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方法,也不是没有隐患。如果昌和回京都后死了,大家也许会更加深信那传言。
这其实和公开杀了对方,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陛下可是在担心,她若是病死了,那些谣言怎么办?”
周莹莹见李子钰一直不说话,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其实,陛下不必为此忧心。她想要回京,也没那么简单。陛下放她回来,自然是得让她一同澄清那谣言。”
“比如,那些刺客,不过是些外族人,他们看咱们新朝刚定,便想蓄意挑拨皇家关系,让我们起内讧罢了。”
“这样,那些刺客再跟陛下无半点瓜葛。等到她死了,陛下还可以抓些外族人,为她报仇。”
“爱妃果然聪慧。”
李子钰心中已有的定局,这件事情,肯定要处理。
如果昌和真的是想要借助这件事情回京,那么周莹莹这个将计就计的策略,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
只不过,他隐隐有种感觉,这次的声势这么浩大,也许并不只是为了回京那么简单,说不定,对方还有其他的目的。
现在,他掌握的消息有限,也只能这么猜想。然后一边让人继续调查,一边等对方的下一步动作。
两日之后,苏晚的奏折已经快马加鞭地送到了京都。
李筱晚的那些旧臣,也提前都打好了招呼。
早朝之上,先是就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了半天,等到无人回话后,李子钰才出声道,“众爱卿,谁还有本可奏?”
李子钰问完,殿内都很安静,并没有人上前。
“既如此,那便...”
不等李子钰把话说完,便有一人从队伍中站了出来,“齐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子钰看着,爱卿所奏何事?”
杨景文不紧不慢道,“陛下,近来坊间流行着一传闻,已经到了大街小巷,人尽皆知的地步。不知,陛下可有耳闻?”
李子钰自然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还为此发了好一通火,只是现在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只能装作一副刚听到的样子。
“竟有此事,朕倒是不曾听人提起。诸位爱卿,可有听闻此事?”
这大殿上站着的官员,没有一个不知道这件事的,但是能主动能皇帝提起这件事的,可没有几个。
大殿上,再一次变得静悄悄的。
此时,又有一个站了出来,“回禀陛下,臣倒是有所耳闻。坊间皆传,陛下您想要杀了昌和长公主殿下,但怕名声有损,就私下派了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