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08★丧尸末日,108
◎工作报告?!◎
回到桃源,闻竹开始紧锣密鼓地和其他员工做起了接收工作。现在桃园的常住人口已经不可能都住在一个小区,即使文竹可以无限度的扩建,但为了统计和生活中的方便,文竹还是进行了分区。
现在的住宅区已经有了三条街道,共分为六个小区,也不是非常整齐的按照顺序排列,而是根据地形修建,参差高低错落,大概是个丁字形的三条路,主路直通商业区。名字则按照落成顺序排序分别叫桃源1号,桃源2号……
住宅区外面不仅多了各种店铺方便住户生活,甚至也滋生了许多小生意。卖食物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在桃源,这方面的缺口不大。但是做家具,卖废品的生意却很好。从城市废墟里面收来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甚至行军床,钢丝床,只要还能用,洗一洗,修一修,就能卖的出去。价格自然是是比家具店和超市里的便宜。
桃源虽然提供各种以价格来说也非常实惠的全新家具和用具,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置办下来一整套。就算有这个条件的人也未必舍得,经过了末世,也没有什么洁癖一说,只要价格合适的东西能用,就挺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工制作的消耗品,比如大小扫帚,簸箕,甚至草鞋,草帽,草绳,草编的篮子,盘子,还有各种藤编的工具都很有市场。
只是不管是卖废品,卖二手,还是卖手工艺品都有一定的门槛。前者需要一个团队和交通工具,如果规模做不起来,小打小闹的话,完全不值得,没点人手和成本,做不了这个生意。别看比较灰头土脸,赚头是有的。
闻竹当然也会对商人收税,而且因为有系统存在这些人只能使用积分交易,流水很透明,收税也变得很容易。当然如果是大额交易或者值得思考一下避税策略那他们完全可以在桃源外使用晶核或者物资进行交换,但不管怎么样,最终这些晶核和物资都要兑换为积分,在桃源使用,所以最终还是会回到闻竹的手里。而且,越是大额的交易,越需要一个强势的第三方保障双方的安全,除了桃源还能有谁?
于是,大额交易出于安全考虑,哪怕损失点儿税费也是划算的。金额比较小的交易就更不值得跑到桃源外面去避税,没见谁买个煎饼果子得先出城的。
总体说来,虽然收税是一种新兴的行为,但是实行的还算顺利,也没谁提出抗议。以前他们只是单纯的在这里当买家和桃源产生的交集,只是购买各种服务和商品,心里总觉得自己是过客,说不定哪天就会再次离开。
现在这这里则越来越像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虽然没有幻想和天堂那么美好,但却越来越真实,反而更有安全感。
再说,他们难道还能反抗闻竹吗?想和他掰腕子的人挂起来已经快比路灯还多了。因为这些东西实在阻挡视线,而且也有碍观瞻,还得按时清理一下,摘下来挖坑埋掉呢。而且在闻竹把人直接送到丧尸堆之后,他们发现其实还有比挂树上更惨的下场,更加什么想法都不敢有。
人怕人,怕的就是势,闻竹的权势自然够大。
只是最近这段日子,因为要吸收大量的外来人口,原本早就入住了的人,心里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的。他们害怕的是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者新来的人仗着人口多,继续抱团儿,带坏这里的风气,又恢复到以前在基地里那种日子。
但生活品质这方面闻竹早就预料到了,小区附近走两步,就能满足吃喝拉撒等一系列需求。交通也非常便利,公交站台和站牌都已经放了出来,所有人都知道再过一段时间桃源就会运营公交车。
风气和抱团问题,闻竹仍然是用打散排列和提倡新的公序良俗来解决。人之所以需要群体,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在群体之中才能感觉到安全,而且抱团找到一种接纳自己的社会关系,也可以满足初来乍到是一些琐碎但重要的需求。
社会关系用邻居互助,楼长管理解决,一些指点如何生活如何找事儿干怎么能省钱之类,桃源生活指南不仅可以从邻居处获得,系统也早做出了许多易拉宝,各处宣传的投屏都很多,也告诉了他们可以去找穿什么颜色制服的员工求助。
这就算是解决了个差不多,由于信息传递和沟通以及个人性格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但不是不能应付的。
这次的大规模迁徙本身就很有组织性和纪律性。其中也自然浮现了具有基层管理能力和天分的人,他们天然就是做楼长和街道工作者的预备役,安顿下来考过试,就可以通知他们有意愿的话参加专门班提高,考试过了就可以走马上任。
别看现在只是区区的义务管理者,以后说不定又是一条晋升阶梯,铁饭碗,福利好,地位高,又稳定又充实,谁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