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的农会运动虽然被镇压了,
但反抗的种子却也种下了,
小牛跟着王半乡走后,开始了在地主家繁重的劳作生活。每天天还未亮,他便要起床去田里干活,除草、浇水、施肥,样样都得干,稍有懈怠,便会招来王半乡的打骂。晚上回到那狭小潮湿的柴房,浑身的酸痛让他难以入眠,但他心中始终牢记着父亲的话,“咱穷人要有骨气”,这份骨气支撑着他在艰难的日子里顽强地活着。
在王半乡家的田地里,小牛结识了一位名叫老章的长工。老章干活时总是沉默寡言,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其他长工不同的深邃。有一次,趁着王半乡不在,小牛忍不住向老章倾诉心中的苦闷。老章静静地听完,然后低声对小牛说:“孩子,这世道本不该如此。你可知这世上还有许多人在为了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而努力。”
小牛惊讶地看着老章,眼中满是好奇。
老章见小牛有兴趣,便继续说道:“我曾遇到过太平军的宣传队员,他们宣扬人人平等,土地归农民所有。在他们那里,没有地主的剥削,大家都能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还太过抽象,十三四岁的小牛还不能完全明白,那么当老章讲起农会的故事时,小牛却是懂了。
老章说,“孩子,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会在清明节采上几片枫树叶吗?”
“为什么呢?”小牛很好奇。
“那一年……“老章聊开了话头,便娓娓道来,”那天,农会的人领导着这十里八乡的穷苦人起来抗争,他们打开了王半乡的谷仓,将堆积如山的粮食分给了饥寒交迫的穷苦人。那一天人们是真的高兴啊!大家高兴得就像是在过年!”
小牛听得入了神,他打心眼里为穷苦人能够分到粮食,不再挨饿受冻而高兴。
老章继续说:“可是他们太高兴了,没看好王半乡,让他偷偷跑掉了。”
“后来呢?”这结果不免让小牛有些担心。
“后来,王半乡又回来了,他还带来了好多好多的官兵。”
小牛的拳头不自觉的攥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