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卢俊义也是终于得到左路军的消息了。
只不过,这消息并不是由飞奴传回来的,而是由日不落舰队左军的一个指挥使诸能送回来的。
原来一切都是因为台风。左路军最初行进的非常顺利,可就在左路军快要靠岸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场持续了两天两夜的巨型台风。
那场台风不仅摧毁了日不落舰队左军近百艘战舰,还让日不落舰队迷失了方向。
当时,被摧毁的近百艘战舰之中,就有承载通讯部的几艘战舰,左路军的通讯系统因此几乎完全被毁。
面对这种出师不利的情况,有人建议李俊撤回去,然后从长再议。
可李俊不同意。
他对众人说:“现在往前和往后一样找不到路,而日本像一条长长的带子竖立在东方,因此咱们只要往东方行进,总能到达日本。”
最终,左路军就在迷路的情况下继续向东行进。
行驶了十七天,左路军终于靠岸。
也是左路军的运气,在即将靠岸的时候,竟然被他们撞到了一艘渔船。
在那艘渔船上的渔民的带领下,左路军杀到了一片类似港口的地方,并夺下了那处地方,然后从那里登陆。
登陆以后,左路军带去的日本武士反复跟当地人确认,才知道他们登陆的地方是虾夷地,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虾夷地被当地土著割据成一个又一个小势力,他们之间又有着某种联系。
见左路军入侵他们的家园,他们很快便联合在一些,然后组织了一支三万多人的武装企图抵御左路军的入侵。
那一仗,可以说是一点悬念都没有——左路军几乎零伤亡消灭了阿伊努族人联军,然后占领了虾夷地的几片主要区域。
不过占领这虾夷地并不是左路军的战略目标,左路军的战略目标是奇袭日本都城京都。
而据那些日本武士所说,虾夷地离京都,比九州岛离京都还远,中间还有奥羽地区所阻隔。
最后,进入了一场商议,随后李俊一咬牙,决定水陆并进继续向京都推进。
李俊是这么跟左路军的一众将领和文臣说的,“此战,并非咱们左路军一军之战,我们还有右路军,还有陛下随后可派来的援军,咱们南下,势必要打日本一个措手不及,日本也势必要调大军回来阻击咱们,那样一来,右路军的压力必将大减,说不定就能破开日军南边的防御,进而取得此战的最终胜利。”
李俊最终说服了众人,然后李俊留下了一营人马清理虾夷地的残军,率领剩余大军南下攻打奥羽地区。
数日后,左路军便在出羽国登陆。
听完诸能的汇报,卢俊义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他一直没收到左军的消息,还以为怎么了呢,总算没事还好,不然自己不顾一切也得为他们报仇。
虽然左路军在那场大台风中损失了一些兵马,也没有完成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联系上了,而且主力并未有太大的伤亡,并且还在积极作战当中。
最终卢俊义也是放过了他们的过错,命使者带着消息,让他们好好消息,只要能灭了日本,这些错误贻误战机之罪便不算数。而且如果人手不足,随时可来,我大齐士兵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