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经商,但不能涉及铁器、青铜、军资等经营,一旦发现,没收家产,严惩不贷。”
“可以担任官员,但最高只能担任一县的县令,最高不超过郡守,而且外族官员只能在西部边疆任职,不能在中原地区。”
赵烈威严地说,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听到对西部边疆人口的安排,群臣都面露沉思之色。
显然。
都在考虑这两等公民制度实施后的情况。
外族参军,爵位不超过十爵,官职不超过五万人将,经商不能触及帝国的根本,从政最高只能达到郡守,而且只能管理西部边疆地区。
“好。”
“好极了。”
“陛下的宏伟蓝图,臣深感佩服。”
“这样一来。”
“此举既赋予了外族以大秦子民的身份,使他们不再如奴隶般低贱,却又永远无法触及帝国的核心,永远无法成为帝国的真正重臣,永远由我大秦炎黄族掌控。”
“陛下英明。”
“这样的策略,必将使外族安分守己,只要给予他们微不足道的利益,不出十年,外族都将归顺于我大秦,不敢有异心。”
“臣深感钦佩。”
过了一会儿,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激动地表示赞同,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对赵烈的敬仰。
作为朝中的大臣,他们自然能够轻易理解赵烈所提对外族政策的精髓。
这就像是给了外族生存的空间,为大秦子民留下了机会,但也切断了他们进入大秦权力核心的道路。
他们只能永远成为大秦的棋子,为大秦效力,却不可能成为大秦真正的亲信。
毕竟。
大秦以炎黄为根本,绝不允许任何外族的介入。
赵烈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外族若想加入军队,爵位不得超过十级,军职不得超过五万的将领。
而从政则不得超过郡守。
如果大秦的疆域还只是最初的三十六郡城,那么郡守或许还是高高在上的地方高官,但随着大秦疆土的扩张,整个天下都在大秦的掌控之中。
郡守一职在未来将不再是高位。
而是像原本大秦的县令一样,遍布各地。
“另外。”
“在普通外族之下,还有奴隶,他们分为可赦与不可赦两类。”
“可赦奴隶,如果为大秦立下功劳,可以解除奴隶身份,成为二等子民。”
“不可赦奴隶,即使为大秦立功,也不得赦免,永世为奴,其子孙后代也永世为奴,永远偿还罪债。”
“秦律,理论上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
“但如果外族无故伤害炎黄族裔,罪责将增加十倍。”
赵烈威严地说道,又立下了一项规矩。
可赦奴隶。
指的是在大秦世界内被贬为奴隶的异族,不可赦奴隶,自然是指五胡世界内,以及大秦世界内侵犯大秦的匈奴一族。
做错了事,自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陛下英明。”
朝中的文武百官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他们都是炎黄族人,是帝国的根本,是一等子民,自然要高于外族。
不可能让大秦帝国的天下落入外族之手,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朕再定下一条。”
“也将成为大秦的铁律。”
“炎黄为尊,外族为仆。”
“炎黄为主,外族为附。”
“大秦只会是朕的大秦,炎黄族的大秦,如果大秦的根本有朝一日变了,那么大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一方世界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果大秦炎黄失去了掌控天下的权力,朕会让这一方世界毁灭。”
赵烈冷冷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