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温书青谢过鲁伯庸好意,知他身为‘玄武堂’少主,此行必然也不单为吃酒而来,定也要梳拢关系,人脉往来,便不多留他,二人别过。
今日真有些出奇,没想到来时寂寂无人的小径,回去时却接连遇见了熟人。
温书青看着眼前又一个拦住自己的人,不由悄声叹了口气,只是这个人他虽没心应酬,但也不能随便得罪。
只得擡手行礼,“孙掌门。”
眼前这个身材清瘦,留着花白山羊胡的长者,正是昆仑掌门孙海清。温书青与他有过数面之缘,但都是在些大场合上,私下并无交情,也谈不上熟悉。
孙海清手扶佩剑,微微颔首,就算是行过礼了。
这小径狭窄,并不能容二人并肩走过,看孙海清的样子仿佛不准备让开,温书青总不能对他视而不见,只好问道:“孙掌门有何指教?”
孙海清双眼微眯,打量了温书青片刻,才开口道:“指教不敢当,温公子想必贵人事忙,老夫便也开门见山——与你同来那人,与你是何关系?现在何处?”
又是为了顾渊。
温书青知道这孙海清是昆仑正统出身,十数年前在一场惊动武林的大战中立了功,靠此顺利当上了昆仑掌门,据说他在昆仑掌法之上又加颖悟,创出一套‘十绝君子剑’,曾于连山独战群寇,力斩三十六名大盗,绝非徒有虚名之人。
温书青敬他三分,也并非全为他武功高强,更重要的是,此人素日名声甚好,据说是个对门徒约束极严的掌门。
曾有昆仑门人私下里敲诈乡民,仗着背后的门派在乡间作威作福,致使多人死亡。那些被欺压的乡民告上昆仑,孙海清得知,当即动用门规,将那弟子废去武功,断了舌头,又刺瞎双目,而后交给乡民处置。
他这一番处置,绝无偏颇护短之处,传了出去,哪个听了不赞一声‘大中至正’!
对这样的人,当然不能用对待冯秋生的那种戏耍态度。
温书青目光微敛,并未理他无礼的态度,客气又不失礼数地道:“近日寻他的人倒是不少,不知孙掌门是为何事寻他,是否也与我那朋友有旧?"
孙海清面沉似水,盯着温书青,沉声道:“温公子,老夫本可直接去寻他——所以来此先见你,一则是看在你师门的面上,敬你三分,二则因答应了楚堡主,绝不在堡内对那恶徒动手,但老夫今日必定要见到他,你若还是我正道弟子,便少要阻拦,否则——”
温书青道:“否则怎样?”说着面色也沉了下来,心知今日来者不善,当下冷冷一笑,道:“孙掌门好大的威风,须知你这昆仑的掌门,还管不到我无相门弟子的头上!寻人却不说何事,恕某不能相告!”
话落,再不欲和他啰嗦,温书青脚下微动,身影一晃,刹那间就要从孙海清身边越过。
“温书青,老夫虽答应楚堡主不在此处伤那顾渊,却没说不能与你动手!”
就在二人身影相交之际,孙海清错步拧身,拦住温书青去路,左手翻掌击向他右肩,温书青向左一闪,不想孙海清右手已抽出佩剑,白光一闪,正拦在背心,眼看温书青这一退就是自己往那剑刃上撞去。
孙海清也无意真伤他,手上捏着分寸,打算皮里肉外给他放点血,算作告诫便是,没想到这青年身形只是往左虚晃一下,还未触到那剑锋,人便“嗖”地从他眼前消失不见了。
孙海清一惊,忙挽剑花护住四周,同时视线在周遭急扫,寻找温书青的身影,但无论怎么看,就是看不见人在哪里。
楚家堡虽财力雄厚,但毕竟是江湖风气,堡中布置少见人工雕琢之物,像这院外的场地,以空旷之处为多,方便平日堡中武士习武过招。
而今目下一扫,只有路旁两株梧桐,于秋风中飘飘摇摇,树冠枝叶稀疏,连上面几个鸟窝都看得清清楚楚。
明明这路径两旁的草地并无遮掩之物,一览无遗,那小子又能躲去哪里!
他哪里知道,温书青哪也没去,一直就在他身后,他转身,温书青也随他转身,他走动,温书青也随他走动。
孙海清没有脑后生眼,所以自然看不到温书青,而温书青的轻功已称得上登峰造极,这一式是他从‘如影随形’的轻功变化而来,名唤‘如胶似漆’,用他的话说:“这影子尚有出现在人身前的时候,倒不如胶在人背后,怎么都逃不脱,要脱就得撕下一层皮来。”
除了身法够快,还得隐去吐息,否则喘气的功夫便被人发现了。这种轻功当然不好练,且也不适合在人多的时候用,但温书青觉得练好了也颇有趣——不但可以对敌人的肉.体予以打击,还附带极高的精神攻击——对方真仿佛白日见鬼。
但孙海清毕竟是昆仑掌门,毕竟经历过大小战役不下百场,也很快察觉到了不对——他只一人,地上的影子却偶尔显出两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