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二合一章) 做腌菜……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二合一章) 做腌菜……(1 / 2)

第73章第七十三章(二合一章)做腌菜……

宋衍也愣住。原是因着她那一句夸奖,想多做一些,没想到弄巧成拙了:“那我再把它搬回去?”

姜姀笑道:“沉吗,沉的话就不用,就在那儿放着也行。反正明日也是要用上的。”

“那不行,还是得拖回屋檐下放着。”宋衍说着,一手扶到缸壁上,咬牙切齿道,“很轻,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憋着一口气,将酱缸又扛到肩上。

真别说,这模样看着还挺魁梧。隔着厚重的冬衣,都能看见他身上起伏的肌肉轮廓。

姜姀与小果相视一眼,使了个眼色。

小小的孩子心领神会地开口:“哇宋叔叔好厉害,好有力气!”

宋衍那条腿没好全乎,走起路来还没那么稳。一听她这话,原本有些摇晃的身子正正地定住。

他丝毫不敢松懈,一直到把酱缸扛到原处,才吁出一口粗气。看向小果的那双眼睛张狂地上扬,等待着她的下一句夸赞。小果也配合地竖起拇指:“简直是这个。”

得了赞赏的宋衍不好意思地笑笑,又看向姜姀道:“阿姀,明日我再帮你把这缸扛出去。”

姜姀忙摆手,犹豫半晌,还是实话实说道:“其实这酱缸,只在屋檐下放着就成。我刚才已经给它擦洗过了。明日等车前草晒好,直接给它挪进去就是,没必要举在那儿搬来搬去的……”

知道自己又闹了滑稽,宋衍面上涌起尴尬。

小果适时地拽了他一把:“宋叔叔,咱们去帮娘亲洗菜吧。那么多菜,要是她一个人洗的话,手都要泡坏了。”

宋衍点了两下头,撸起袖子在溪边坐下。可能是心里头依旧觉得尴尬得要命,那搓洗野菜的手臂,看起来青筋暴起。

姜姀看得好笑,举着菜刀过来。她切一株,他洗一株,倒是配合默契。

只是才洗一半,就发现了新的问题。

这么多车前草要晒,家里的竹簸箕、竹筛子不够用,又不想随便往地上一搭。自家吃的东西,总得收拾得干净讲究些。

于是姜姀只好又去了趟竹林里。不过这回不是她一个人,还带着一个腿脚没好利索的劳工。

不让他跟吧又偏要来,说什么都不肯让她自个儿把竹子扛回来。

好一阵忙碌后,山腰的草屋前又多出来两个晾衣架和一个晒架。晒架是一会儿晒豆子要用到的,便也一次性做了,省得后续再麻烦。

至于余下的车前草,一株一株地被姜姀立在晾衣架上,整个小院都晒成了绿油油的一片。

忙活好后,三个人在屋里简单地吃了顿晡食。

趁天还没黑,姜姀将买回来的整一袋黄豆拎出来。陶盆搁在灶台上,里面装了水。豆子咕噜噜地,都被她倒进盆里泡着。

现在天气凉,这一趟差不多要泡上六个时辰。这会儿泡下去,明日一早起来正好泡发。

就等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醒来便能继续捣腾了。

本以为睁眼天亮,没想到这夜里,却没如姜姀想的那般好眠。

睡到半途,她迷迷糊糊地听见一阵怪声。起初还以为是宋衍在翻身,所以发出这样诡异的吱吱声响。

后来突然反应过来,竹排一早上就被她搬到了屋外。新床四脚稳固,除非站在床上跑马,否则并不能闹出这种怪响。

她心口一慌,唰地一下睁开了眼。

声音是从灶房的方向传来的,像有什么人在里头翻找,不一会儿便传来东西落地的响声。

姜姀扭头看了一眼屋门。门栓完好,屋门紧闭,显然灶房里的那东西不可能是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她腾地一下从床上爬起来。

身侧的小果被巨大的动静吓到,连忙睁开了眼。帘子那头正做梦的宋衍,也在倏忽间受惊转醒,忙着披衣穿鞋。

屋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手忙脚乱地跑到灶房里生火,姜姀借着火光,只一眼就看见了点不得了的。

有老鼠!

只见一只瘦巴巴的老鼠在置物架下匍匐着,被姜姀的尖叫声一惊,顿时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转。

宋衍举着笤帚过来,瞄准老鼠猛地拍下去。奈何那东西体小又灵活,略略侧了侧身子,便躲过了他的攻击。

只是也因着这般,它一脑袋栽到墙根上,一下子被撞了个肚皮朝天。

宋衍又举起笤帚来打。偏这会儿它那朝天的肚皮又翻了回来,呲溜一下又从他的脚边逃走。

姜姀这个现代人的灵魂,怕老鼠怕得要命。真到了这种需要捉老鼠的时候,只知道嗷嗷叫着四处跑,和无头苍蝇也没什么两样。

好不容易跑回到床上,草鞋一蹬,就和小果抱着缩在一起。

宋衍还在一门心思和老鼠缠斗。一个抱头鼠窜,一个气急败坏,忙忙碌碌了好一阵,终于见着老鼠跑到一处墙角,一闪便没了影。

屋子里安静下来。

姜姀从床上下来,蹑手蹑脚地过去检查墙角。

墙边有一个小小的鼠洞,想必方才老鼠就是从这处进来的。怕那东西还得卷土重来,她走到屋外,挖了一石锄泥土,混着茅草,匆忙地把洞堵上。

另外的一大一小在灶房里检查粮食,将麻袋挨个翻过来看了又看。

粮食没漏,晒的各种菜干、果干、鱼干都安好,买的饴糖和晒的、买的蜜饯也安好。

万幸姜姀醒得早,老鼠还没来得及下嘴,就被他们赶跑了。

虚惊一场,姜姀松下一口气来。不过这事儿也提点了她。

接下来的粮食不能再在地上放着,都得挂在椽子上才安心。

怕半夜里老鼠卷土重来,她把先前从屋子里拆下来的草绳都用上,挨个在麻袋上打上结,再像先前那样甩到椽子上吊着。

收拾了好一阵,才将地下放着的粮食都挂上去。

看着半空中晃悠悠荡着的粮食袋子,姜姀放下心来。

总算不用担心粮食被老鼠吃掉了。

隔日一早爬起来,她便将外头放着的碗筷锅具,都捧到溪边去洗。

就怕昨夜里老鼠碰着哪儿,保险起见,还是给它们挨个涮一遍,才叫自个儿放心。

至于那些不好挪动的,譬如置物架、床腿一类,便用抹布蘸了水,仔细地都擦了一遍。

这样一趟忙活下来,她才彻底心安。

绕着屋子走了两圈,好在只找到一个鼠洞,就是昨夜里发现的那个,便用黄泥将洞口糊上了。

只是堵鼠洞这个行为治标不治本。想了想,鼠患自古有之。脑子里除了现代的鼠板、鼠夹,没有什么别的法子能根治。

便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了。

值得庆幸的是,昨夜里盛着黄豆的陶盆是在灶台上放着的。那样高的地方,老鼠爬不上去。

要不然糟蹋了那么一大盆黄豆,她今日怕是得心疼到滴血。

拣起一颗黄豆看看,豆子已经泡开了。上头发出了细小的芽,一看就泡得很到位。

灶坑里添了把柴火,锅里备着半锅水。姜姀将蒸架放到锅里,又将陶盆里泡好的黄豆悉数倒上去。

蒸豆子的时间不能太长。以这大铁锅的火力,蒸个不到半个时辰就够。

揭盖以后的豆子腾腾冒着热气。她腾出来一个竹簸箕,用开水烫过后,将豆子都铲进里头装着。

竹簸箕就搁在凳子上。等上头的黄豆不再冒热气,她撒了半袋面粉进去,将面粉和黄豆拌匀,之后便找了快晒不着太阳的地儿,放在晒架上长霉。

做酱油是个大工程,没个小半年都熬不出汁来。这一步便到此为止,后续要等霉曲长出来后再说。

姜姀伸了个懒腰,爬上土坡,来到地里瞅了瞅。

油菜苗还没发出来,一旁的杂草生命力旺盛,都已经冒尖了。

她避开撒了油菜种子的土包,将边缘的杂草挨个拔除。

又掐了一把地上的土,她捏在手里,摩挲着撚开。

土壤发干,在手里一捏就散。

那日的雨虽来得及时,却也只下了整一日。对于这种久旱的天气而言,杯水车薪。

她来到溪边,打了一桶水上去,用竹筒舀出来淋在地里。

小果从鸡圈跑来帮忙。她刚刚给了两只母鸡喂完了食,又给他们添上了干净的溪水。当然,也得到了回报,从窝里掏出来两个热乎乎的鸡蛋。

姜姀带着她一道浇水。走了好几圈,才将整个油菜地泼了个湿润。

等最后一桶水泼完,小果擡头看了看天:“娘,我饿了。”

抱着孩子从坡上下来,姜姀一头钻进了灶房。

半个时辰后,鱼肉菜汤各占一盘,在桌上次列摆开。热热闹闹,就跟吃小席似的。

这趟做的菜多。没吃完的那些,便用盘子扣起来,留给黄昏继续。

今日午后,还有的忙活呢。

晒过整一日的野菜,终于到了可以装坛的时候。

姜姀将菜叶子一片片剥开,在每一棵菜上都均匀地抹上了盐,之后挨个丢进酱缸里。

宋衍学着她的样子。

这活计十分考验耐心,要抹匀,还不能一抓一大把,不能把叶片中间的任何一个缝隙给落下。

他这阵子的耐心可真是被姜姀给磨出来了。

好在他自己乐在其中。能和她一道坐着,就算什么话都不说,他也是高兴的。

见盐抹得差不多,姜姀擡起头,张望了下:“宋郎君,去找块石头来吧。”

又是石头。他心里嘀咕了一句,嘴上却服软:“要什么样的石头?”

“只比缸口小一点儿的石头。多来几块最好,能塞进去就成。”

宋衍咽了口唾沫,这可比小石头难找得多。山溪边上多的是鹅卵石,却没有如她所言大成这样的石块。

但既然姜姀发话,他还是得照做。

于是点了点头,爽快地应下:“好,我去找找。”

宋衍到山里这么些时日,还真是和石头杠上。大的小的宽的薄的,都被他挨个翻了个遍。

只是眼下看看,要想找到姜姀想要的那么大的石头,还得往上游走走。

在姜姀的目送中,他逆流而上,消失在视线中。

姜姀将剩下的最后一点车前草抹上盐,放进酱缸后起身,走到溪边洗净手。而后爬到坡上,走进了竹林里。

又采回来不少箬竹叶,她将叶片在溪水里淘洗干净,摊开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会儿。

宋衍去了许久才回来,捧着两块巨大的石头。等走到时,整个人憋得面色通红。

姜姀伸手要接,被他扭身躲开:“太沉了,你吃不消的。”

等他把石头丢在溪边,姜姀舀了几瓢水,将石头表面的灰土洗净,和箬竹叶一道,继续放在太阳底下晒。

风里干燥,太阳又炽烈,湿水的石头很快被晒得干透。

她笑着同宋衍打趣道:“把石头搬过去,和把酱缸搬过来,你选一个。”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