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只开设一家商铺,对皇家而言当然不算难事,可要在全国各地开设商铺,涉及的人员、货品就太多了,毕竟,这事须得找靠谱心腹操办,否则落于外人之手,定又会成为他人的敛财工具,加剧官场贪腐。
朱标忙碌了许久,也只开了个头道:“儿臣已在金陵城郊盖建了仓库,囤积了不少货物,过段时日,便会在金陵城中开设商行,对外出售这些货物,货物定价与市价无异,唯一的区别就是只能以宝钞购买。”
朱元璋听后,满意点头:“先以金陵试点,之后再推广到全国,这倒也不错。”
金陵毕竟是京都,商贸、交通发达,信息传播最快,只要这第一家官办商肆顺利开办,日后再在其他地方开设分店,就容易得多了。
“如今此事已经进入正轨,标儿也该歇息歇息,莫再这般操劳了。”眼看朱标满眼黑眼圈,朱元璋颇有些心疼。
许是头一次独挑大梁,想要做出番成绩来,朱标近来很是劳碌,为此熬得神情憔悴。
朱标点点头:“儿臣省得,这就退下了。”说罢,他行了一礼,就此告退。
武英殿安静下来,朱元璋的心绪也沉定下来,重启科举的两难抉择再次涌上心头。
“该不该重启科举呢?”呢喃犹豫间,他终是伸手入怀,掏出了手机。
近来三番五次劳烦朱辰,朱元璋也有些过意不去,只是科举事关重大,他实在很想听听,这后世之人有何精妙见解。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一长串的铃声过后,朱辰的面孔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望着朱元璋道:“老祖宗,不知你今日找我又有何事?”
他可是知道,朱元璋无事不登三宝殿,这突然给自己打电话,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朱元璋扯了扯嘴角,略有尴尬道:“这个……近来咱遇到个麻烦事,朝廷里人才缺失,想寻个遴选人才的好办法……”
“挑选人才?不是有科举?”朱辰下意识便答,可话说一半,他又忽地一顿,脸上晃过一丝慧黠道:“我想起来了,老祖宗你好像把科举制度给停了吧!”
朱元璋讪讪一笑:“咱是觉得,那科举选来的人,都是些榆木脑袋,除了读死书外一无是处,因此才找上你,想寻个更好的选才之法。”
“您好端端的干嘛问这个,只怕是有官员请奏要恢复科举,老祖宗你又不甘心,这才向我求教吧!”说话间,朱辰眼里幽光一闪。
心事全叫人家摸透,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尴尬了,左右在朱辰跟前早已没了皇帝架子,朱元璋点了点头,承认下来。
思虑了片刻,朱辰才说道:“说起选才制度,从大汉的举荐制,到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度,是一步步发展迭进,而这科举制度可以说是相对而言,最公平的选才方式了,直到我们这个时代,依旧沿用着,像我们的高考、入职、公务员筛选,都是通过考试挑选人才的。”
朱元璋听得连连蹙眉道:“那你们就不怕选出一堆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