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元璋叫来了魏国公府世子徐允恭,即徐达的长子,后面改名为徐辉祖。
徐允恭年岁不大,但为人沉稳持重,在勋二代里面也算是颇有能力的,此刻,听到朱元璋的召见,他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赶紧前来。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徐允恭道:“允恭,你可知天德罹染了背疽?”
徐达久在北平,徐允恭自是不知其患病之事,此刻听此噩耗当真吓了一跳,饶他平素沉稳,此刻也骇得面色惨白,惊叫道:“阿爹当真得此绝症?”
“哎!若不是我昨日看出不对劲,还不知道天德患了若此重疾!”朱元璋哀叹一声,随即安慰徐允恭道:“不过你不必哀伤,咱已经找到了治疗办法,等会儿就会让御医前往,为天德诊治。”
“治疗办法?”徐允恭有些不咋相信,这背疽可是绝症,若是真的那么容易治,那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此病了,陛下又从哪找到的办法呢!
忽然,他想起了前段日子的事,皇长孙朱雄英罹患重症,也是陛下拿出灵药妙法,轻松将之治好。
私下有传言说,陛下身后藏了个杏林高人,太孙的病就是那高人治好的,莫不是这高人再次出手了?
想到这里,徐允恭心里稍微放下心来,随即朱元璋拿出一张纸,递给徐允恭道:“虽然有方子能治疗背疽,但在治疗的同时,也有很多忌口,这是一份饮食清单,你要监督好好天德。”
这才是朱元璋叫徐允恭来的目的,他身为皇帝,自然不可能去监督徐达每日饮食,只能将其交给徐允恭了。
“还请陛下放心,我一定会监督好父亲的。”徐允恭当即拱手,连连保证道。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摆手挥退徐允恭。
待徐允恭走后,朱元璋才顿觉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虽然大蒜素还没制作出来,但他相信朱辰给的药方,如此一来,也算是改变了徐达的命运,天德不会在两年后就病逝了。
长长舒了口气,朱元璋悠悠望向门外,嘴里喃喃道:“天德啊天德,这一回,你可真得谢谢咱这子孙后代了。”
魏国公府,朱棣坐在大厅内,心情有些忐忑。
昨日,在码头遭受徐达冷遇后,朱棣一直在在琢磨原因。
冥思苦想一整夜,他终是反应过来,老丈人这是在埋怨自己迟迟不回北平,冷落了王妃,这下可给朱棣委屈坏了,咱哪里是眷恋京城,分明是父皇强行扣留啊!
这不,第二日一早,朱棣匆忙备齐礼品,赶到了魏国公府,趁着等候工夫,他已在心中打好腹稿,待会儿见了徐达可得好好解释一番。
却不想,一见徐达,这准备好的腹稿统统做了废,倒并非徐达不肯听他解释,而是人家实已态度大变。
“哈哈哈,贤婿好久不见了,近来身体可好,武事可有废驰?”徐达笑得满面春风,哪还有昨日那张臭脸模样?
这下子,朱棣当真糊涂了,咱这老丈人是几个意思,怕不是近来去蜀中进修变脸戏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