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竹编花瓶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竹编花瓶(2 / 2)

谁叫她是女子呢。在这个世道,女子从商已经很大逆不道了,更别说是做起射箭、打猎这种往常只有男子参与的事情。

尤还记得当初,姜姀提议她日后去县城里摆小食摊。起初她是想要拒绝的,但看着姜姀的嘴巴一张一合,喋喋畅想着她们的未来,她怎样都开不了拒绝的口。

她自认为这辈子不可能实现的愿景,被另一个人以极为稀松的语气说了出来,让她觉得既神奇,又荒谬。

姜姀在休息之际,将头上用作发钗的树枝拆下来。又甩了甩被汗淋到湿透的头发,用手在头上拢了个髻,重新将树枝子簪回去。

好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

自冬日来临,她没有爬树,也没有随沈猎户进山打猎。反倒大多时日,都在兰英婶屋前的小院里做竹编。

做竹编可以说是她日常能做的活计里,最擅长的一种。因此她熟稔、放松,在这么长的时日里,都徜徉在自己的舒适区。

可打猎、射箭却是她从前,甚至是上一辈子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能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同样也是一件令她无比愉悦的事儿。

此刻她背对着阳光,吹着习习小风,感受着后背上传来的充沛热意,觉着冬日似乎马上就要过去了。

转了个身,却在感受阳光拂面的同时,也看到了躲身在树荫下头,满眼渴盼的李秀婉。

四目相对的刹那,李秀婉面露惧色,慌忙地移开了视线。而后似乎是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礼貌,于是又转过头来,冲着她尴尬地笑了笑。

姜姀甚少在她的眼中看到这种怯意。

她一直觉得李秀婉十分厉害。她会烧许多她见过更没吃过的朝代限定菜。凭一人之力,就能像个女将军似的,指挥着灶房里的千军万马。

这般“驰骋疆场”的人,方才却看着她手里的黑皮弓,露出了既殷切又恐惧的神情。

便猜到,她也想试一试:“秀婉姐,一起来射箭吗?”

李秀婉眼露惊喜。却在一只脚踏进阳光里的刹那,重现出惧色。她兀自摇头,迈出一半的绣花小鞋,也缩了回去。她腼腆地笑笑:“不用了。这些我做不来,你管自个儿就好。”

姜姀明白了她的恐惧。还记得刚穿来时,她就觉得自己的许多想法、做法,对于这个朝代的土生土长的人而言,格外离经叛道。

据她所知,她穿来的这个朝代,对于女子已经相当包容了。女子出行不必戴幕篱,甚至可以在夜间抛头露面。夏季可以搭清凉的短衫,无需在大热天里,将自己从头裹到脚。也能经商做一点儿小生意,不至于时时被人指摘诟病。

可即便是在这样宽松的世道中,女子的行为举止还是诸多受限。其中体现得最多的,就是女子不准进学塾读书,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女子必须以夫为纲,恪守孝悌伦常。不能主动找夫家和离,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

诸如此类,思想上的约束吸烟刻肺,自女子幼年时期便时时灌输,叫人这里去不得,那事儿也做不得。长此以往,便有了李秀婉而今的模样。

此刻束缚住她的,又岂止是小小的一片树荫呢。

姜姀却不想管这些了,走上前,将她从树荫里拽出来:“今日天又不热,秀婉姐何必躲在树底下纳凉,出来晒晒太阳多好。”

李秀婉晒了会儿太阳,面上的异色渐渐消融,还是盯着她手里的黑皮弓。

“要试试吗?”

依旧没能等到回应。

倒是沈猎户走近来,用自己手里的褐漆弓,磕了一下黑皮弓的弓身:“试你这把哪成,要用就用我手里这把。或者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把你先前用过的那把小弩拿来。那个轻便好上手,给秀婉玩个新鲜,正合适。”

说着便走开去。

李秀婉正要喊他,被姜姀打断:“咱们今日午食吃什么呀?”

回到了熟悉的话题,李秀婉弯着眼睛笑起来:“我给你们煮馎饦吃怎么样?一早吃了那样黏软油腻的,吃点青菜瘦肉馎饦,好刮刮肠胃。”

她说这话时话音清脆,不远处被兰英婶带着正玩的孩子们都听见了,都聚拢来。

霜霜奶声奶气:“娘,我想吃红丝馎饦。”

当即被与哥儿敲了下脑壳:“傻霜霜,这里是大山里,你叫娘去哪儿给你找放了虾肉的红丝馎饦去。”

说到虾肉,山里也不一定没有啊。姜姀时不时就能从溪里捞到几条河虾,就是每回都捞得太少,被她嫌弃没二两肉,总被她丢回去。

可若是积少成多呢。捞一回不成,就两回。两回不成再三回,总能凑齐一碟子河虾的。到时这红丝馎饦不就能吃上了。

便同孩子们商量:“河虾是有,不过需要攒个几日。等过几日再吃红丝馎饦,今日就先吃青菜瘦肉馎饦可好?”

霜霜便也点了头:“好。那我去溪里下鱼篓去。”

她前日刚跟小果学了怎么下鱼篓,这会儿正跃跃欲试呢。

三个孩子便结伴走了,兰英婶帮着看孩子,顺道回去先把做馎饦要用的面团揉好,醒一会儿后,放到水里泡着。

沈猎户恰也从山上回来了。

李秀婉看着他手里的弩直发愣,看着他示范了两遍,才回过神来。好似也不是很难?

等姜姀再次举弓待射时,她手里的弩机也扣好了。

随着沈猎户一声令下,两人齐齐地松手。两支竹箭一支擦着稻草团飞过,一支在空中画了个抛物线,斜插到了不远处的一棵樟树树干上,断成了两截。

这会儿真是谁都分不清自己射出的箭是哪支了。毕竟两个人的准头都稀烂,射天射地全靠运气。因此见着那根断了的竹箭,亦是齐齐地笑出了声。

本打算临近午时再收工回去,无奈姜姀第一日接触弓箭,手臂实在是酸痛极了。李秀婉玩得起劲,扣动弩机的那只拇指,也险些要打泡了。

沈猎户便允了今日先歇下,明日也休息一日,等各人的双手都恢复好了,再努力也不迟。

回去的路上,李秀婉依旧兴致勃勃。平日里也没见她为了什么事情高兴成这样,嘴上说着,脸上笑着,整个人看起来心情真是好极了。

连与哥儿和霜霜都受了她的感染。

为了对今日格外厉害的娘亲施以褒奖,霜霜还从野地里,摘了一簇小黄花来:“娘,这个送给你。”

当然,有小果这个端水大师带着,也没把姜姀落下,另献上了一簇小粉花:“姨姨,这个给你。”

姜姀拿着粉嫩可爱的小花,同样也高兴极了。

可惜家里没有花瓶,要不然就能将小花插在瓶子里,当装饰品放起来了。

脑中灵感乍现,姜姀忽然意识到,接下来上县城,要卖什么样的货品了。

花瓶!

在这个瓷器遍行的朝代,多数人家会选择用瓷瓶作为家里的花瓶。且花瓶的需求量不小,便是普通人家,稍微有点银钱积攒的,也会想在即将到来的春天,在家里放几朵小花作为春日里的点缀。

尤其是先前那些买过竹编灯笼的人家,若是能有竹花瓶作配,置于厅堂,岂不是更显风雅。

品样就此敲定,正巧兰英婶和李秀婉都在边上,她便也同她们说了。

毕竟三家人都是“股东”,都有决策权嘛。想到的主意,也和她们商量商量为好。

李秀婉这个只收钱不参与制作的,没太多话要说。反倒是兰英婶,一听见“花瓶”二字,便眉头紧皱,犯起了难:“花瓶怕是不好做啊。”

这话倒也是真。要想做出和瓷瓶同样的圆润瓶身,以及细长的脖颈子显然难度太大,不适合两人量产。那么此竹编花瓶的样式,便得仿照瓷瓶那般,再进行一轮改良。

姜姀想到了先前做的鱼篓包。鱼篓包虽也是类似的收口小包,那包口却远没有瓶口收得那般细长。

可要是做成那种大剌剌的开口,作为花瓶的瓶口来用,未免在精致程度上有所欠缺。等于在堂屋里放了个鱼缸,而非花瓶这种精巧的小物件了。

要么就只能扬长避短,将花瓶的瓶身,做得比寻常更圆润、膨大。而将收口的部分,做得更短小精悍。这样做出来的花瓶,圆溜溜的一个也煞是可爱。真要摆到市面上去卖,估摸着能俘获不少少女的芳心。

姜姀将想法一一道来:“这样降低了花瓶的制作难度,也形成了咱们家的特殊风格。与市面上的瓷器花瓶,不仅在材质上有差,甚至模样形状,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卖东西嘛,讲究的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样的花瓶,肯定能卖得很好。”

周围的几人都纷纷点头。

连三个小毛孩子都跟着附和。

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成品,姜姀同兰英婶约定好,等午食过后,再给这双手一点时间歇歇,就开始竹编花瓶的打样。

为了让姜姀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李秀婉还特意烧了一锅热水,兑温以后给她涮手。

得了热水的抚触,姜姀疼到发红的掌心,顿时舒缓下去不少。她小心地在水中摩挲着双手,将方才经与弓箭百般蹂躏的右手指缝,也细细用温水洗了个干净。

等温水泡了个半凉,午食的青菜瘦肉馎饦也出锅了。

所谓馎饦,几乎等同于后世常吃的揪面片汤。

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馎饦的面片子揪出来后,需要放到水里,以“水引法”泡上约莫半个时辰。

据说这是前人留下的古籍里写着的烹饪方法,众人一致觉得此法令馎饦的口感更佳,吃起来更水润爽滑,便一直沿用了这个方子。

姜姀碗里的馎饦,每一颗瞧着都形状各异。有像河上小舟的,有像枇杷叶的,更有李秀婉故意没有捏开,厚厚的一个像面疙瘩似的。

里头放的配菜也不少。除了青菜和瘦肉,还放了野香菇、野芫荽和腊肉丁。因此吃起来口感十分丰富,一口下去,鲜爽的滋味层出不穷,美得人连舌头都快吞下去了。

桌边上围着的大人孩子,一个个吃得面色发红。等都吃完了,各自摸着圆溜溜的肚子,打了个响亮的饱嗝。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