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啧啧啧(1 / 2)

下朝后,康熙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朝堂上蹦跶得最欢的几个刺头,淡淡道:“你们几个,留下。”

那几个大臣顿时心头一紧,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圣命,只得战战兢兢地去了乾清宫。

*

乾清宫内

康熙端坐在龙案后。

被留下的几位大臣垂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知道朕为何留你们吗?”康熙冷冷开口。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最后硬着头皮回话:“臣等愚钝,请皇上明示。”

“啪!”

康熙将一叠奏折重重拍在案上:“这些,全是劝朕不要亲征的!”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朕倒要问问,你们是对朕没信心,还是对太子没信心?”

大臣们连忙跪下:“皇上明鉴!臣等只是担心...”

“担心什么?”康熙打断他,“担心太子年幼,担不起监国重任?”

殿内温度骤降,几位大臣额头沁出冷汗——这话谁敢接?

“朕今日就把话说明白。”康熙站起身,缓步走到众人面前,“太子天资聪颖,仁孝无双,这些年随朕听政,哪件事处理得不好?”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实乃社稷之福!”大臣们连忙拍马屁。

“那你们还拦着不让朕亲征?”康熙冷笑,“是觉得朕老糊涂了,还是觉得太子镇不住你们?”

这话太重了!几位大臣扑通跪下,连连叩首:“臣等不敢!”

康熙负手而立,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朕离京期间,太子代朕监国。一应军政要务,皆由太子决断。若让朕知道有谁阳奉阴违...”

“臣等誓死效忠太子殿下!”众人齐声表态,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谁也没注意到,屏风后一道月白色的身影悄然退去。

没想到这一世的皇阿玛,会为他做到这种地步。

那番话看似训斥群臣,实则是为他铺路,为他立威。

*

殿外

胤礽抬手接住了一瓣桃花,身姿如修竹凌霜,玉冠束起的长发垂落腰际——那是康熙特准保留的,满朝独一份的恩典。

他眉似远山含黛,眸若寒星映泉,玉面不施粉黛而自带光华。

一袭月白蟒袍衬得气质愈发清冷绝尘。

“弟弟。”

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胤礽回头,只见胤禔大步走来,一身戎装英姿勃发,腰间佩剑随着步伐轻响。

“大哥。”胤礽微微颔首,“恭喜你得偿所愿,随驾亲征。”

胤禔却皱起眉:“脸色怎么这么差?”说着就要伸手探他额头。

胤礽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无妨,只是昨夜没睡好。”

小狐狸捂着爪爪偷笑,【该,谁让你上次晚上睡觉不老实。】

胤禔的手悬在半空,嘴角突然垮下来:“太子弟弟如今金贵了,连大哥都碰不得了?”

他垂眸叹气,活像只被雨淋湿的大狗:“也是...我这般粗手粗脚的...”

胤礽刚想解释,突然被拽进个带着松木香的怀抱。

胤禔得逞地收紧手臂:“既睡不好,大哥给你当安神香如何?”

胤礽无奈地摇摇头,任由胤禔抱着他。

胤禔还故意蹭了蹭他的发顶,像小时候那样。

旁边伺候的小太监脸都吓白了,手里的茶盘抖得叮当响——要命啊!

这要是让万岁爷瞧见,他们这些奴才的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小狐狸在神识海里翘着腿嗑瓜子:【宿主,你猜麻子哥的暗卫现在是不是正在写小报告?】

胤礽一顿。

“定是那些不长眼的东西气的!”而胤禔还在咬牙切齿地叭叭,“太子弟弟你放心,大哥走之前一定好好敲打他们!”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