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 148 章 二更(2 / 2)

为了方便大家售卖,她还专门在北城门集市那边开了一个收购的摊子。

由大牛夫妻二人帮忙看着,每日都能收上来不少品相合格的晒干野菊花。

因为担心保存的问题,她今年直接收购的是晒干后的野菊花,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会大大减小。

只是要求卖的人先要晒好,多了道工序。

不过价钱给得公道,加上最近这段时间天气都很好每日大太阳很快就能晒干,所以大家都没有异议。

有那手脚还灵便的老人,做不起重活,一整个深秋就都在采摘野菊花。

采摘后晒干,积累一定的数量后,就来集市这边卖掉。

一两个月下来,也赚得不少银钱,可以说是为他们这类人多了一条来钱路子。

其中就有黄西的爷爷,秋收结束之后就一直在专心采摘野菊花。

他们家的田地开得还不算太多,因为到后面黄西直接不允许开荒。

担心太多自家完全种不过来,三年之后就要交税了,到时候可就是不划算了,还反过来把爷爷累坏了。

黄爷爷听了孙子的分析,觉得有道理,这才终于停下了开荒的进展。

不然对于他这样的老农民而言,能够无限开荒恨不得不吃不喝都去开荒,只觉得开出来就是自家的地累死了都值得。

还是出去念书后的黄西思维更为清晰,知道怎么算账更为划算,这才赶紧制止了爷爷秋收后继续开荒的想法。

前段时间,趁着黄西放秋收假,祖孙二人很快就把粮食都收完了。

后面则是黄爷爷自己一个人忙着晾晒和存储,收回来的粮食挺多的的,但天气好的话处理起来倒是也挺快。

还是黄西回家路过北城门集市的时候看到野菊花收购的告示,这才把消息带回去给黄爷爷。

黄爷爷等忙完粮食处理入仓,就赶紧取了麻袋去山上摘野菊花了。

他之前种地的时候,有路过一个小山坳,知道里面全是长的这玩意儿。

得知能卖钱,可不就激动地赶紧去把都摘回来,免得被别人发现了。

因此腿脚麻利,兴冲冲就上了山。

摘野菊花是个繁琐活,但好在不累人。

黄爷爷一天就摘到了足足两麻袋,带回去晒干后有十多斤。

算下来一天收入就有大几十文,都抵得上年轻人外出做工的收入了。

可把他高兴的,后面的天更是加紧了采摘野菊花。

一边采摘一边在院子里晾晒,每十日就让回来的黄西带去集市上卖。

拿着卖回来的银钱,黄爷爷越发干劲十足,就想着多给孙子攒点学杂费。

不过这采摘野菊花,得知道山上哪里有成片的,不然提着麻袋找来找去,效率就要低得多。

容易发现的地方都被大家采摘光了,接下来就到了众人发挥找寻能力的时候了。

总有一些山谷和山坳里,能发现一大片。

而但凡找到一大片,就能在那处连着采摘十来天。

黄爷爷是个好运的,连着一个多月每天几乎都有野菊花采。

一个多月忙下来,足足攒了二两银子。

这钱都足够黄西明年的学杂费了,不用再卖家里的粮食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看着手里的银钱,再看着仓库里满满的粮食。

这些可都是一点都不要交给县衙,全部能够自家留下的。

这些粮食足够自己祖孙二人吃到明年秋收的量了,他眼里不由得泛起了泪花,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难以想象。

他擦了把泪,连忙又去忙鸡鸭了。

有了野菊花的收入,家里的鸡鸭淡就可以少卖一些了,留着给大孙子补充一下营养,他心里如是想到。

就在北边农业区所有人都在忙个不停的时候,城里的百姓其实也没停下来。

现在县衙的施工队已经减少了,毕竟好多个地方的建设都已经完成了。

现在只有廉房还在继续修建,以及北城那边的下水道正在开挖,这两处需要耗费一些人手。

另外大量的百姓,都集中在各处工坊里干活。

还有就是港口和各处集市,能够容纳不少就业岗位。

随着时间逐渐进入到深秋,无论是工坊还是集市上都还是一片忙碌的状态。

而定淮门那边的汤氏家族,也都在忙个不停。

大人们要么去清凉山那边做事,要么去各处工坊做事,还有去做各种小生意的,忙得两头不见人影。

而孩子们则大都还是留在家里,上着族里的学堂。

县衙开办的金陵学堂只招收十岁以上的孩子,汤氏这边把符合条件的都送了过去。

所以金陵学堂里一百多人,其中有二十多个就是汤家的,可以说是生源大户了。

另外十岁以下的,则是继续留在族里的学堂识字,主要是由族人们统一看管起来,让大人们可以安心外出干活。

而且教他们念书识字的先生,已经变成了原来老夫子的儿子。

原来汤家老夫子,已经被陶秋菊请去金陵学堂那边教书。

他的学识虽然就那样,但因为教书多年,所以在教育方面颇有一些心得,往往能让孩子们很快接受他的教导,讲得也很浅显易懂,不会听上去枯燥。

可以说是难得的教育人才了,要是现代多少能评上个特级教师啥的。

所以陶秋菊毫不犹豫就把人请走了,毕竟金陵学堂那边可实在是缺各种各样的好老师。

不得不说她可真的是大公无私,竟然连自家族里的墙角都挖。

好在两个族长都没有生气,还热心肠地帮她到处张罗人手。

毕竟他们觉得这办学可是大事,可以造福百姓、流芳百世的,可一点不比城建什么的简单。

他们是没想到自己族里一个妇人,竟然能有这样的能耐。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还多着呢,就连汤家现在的好生活都压根儿没想到。

逃荒路上想了千般万般,硬是一点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安生好日子t。

然而两位族长还是很清醒的,深知现在的生活是好了一些,但更重要的是下一代的培养上,尤其是族风的保持。

他们一再以身作则,要求族人们都要勤劳刻苦。

在两位族长的耳提面命下,所有族人自然都卯足了劲儿干活和发展起来,日子那就是越过越红火。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