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啊,许久不前,你还记得在东郡虎头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打败了他们,还令他们解散了山寨。义父应该还记得吧?”
“为夫还记得,这个少年倒是本领非凡,若是能够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啊。不过,这和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义父,就是这个少年。他现在就在我府上。之前,他曾救过我亲属,然后亲属带他来见我。然后他说要来讨要官职,可以买。”
“哦,不知道他打算讨要什么官职啊?县令还是军司马什么的?”
“义父啊,孩儿之前也是这么问的他,他说他居然要一个郡守的官职。”
“哦,这小子,胃口居然这么大,不过,这少年小小年纪,却能打败那八百山贼而且还能收服,如今却能拿出这么多的银两前来购买郡守的官职,一定是有一个深厚的背景。现如今,何进这些外戚还有王允、卢植、皇甫嵩、袁隗等这些朝中的忠臣都是看不起我们,如果我们可以扶持这位少年身登高位,日后就有对抗他们的资本了。不过,前提是他可以为我所用。才能如此。”
“好,孩儿遵守父亲大人之命,现在便回去试试他的口风。”
“嗯,不必了。还是我亲自会他一会。你去把他请来我的府上。记住要好声好气的。”
“诺,孩儿告退。”
“卢公子,我家大人有请。”
“还请这位兄弟带路。”
“卢公子,请吧。”
“好,走吧。”但是走着走着居然是往门外去了,卢俊义心中自然是十分诧异,见张公公也不是这条路啊,随即问道,“这位兄弟,何意,怎么要前往门外去,不是找你们张公公直接商议?”
“卢公子放心吧,我家张大人在门外等侯卢公子了,直接前去办理官职之处去。请卢公子随我来吧。”
“好,带路吧。”
“哎呦,卢公子来了啊!卢公子上车速速和我走吧,有大贵人要见你了。”
“什么大贵人,不是要去讨要官职,好走马上任吗?”
这一切看得卢俊义一脸懵逼。。
“卢公子大可放心,见了这位大贵人可是对你有利无害的,对你当官可是有数不尽的好处,说不定日后也会因此升官发财呢!卢公子请吧。”
“好吧,张公公请吧!”虽然卢俊义心中并不愿意去,但是也只能骑驴看唱本了。不过,既然是张笙传话来找我,该不会是他吧。不过,要是真的可以借到他的势力,对我现在发展也是有利无害啊。想到这里,卢俊义便觉得去陪张笙好好看看吧。虽然他们的名字卢俊义也没听说过,但是听过他义父张让的名字,那可是十常侍之一。
但是突然想到这次想见自己的,不会是大太监张让吧。
如果真的是历史上的大太监,十常侍之首的张让的话,我该怎么办。在历史上张让的名声一直都不好,甚至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可能就不会有历史上的董卓乱京了。所以,如果不是他们,可能大汉的灾祸就不会这么早,甚至说要不是他们蒙蔽当时的皇上,皇上又怎么会是非不分,导致朝中很多都是奸佞之臣,令大多数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还有要不是朝野中的外戚和宦官争权,又怎么会这样呢?就算只有外戚。少了个宦官,估计天下可能都不会大乱,要知道,在后世里的统计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战争是死伤人最多的。在后世有两个办法:1.统计三国时期所以战争,计算伤亡人数.0年:董卓讨伐战190年:鲁阳之战191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192年:武阳之战192年:兖州之战195年:定陶之战200年:官渡之战200年:徐州之战200年:白马之战200年:乌巢之战207年:白狼山之战195年-199年:孙策平江东之战195年:曲阿之战198年:穰城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08年:林历山之战211年:渭南之战211年-214年:益州之战214年:皖城之战215年:合肥之战215年:巴西之战218年-219年:汉中之战219年:樊城之战219年:江陵之战221年-222年:夷陵之战223年:濡须口之战224年:广陵之战225年:诸葛亮南征228年-234年:诸葛亮北伐234年-237年:吴平山越之战238年:魏灭公孙渊辽东之战244年:汉中之战249年:曲城之战252年:东兴之战253年-262年:姜维北伐253年:南安、合肥之战257年-258年:寿春之战263年:魏灭蜀之战264年:永安之战272年:西陵之战2,古代也有人口统计,汉桓帝永寿二年(即156年)全国有1,067.796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