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第68章

十月初,祁令瞻与北金使者队伍一同返回北金。

鸿胪寺与礼部派人送行,双方车队绵延出永京城,在城外铺排了二三里地。

将行之际,薛序邻从城中骑马追出,扬着手中玉牌高声喊道:“车队慢行!太后娘娘有旨意!”

他自钱塘往来奔波两趟,前天刚回京,这几日未吃好也未睡好,瞧着形容憔悴,驭马赶来时,仿佛是逃荒的难民。

他气喘吁吁地停在祁令瞻面前,说:“太后娘娘有懿旨,请参知缓行,下马听旨。”

完颜准皱眉看了眼天色,小声抱怨道:“大周的送行礼节已经够繁琐了,有什么要紧事不能早些交代,再磨蹭下去,今天队尾出不了永京城。”

薛序邻向他一揖,说:“最多一刻钟,请贵使稍候。”

祁令瞻下马,与薛序邻走到眺望亭中。薛序邻尚未开口,祁令瞻先问他:“是她让你来劝我折返吗?”

薛序邻摇头,说:“娘娘让我给参知送点东西。”

他从马下背囊里掏出一副手衣递给祁令瞻,说:“这是娘娘吩咐,尚衣局的尚宫亲自赶制的,她针线活好,用了火狐毛做里衬。娘娘说北金比永京冷,送此物来,想叫参知大人多保重身体。”

祁令瞻接过那副柔软的手衣,心中柔软如蜡烛融化。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信封的中部有细微的褶皱,可见被人反复拿捏过,大概纠结了许多次是否要送出去。信封上工整地题着六个字:“吾妹照微亲启。”

他将信递给薛序邻,说:“请帮我将此信转交给太后娘娘。”

薛序邻接过信仔细收好,却没有就此离开的打算,他面上显出几分犹疑的神色,对祁令瞻说:“请大人戴上手衣,需要您现场写几个字。”

“写字?”

随行内侍捧来笔墨纸砚,摊开在亭中石桌上,薛序邻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得四方周整的纸,展开后递给祁令瞻。

祁令瞻接过,见纸首写着三个字:“和离书”。

他心中不解,却先是无缘由地一紧,待飞快将和离书的内容看完,气得眉心紧拧,脸色如寒冰,捏着那张和离书质问薛序邻:“家父已亡故,这是谁同我母亲签的和离书?”

薛序邻说:“我已去钱塘确认过容夫人的心意,此事得她点头,她愿意和离。太后娘娘的意思是,由您为先侯爷代签。”

祁令瞻打死也没想到她会有如此决绝的主意,“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薛序邻同他解释道:“民间一向有这个习俗,做父亲的死后,倘母亲想另嫁,做儿子的可以代父写休书,或者代父遣散姬妾。太后娘娘身份尊贵,她的母亲不能被休弃,只能和离,所以请参知大人代先侯爷签下这一份和离书。”

祁令瞻听罢默然许久,问他:“倘我不愿代签呢?”

薛序邻朝他一揖,“娘娘说,祁家如今为夫不仁,为兄不友,已是貌合神离,实在没有勉力撑持的必要。无论为公为私,今日这份和离书必须签好。娘娘说,倘参知大人不愿意签,她还交代了许多难听的话,不惜与您撕破最后的体面,但她不想让您当着下官的面受辱,所以劝您还是将此和离书签了,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一别两宽。”

真是好一个一别两宽……她倒是宽了,他呢?

紫毫毛笔递到手边,砚台里的墨已经磨好,薛序邻背对着他站在亭边,遥遥眺望着曼延的车队,给祁令瞻留一点思索的空间。

然而再怎么思索,此事也没有周旋的余地。他前天便已带着容夫人落名押印的和离书入京,明熹太后却引而不发,刻意要等今天临行前一刻,让他赶来拦下祁令瞻,使他不能携此书入宫质问,亦或暂时托辞逃开。

秋意肃寒,砚台里的墨微微凝滞。

祁令瞻将那和离书翻来覆去地看,直到北金使者的车队吹起催促的号角声。

号角声中北风更紧,吹动氅衣如游龙。

他最终还是提起笔,蘸了墨,在和离书上写下“祁仲沂”三个字,并画下自己的花押,以证子代父签之意。

从此之后,他不再是她兄长,她也不再是他妹妹。从此之后,永平侯府重归空寂,彻彻底底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轻颤的手指数次欲将那和离书折起,皆狼狈不成,险些被秋风裹着吹出亭外,倒是薛序邻眼疾手快地抓住,检查无误后,对祁令瞻道:“娘娘交代的事已经办妥,时间紧迫,请大人出发吧。”

祁令瞻却问他:“这样的事,她为什么请你来做?”

薛序邻回答道:“许是因为臣恰好能借治水的机会往来于钱塘和永京,所以才承蒙娘娘信任。”

祁令瞻淡声问:“她为何不亲自来?”

“天气冷,而太后娘娘风寒未愈。”

最新小说: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 离婚后,她带着万亿家产杀回来了 凡世断缘 砰砰里 看见弹幕后发现陛下是玩家 全职王夫 俺们村里有妖怪 他是黑暗中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