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玉笛(1 / 2)

第122章玉笛

是日天朗气清,万里无云。

赵明月头戴帷帽,身披苍青鹤氅,将通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这才在数名亲卫护送下匆忙赶至城楼。

谁料,前脚方至,后脚便被城中混乱失控的局面吓得花容失色,躲闪不及之下,她险些被越过人群、直扑面门而来的手臂挥中——

“开城门,开城门!”

“放我们出去!开城门!!”

这群人都疯了不成?!

她眉头紧蹙,下意识回护小腹。耳边却依旧鼓噪不休,操着各种口音的官话此起彼伏响起。

四下望去,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张张写满愤怒、不安、惶恐的面容。

“是王姬?可是王姬来了?”

“王姬听我一言!我等绝不做那可悲可怜的窝囊废!与其在城中等死,不如追随老将军放手一搏!”

“是生是死、胜败全凭天命……我们要为老将军收尸!王姬留步、王姬!”

“放我们出去!再这么下去,不饿死也要被生生困死在这,我们是北燕的商队、与你们魏人内斗有什么干系?!快放我们离开、放我们走!!”

“王姬——!”

万民激愤,难以轻易平复。眼下阵仗之大,更几乎要将城门冲破。

饶是陈望与车马将军赵昭明闻讯赶来,拖着病体先后出面安抚,亦是杯水车薪。

“……”

赵明月掀开帷帽,与挡在城门处主持局势的陈望遥遥对视一眼。

眼见得他面无人色,肩裹白纱下更隐隐渗出血迹,便知此战凶险——竟连赵二昔日一心栽培出的接班人,如今,亦非对方一合之敌。

她心中焦急,一时间,也再顾不上什么仪态姿容。

甫一登上城墙,便双手紧扶墙根,兀自探头向下望去:

越过目之所及、城下令人悚然的密密麻麻人头,只见远方魏军将旗之上,那被穿心而过、死不瞑目者……除了曾在不久前与她公然叫板的赵无求,还能有谁?

而那跪倒在旗帜下,身死而以长剑撑住身体不倒的老者。

除了看着她长大、同样曾待她如珍似宝的赵五叔叔以外,又还能有谁?

他们都……

“王姬!……王姬!”

她只觉眼前一阵发花,险些软倒在地,及时扶住身旁侍女伸来搀扶的手臂、方才勉强站稳。

不等缓过劲来,又立即低声吩咐身后亲卫道:“速去叫人传信摄政王!绿洲城有难……速归,不得有失!……越快越好!”

而亦几乎就在这声令下的同时。

耳边,忽传来侍女悚然惊呼,她下意识循着女人目光看去。

只见城楼之下,一身黑衣的魏将越过战阵、孤身纵马而来。似对城楼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视若无睹,只扬声大喝道:“城中人听着!”

他的声量分明不大。

却不知使得什么法子,竟教在场众人个个听得分明,如惊弓之鸟般、齐齐循声望去。

只见城下一人一马,竟未着一盔一甲,男人高举手中尚方宝剑,勒马疾呼道:“奉大魏陛下之命,前来知会尔等!”

“今日,若你赵氏开城门归降,待我军入城,绝不伤城中一草一木,城中百姓,一切生活照旧。如若不然,大魏铁蹄必当踏平绿洲,尽斩赵氏!凡知错不改而手执兵刃者,皆杀之!”

此言一出,莫说赵氏亲卫,便是城楼上原本

严阵以待的弓箭手,亦不由面面相觑:

百年前,辽西本就属祖氏王朝辖管,往上再数几百年,与魏人乃是一个祖宗。

只因环境苦寒,交通不利,又有许多平民苦于生计、落草为寇,久而久之,才成了臭名昭著的“三不管”地带。直至上一代辽西人在阿史那珠的带领下广植良种、重开商路,这颗荒原中的明珠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他们与如今攻城的魏人,本没有国仇家恨。

又或者说,与其将这视为辽西与大魏的死斗,不如说,是赵家与魏家的不和——是魏家存活至今的几个兄弟之间,始终未曾平息的“内斗”。

他们恐惧魏军屠城掠杀,更害怕那帝炁如传闻般残暴无道。但假如,魏氏此来,真的只是为了收服辽西……而非踏平辽西呢?

箭在手,却迟迟不发。

那些方才还叫嚣着要开城门与魏军一战、手握镰刀铁锹的平民百姓,这会儿,亦齐齐缄口不言。

诡异而幽暗的气氛,一时如狂风过境般在城中肆虐——

沉默之中。

“混账!”却忽听一道尖利女声响起,赵明月掀开帷帽,向城下之人厉声呵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空口白牙地在此叫嚣!若魏弃真有诚意与我赵家共治辽西,且叫他亲自来见我!”

男人闻声擡头,视线掠过她美艳面庞,微一停顿。

“原来如此。”

末了,却亦只淡笑开口:“早闻辽西赵氏心比天高,不可一世,今日一见,果非谬词——”

“然则,若当真算来,你辽西亦不过我大魏治下百郡之一。莫说夫人只是郡守之妻,便是郡守在此,又岂敢轻易叫嚷惊动天颜?”男人神情似笑非笑,“秦某人微言轻,本不该多言,可夫人身份尊贵、芳名远播……走兽尚知茍活,夫人又何必,上赶着去做作那刀下亡魂?”

“好啊!好一个刀下亡魂……!”

赵明月听出他的弦外之音,登时冷笑一声:“这就是你大魏的诚意,除了威胁恫吓,你们还会什么!且报上名来,你又是何人?!”

“不才,天子近卫,神龙军副统领,秦不知。”

秦……不知?

她心中一瞬掠过某个模糊的印象。

思来想去,却实在想不起来究竟在哪听过这个名字,唯有强撑底气厉声道:“尔等口口声声不伤城中草木,却连损我赵家两员大将、将之暴尸示众,极尽羞辱!如今,更是言辞轻慢,毫无诚意……秦统领如此态度,想要取信于人?未免滑天下之大稽!”

“哦?”秦不知仰头笑道,“那依王姬之见,赵无求阵前挑衅,痛骂吾王为魏贼小儿,沉迷女色、荒淫无道;更自不量力、只求一战,吾王杀之立威,有何不对?”

“……”

“那赵五明知此子悖逆不尊,仍单枪匹马杀到我大营之中,斩杀无辜将士二十余名,我等杀之,又有何不妥?难道,你赵家子的命是命,我大魏将士横死,便不值一提么?赵无求死得冤枉——那二十七名将士,死得就不冤枉了?退而言之,时至如今,这绿洲城里……究竟是王姬和您背后的赵家不愿降,还是这一城百姓不愿;究竟是王姬一口一句的‘赵家荣辱’重要,抑或,这千千万万辽西百姓的身家性命更重要?!”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一派胡言!”

赵明月亦听得面色发僵,不由拂袖冷哼:“人命岂是小儿游戏,当得起秦统领这般计算!”

“那,愿听王姬高见。”

秦不知遂向她拱手,“要如何,王姬方能应允和谈,开门归降?”

“……”

此刻,众目睽睽,万般注目之下。

纵然她赵明月再不乐意,亦无法全凭脾气行事。

更何况,如今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自己却并无调动全盘兵力的印鉴在手。

无论如何,至少要拖到表哥带着那所谓的突厥神女归来——

思及此。

为拖延时间,她当即扬声道:“很简单!我有三个条件,第一,归还我赵五叔叔与赵无求的尸首!”

“可。”

“第二!”赵明月暗自攥拳,“昔年我父惨死上京,大魏朝廷却毫无交代,冤案既定,更将我父削爵为民!我等迫不得已,为替家父伸张冤屈,护佑一方百姓,这才自立为王,划关为界。若贵国真能不费一兵一卒收归辽西,不知届时,让我等如何自处?”

“此事,吾当回禀陛下,尚可从长计议。”

秦不知沉声道:“但军机不可贻误,我军此来,只为踏平突厥。无论如何,还请王姬打开城门,待我军过玉山关、直捣月河谷,将那突厥蛮子尽数剿灭,事后,自有……”

“荒唐!”

赵明月闻言,脸色微变,却想也不想地打断他道:“盟约未成,既无承诺,更无担保!待你们骗开城门,要杀要打,一切再无转圜!到时,我如何向满城百姓交代?!”

话音未落,却见秦不知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函。

“此乃陛下手书,天子御笔,君无戏言——”

“且慢!”

赵明月心中一紧,连忙呵斥道:“你还没有听完我的第三个条件。”

话落,秦不知登时擡眼望来。

一双生来多情的琉璃眼,少了三分笑意盈盈,多了几分毫不掩饰的审视。

仿佛想到什么,他脸上笑意渐渐敛去,“王姬且说。”

“第三,”赵明月于是竖起第三根手指。掩在袖中的左手,悄然轻抚小腹——她一字一顿,却分明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听闻当年,先帝曾有遗诏,欲立大皇子魏晟为帝。可惜,先帝与大皇子皆惨死,三皇子魏骁被逼离京,而吾夫魏治,亦乃先帝之子,蒙先帝教养怜爱……自古,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我夫与摄政王,本也是魏家子孙……”

表哥虽不愿娶她,可也同样不愿娶旁的女子为妻。或许,终生都难再有子嗣。而她腹中已有麟儿。

倘若那突厥神女借不来,倘若,眼下确无他法……

她话音微顿。

有意吊人胃口,增上几分成算。然而,没等真正的后话出口。

城楼下,秦不知竟陡然轻笑一声,“……也罢。”

也罢?

最新小说: 诱哄反派从良[快穿] 绝色大美人躺赢香江豪门[七零] 宁记小饭馆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远古种田记 碧山空 快穿之我把系统上交了 欲与他人做嫁衣 完美女主打造计划(快穿) 修真界为何支支吾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