在操着心呐。

而这时,她正琢磨的是眼前的道路。

道路是按照她最初的规划,挺宽的,并行走三辆马车都有余。

但是,接下来是不是要搞一个人车分流。

现在城里马车少,所以还没有出现过堵路的情况。

但是未来随着马车和人口进一步增多,交通拥堵可能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她对历史并不熟悉,对于历史上那些大城市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一无所知。

但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人车分流还是很有必要的。

将行人和车辆分别规划在不同的道路上,以减少相互干扰和冲突。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避免了相互干扰,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还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安全,行人走在路上都更安全。

更别说现如今用的都是畜车,马啊、驴啊、牛啊、骡子啊,可是说拉就拉的。

牲畜粪便没有及时清理走的话,人再一踩踏,那个环境真的是乱得不行。

这些可不是她臆想的,而是她在扬州,就多次看到过这样的场面。

扬州那边只上城区,因为有人实时清理情况稍微好点。

整个下城区,别提多乱七八糟了,路面常常都是泥泞不堪的,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腐臭味。

不仅环境脏乱差,还时不时发生马车撞到人的情况。

马车的车速虽然没有现代汽车那么快,但是剐蹭到人身上,还是很容易受伤的。

往往能坐马车的又都是有钱有势的,被撞的往往是穷苦老百姓,受了伤都无处可说。

现在金陵城还没有这些情况,因为人和车都少。

但是未来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和车辆都可以预期到会越来越多,她可不想辛辛苦苦建好的城市变成扬州那副模样。

只是如果要做人车分流,那就要对道路再次进行改造。

这又要再投入一笔钱,她还得再好好权衡一下。

道路倒是不用拓宽,现在就挺宽的,只是需要用围栏把人和车的道路分开。

分开倒是不算复杂,但是这样分开后,日后就需要持续投入人力去做日常维护,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

到底要不要做呢,有没有必要呢,陶秋菊想得出神。

直到边上的徐管事把手伸过来,她才猛的回过神。

“怎么了老徐?”她诧异问道。

徐管事自知刚才自己说的话她是一个字都没听到,只得再重复一遍,“前面好像有什么情况。”

陶秋菊听了这话,凝神去听,果然前面传来一片嘈杂声。

随着“吁!”“吁!”“吁!”的几声,三辆马车依次停了下来。

陶秋菊抓着边上的扶手,紧急稳住身形。

等停稳了,才掀开前面的帘子,探头往外看去。

“好像是有人在闹事,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马车夫老王街道道。

陶秋菊不由觉得奇怪,这处可正是集市尾巴处,有专人管理的,向来对于打架闹事的处罚严重,怎么还有人敢在这里撒野。

她扶着车夫边上的桌板,一把跳下车去,擡头就看到同样正跳下来的小徐县令。

最前面的徐知询那辆马车也停了,暂时没看到人是否下来。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均快步往全面马车走去。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