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干嘛!?”,黄蓉登时花容失色,捂住了眼睛。
李信淡声道:“本官,想静静!”
“……”,黄蓉愕然,这才无奈离去。
李信把房门关好,窗帘也拉住,重新盘坐到床上,光着身子,修习玉女心经。
虽然骗术已登峰造极,但武学,还是不能懈怠啊。
也不知洪七公杀了那老魔没有……
可惜这玉女心经还是得两个人双修,才效率更高,有点后悔没把穆念慈带上了。
也不知那丫头,现在在干嘛?
不会……正轻柔的抚摸着平坦的小腹,在院子里晒太阳吧??
然后小娇和小欢,一个人撑着遮阳伞,一个人递瓜子果盘?
想到那富有喜感的画面,李信不由微微翘起嘴角。
三天后,教坊司河间府分司花魁大会,如约举办。
此花魁大会不面向民间百姓,仅对达官贵人开放,因此很多怀揣美好的年轻男子,尤其是那些自觉怀才不遇,连个功名都没的读书人,只能站在教坊分司的楼下,长长哀叹。
哀叹完后,便是痛骂,骂那些鼓吹卖艺不卖身的花魁们,平日里出行时,一个比一个清高,可等到达官贵人光顾,却瞬间变成了妖艳贱货,真是……
一点骨气都没!
骂完,忽看到一众官员簇拥着一位中年男子进入,那男子身旁还跟着个矮个子清秀护卫。
这些读书人还是很有眼力劲儿的,连河间府尹都跟在后面,成了小弟,那中间这中年男子,定然是当朝大臣!
想到此,赶紧弯腰躬身的跑了过去,只恨自己没长条尾巴可以摇动。
到了近前,面朝那中年男子,噗通跪在地上,其中一人嘴巴最快,当先道:“大人,我有一词,想要献给大人!”
这中年男子,自然就是易容为钦使的李信了。
瞅着跪拜在地的几个读书人,李信心中很是无语。
这才恍然想起,自唐代年间,便流行没什么门路的年轻人,不走科举功名一道,而是四处给大人物送诗,以求获得青睐。
宋以后,诗不太流行了,这个传统却不能丢,便又开始了送词。
这个传统,应该是从大宋,流行到了大金。
可是,说好的读书人的气节呢?
你连我是谁都不知道,怎么献词给我?
不过,看这那人狂热的眼神,倒是,姑且可以听听。
李信便示意他讲。
于是那人扯开嗓子,慷慨激昂的吟诵了起来:
“吐气云雾开,招手日月来。犬守此门外,请君入花海!”
“……”
“……”
李信不太记得清了,前世的语文课到底是不是体育老师代劳的,所以真心请教:“这……难道真的不是打油诗,而是词吗?”
那读书人忙回应:“它或许本是诗,但您要说它是词,它便是词!”
指鹿为马啊,敢情是在这里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