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中,鸿钧端坐于云床之上,周身道韵环绕,氤氲如雾:
“此番是最后一次讲道,所讲乃是圣人之道。讲道结束之后,贫道将以身合天道,非要事不显圣。”
一众先天神圣闻言,虽然在表面上维持着恭敬,但心中却不禁松了口气。
毕竟头顶时刻压着一个圣人,难免感到不适。
有人暗自瞥了酆都一眼,心底隐隐期待着他也能像鸿钧一般,来一句“以身合某道”,将另一座高山也给移走。
不过,让他们略感失望的是,酆都毫无波动,一切如常。
鸿钧轻轻挥袖,周围的道韵愈加浓郁,将整个大殿笼罩其中,开始正式讲述圣人之道:
“天行有常,尔等见日月轮转,星辰列张,以为天威浩荡,实则天道至简:
不争而自运,不怒而自威,不言而自化。
蝼蚁筑穴而畏洪流,世人逐利而惧生死,此谓‘迷障’。
圣人见众生如见己身,圣人不避劫,劫中养浩然。
……………………”
鸿钧字字珠玑,殿内众人闭目凝神,额头微皱或沉思不语。
就在鸿钧讲道进行到一半时,他突然停下,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原本处于悟道状态的一众神圣纷纷从沉浸中退了出来,彼此之间目光交汇,脸上浮现疑惑之色。
鸿钧稍稍抬眸,目光穿透虚空,落向洪荒某处。
与此同时,酆都也顺着那股隐晦的气机感知过去,赫然发现了一只小猴子正凭借天赋神通,悄悄窃听鸿钧讲道。
酆都眼神微凝,心中暗道:六耳猕猴,果然是不错的神通。
既然鸿钧曾言“有缘人可来紫霄宫听道”,那么能够来到紫霄宫者,自是与鸿钧有缘;
可惜,以六耳猕猴现在的实力,根本没法穿越混沌,连门槛都无法跨入,便是无缘。
此猴窃取圣人讲道,恐怕难逃因果,偷师是一件犯忌讳的事情,放在哪里都不会轻饶。
鸿钧一念之间,便隔绝了六耳猕猴的神通,平静的抬眼扫过众人,随后,不疾不徐的说道:
“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
这句话,简单来说,便是道不传授给没有缘分的人,秘法不在有第三者时泄露。
一众先天神圣有些不明所以,倒不是他们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
酆都神识一动,悄然感知了一下六耳猕猴的情况。
鸿钧倒是不屑于杀他,也没废他修为和神通,只不过经过此事,六耳猕猴未来可就难走了。
毕竟,值得他去拜师的先天神圣,基本上都在紫霄宫听过讲,或者是三千红尘客的徒子徒孙。
这些人在见到六耳猕猴之后,一定能明白当时鸿钧为什么说了这句话。
若有人心生收徒之意,一则顾虑是否会引起鸿钧的不快,没几个人敢轻易触碰;
二来,对于一个曾经偷师之人,总归有些膈应;
三则更重要的是,当初听道之时,由于六耳猕猴的窃听,打扰了讲道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