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楚颐从未想过要宣扬得人尽皆知。
虽然他不在意旁人的眼光,爱豢养男宠的名声也早已人尽皆知,可顾期年并非寻常人,他是顾家嫡子,顾氏唯一的小少主,与他这个楚家人走在一起,多少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想和麻烦。
尤其如今两家斗得厉害,皇上身体日渐颓败,太子人选却未定下,两家骤然联合,对皇上来说无疑是莫大威胁。
可不想宣扬,并不代表他真的会怕那些人知道。
楚颐冰凉的指尖复上顾期年的手背,这副撒娇离不开他的样子,让他整颗心融化成了一摊温水。
他干脆懒懒靠在顾期年怀里,道:“顾将军这两日没少为难你吧?皇后赏赐了那么多的东西给朝华公主,想来也是得到了赐婚的准信,正巧我也有样小玩意儿想送你。”
顾期年将下巴埋在楚颐肩上,手臂微收将他抱得更紧,后背几乎嵌入温暖的怀中。
他点头乖乖道:“好,我一定每日带在身上。”
楚颐偏头看了他一眼,好笑道:“看都未看过,你就确定自己一定会喜欢?”
“只要是阿眠送的,我都喜欢。”顾期年道。
他的语气轻飘飘的,可楚颐一点都不怀疑是假,毕竟顾期年连他幼时曾送的那只狐王都好好留着,邑城街头随手买的玉佩,也始终贴身带在身上,就连那副画像,即便得不到原版,也干脆找人另画了两幅挂在卧房。
只是此物不比其他,顾期年性子骄傲,未必受得了这个。
他伸手从怀中摸出个精致的小小木盒,随手打开盖子,一条精致的金色链条静静躺在中央光滑的锦缎上。
“上次去往梁州的途中,我曾说过也要送你一条一样的,仇云倒是倒是懂事,回京当日便把人带给了江植。”
楚颐随手一勾将它取了出来,问:“喜欢吗?”
顾期年垂眸看了一眼,探出手,自身后将链条接在手中。
链条上金色的铃铛小巧精致,晃动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仔细查看了一番,在那小小的锁扣背面,细细刻上了楚颐的名字。
顾期年忍不住笑得开心:“当初那个匠人骗我,说世上再不会有同样的两条链子,就像你,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我看他吹嘘地厉害,才特意定制一条,想着若是将来你再消失不见了,也好有个凭证去寻……没曾想这条也相差不到哪去,跟你的那条还真像是一对的。”
“本来就是一对的。”楚颐淡淡道,“他也未曾骗你,只是提着脑袋做事,总会有些奇迹发生,不可能也会变为可能。”
他伸手将链条拿了回去,道:“我帮你带上。”
顾期年应了一声,听话地放开他,任由楚颐将链条戴在了脚腕上,然后看了一眼盒子中静静躺着的小小钥匙,连带盒子随手丢进了一旁的炭盆中。
*
第二日一早,楚颐尚在睡梦中,已有侍女轻手轻脚送热水去了外间。
房内虽燃了炭盆,可整夜过去,空气依旧带着凉意,楚颐翻了个身,一条手臂立刻落在腰间,将他整个人揽进温暖的怀里。
“醒了?”
顾期年的声音响在耳旁,带着丝初醒的慵懒,柔软的里衣面料轻薄,能感受到细腻纹理下令人安心的平缓心跳。
楚颐懒懒应了一声,想到稍后二人就要分开,伸手与他相拥在一起,随口问:“阿衡的兄长过几日就要大婚,唐大人虽然一向中立,可在朝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顾家可要送贺礼过去?”
“顾家对此事倒是无所谓,”顾期年将头往楚颐肩上埋了埋问,“你去吗?”
楚颐偏头看他,正好对上他那双流光溢彩的双眸,不由笑了笑:“唐大人一向对阿衡不满,我自然要陪同前往,免得唐家欺负了他。”
顾期年沉默片刻点点头,手臂收拢将他抱得更紧:“那我也去。”
两人依偎在一起闭眼小憩,屋外始终忙碌不断,直到小半个时辰过去,终于有侍女轻手轻脚走向门前。
“世子醒了吗?顾府的马车天不亮就已候在门外,可要奴婢先让人回了他们?”
楚颐微微松开手臂,与顾期年对视一眼,撑坐起身。
“不必了,”楚颐淡淡回应,“准备早膳,告诉他们等用完膳顾期年就回。”
侍女应了一声,匆匆退下了。
等人离开,两人才慢慢悠悠起床更衣洗漱。
顾期年自回京后,对赐婚一事各种抵触,之前本就因送男宠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昨夜醉酒后还直接众目睽睽之下上了国公府的马车,顾将军不放心倒也正常。
只怕京中得知此事的,心都同样吊着。
两人出了卧房,外间的桌上已摆了七八样小菜糕点,皆是依着顾期年的口味,正中央的位置,还放着一碟红枣糕,尚还冒着热气,带着悠悠甜香。
四年前楚颐曾答应过顾期年,若他喜欢,会将同福斋的糕点师傅带回府中,专门为他一人做红枣糕,当时他说的真诚,却没料到顾期年最后竟敢算计他,也便搁置了。
这次回京路过邑城,他特意令人将师傅请进了府,以后常在一起,总不能每回来国公府都让顾期年在吃食上将就。
俩人安静用完了早膳,才携手一同出了门。
顾期年脚步缓慢,边走边交代不停:“上次母亲的真正死因父亲已经知晓,依照他的性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亲自带兵离京,在他走之前我先想办法断了他让我成亲的念头,你乖乖的,不准再看别人,也不准跟唐知衡再那么亲近……”
楚颐轻哄般应着声,也不知都那么宠他了,顾期年怎么还会如此患得患失,明明两人都在京中,却一副生离死别表情。
眼看出了院门,两人刚走上通往前院的青石板路,就见江植匆匆迎面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表情平静的唐知衡。
“主人,公主说有要事要与你商议,要你即刻前往。”江植上前一步恭敬道。
回京那日,楚颐曾与安国公和昭康公主提过延缓离京的想法,虽不过是一个小小决定,却牵扯极多安排,此时叫他过去,大概也是为了此事。
他和顾期年自回京后就一直各自忙着,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以后能长久在一起而已。
楚颐点了点头,偏头看了眼身旁的顾期年,还未出声,唐知衡已开口道:“公主那边着急,阿颐你快先过去吧,我替你送顾期年出门。”
楚颐应了一声,却还是忍不住倾身抱了抱顾期年道:“上次带你见了贵妃娘娘,等下次,我带你去见我父母亲,你回去也要乖一点。”
顾期年立刻笑得开心,轻轻应声:“好。”
楚颐轻轻捏了捏顾期年的手指,大步离开了。
而他却未曾料到,到了第二日,京中各种流言已传得沸沸扬扬。
自年前顾期年随行去衡州,顾将军便开始大张旗鼓张罗着顾期年定亲一事,顾期年本就相貌文采皆拔尖,又是顾家唯一的嫡子,不知是多少少女的春闺梦中人,后来得知顾家将与和亲王府结亲,也算是门当户对一对壁人。
却不料顾期年却自始至终抵触此事,更是在醉酒后与唐家小公子唐知衡状似亲密,一同上了国公府的马车,直到第二日才离开。
离开时,还有人亲眼所见唐家小将军一路亲自相送,直到顾期年坐上顾府马车,才恋恋不舍离开。
流言中半点未提及楚颐的名字,即便无人不知他爱养男宠肆意妄为,也皆如同之前的二皇子一样,从不敢将两人放一起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