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气氛依旧压抑,秦淮茹起身,端起桌上那早已没了热气的饭菜,脚步匆匆走向厨房。
她将锅架在灶台上,点上火,看着火苗舔舐锅底,思绪却飘向方才的混乱。
棒梗原本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可之前易中海他们那阵仗,又是高声批斗,又是气势汹汹。
把孩子吓得小脸惨白,原本撒泼打滚的劲儿,瞬间被吓得烟消云散。
这会儿正蔫巴巴地坐在小板凳上,时不时打个哆嗦。
与此同时,后院的徐庶,早已吃过了晚饭,躺到了床上。
他望着头顶的房梁,脑海中不断回闪着今天四合院里发生的一幕幕,满心都是难以置信。
依他对易中海这些人的了解,易中海一直盘算着找个可靠的人养老送终。
从性格、能力,再到四合院的复杂人际关系考量,贾东旭确实是他的不二之选。
他也清楚,自己住进四合院没多久。
起初和众人关系又剑拔弩张,虽说近来有所缓和。
但对这些人的认知,难免片面、浅薄。
不过,这一系列变故,在徐庶看来,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易中海、贾张氏,哪一个不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这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他自然乐得看笑话,毕竟他们斗得越凶,对自己越有利。
徐庶心里明白,自己初来乍到四九城,根基薄弱,很多事儿想做却力不从心。
思来想去,徐庶认定,破局的关键,全系于他的灵泉空间。
空间越大,能产出的珍稀物资就越多,对他的助力也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只是当下,迫在眉睫的难题,是寻觅一条全新、稳妥的渠道,将空间里的物资售卖出去。
只有成功变现,他才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古玉,进一步拓展空间。
这段日子,徐庶没少下功夫,四处打听、暗中调查四九城的黑市。
一番摸索下来,他心中有了盘算,与黑市背后的势力合作,不失为当下的最佳选择。
能在四九城这藏龙卧虎之地开设黑市,背后势力的背景,定是非同小可。
而且,人家既然敢做这买卖,进货渠道、销售门路,必然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无需他过多操心。
只是,横亘在徐庶面前的,还有一道难题——缺少一个中间人,牵线搭桥,促成这桩合作。
徐庶翻来覆去回忆着,自打来到四九城,结识的人不是在轧钢厂,就是同处四合院。
思来想去,竟没一个和黑市能扯上关系的。
正发愁呢,徐庶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人影——杨文。
这人独自从容地带着大批古董出入黑市,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再联想到他住的院子,平日里交谈时的谈吐,以及那透着古韵的遗老遗少气质。
徐庶心头涌起一股强烈预感,杨文或许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关键人物。
但徐庶也清楚,此事干系重大,绝不能仅凭一面之缘,就贸然轻信他人。
于是,他暗自打定主意,找个合适时机,好好试探试探杨文。
摸清楚这人的底细,再做下一步打算。
解决了心头一件大事,徐庶只觉浑身轻松。
长舒一口气,端起桌上一杯灵泉水,仰头一饮而尽。
随后惬意地躺下,不一会儿,便沉入梦乡,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夜幕沉沉地笼罩着四合院,白日里的喧嚣逐渐沉寂。
可前院里,却有一人辗转反侧,怎么也难以入眠。
此人正是阎埠贵,这一周来,他满心满眼都被钓鱼之事占据。
在学校时,他一分一秒都不愿多耽搁,但凡能早退,绝不在校园里多停留片刻。
四合院恰好位于学校和什刹海的中间位置,这可方便了阎埠贵。
若不是校规所限,他怕是早就把鱼竿堂而皇之地扛进学校了。
自上次独自前往那个神秘鱼窝垂钓后,阎埠贵后续的几次尝试,都遭遇了滑铁卢。
收获与之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周时间匆匆而过,他的水桶里,仅仅躺着三条不过二两重的小鱼,可怜兮兮地翻着肚皮。
不仅如此,在这过程中,鱼钩不知挂了多少次水底的暗石。
鱼线也断了好几回,搭进去不少成本。
更让阎埠贵着急的是,徐庶自那之后,再也没来邀他一同前往钓鱼。
这种种情况,让阎埠贵心里开始发慌。
他琢磨不透,那个钓点究竟出了什么变故。
无数次,他在心里盘算着,要找徐庶问个明白。
可一想到自己当初都没有跟徐庶说一声,就跑去那个地方钓鱼,多少还是觉得有些理亏。
毕竟,那鱼窝可是徐庶发现的,自己这么做,多少有点不地道。
不过,纠结了没一会儿,阎埠贵便迅速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
在他心里,面子这东西,哪能跟实实在在吃到肚子里的鱼相提并论呢?
填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面皮再厚,能换来鱼肉的鲜美吗?
想通了这一点,阎埠贵便下定决心,要去找徐庶问个清楚。
可就在他准备付诸行动时,易中海那边突然闹出了批斗贾张氏这一出。
四合院瞬间陷入一片混乱,阎埠贵作为管事大爷,自然不能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