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徐记小餐馆[美食] >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上)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上)(1 / 2)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上)

徐小溪吃了一根鸭脖,对半掰开的时候,上面的肉都能看到,两个鸭掌,喝了一瓶牛奶,也就饱了,她饭量一直都不太大,当年师傅还跟自己说要多吃点,要把力气练够,不然颠勺没力气,她就去健身,干活,力气可以练出来。

秦时时觉得鸭胗真的好好吃,香有嚼劲,根本停不下来,嘴唇吃的都不用涂口红了,晚上就不能再吃了,不然明天早上会肿,上镜显胖,打了一个饱嗝,摊在椅子上。

“走吧,别摊着,咱们去干活。”徐小溪准备到路边摊位上买上几包种子。

她们这边的街道上会时不时的有人摆摊卖点小东西,都成本不高,也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毕竟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一大盆的鸭货盖上保鲜膜放到厨房的桌子上。

秦时时又戴上帽子,没戴口罩,这里没人会认识她。

徐小溪带着她下楼到卖种子的摊位上选了几包,一袋芫荽种子两块钱,几样蔬菜不到十块钱,种出来的菜能吃一个冬天。

秦时时在后面拿着锄头跟铁锹,这会太阳已经不大了,就是吃的太饱,人有些困顿,明明才睡了俩小时。

她们俩过去的时候,旁边的黄婶正在晾晒衣服,她家的大门开着,能看到里面的情况,孩子在小推车里睡着了,看到徐小溪热情的打招呼。

“小溪,来种菜了啊?”

徐小溪笑着点头,“是呢,地晾的也差不多了。”说着话就直接推开破门进去。

秦时时看着这明显是收拾过,“要把这土给敲碎吗?”

徐小溪拿过来锄头给示范了一下,“大概就是这样。”

昨天用铁锹翻的地土块比较大,今天打碎,然后把种子给撒上,再浇上水,天气预报说明天会回温,如果温度高一些,就暂时不用着急盖地膜了。

秦时时编起来自己的衬衣的袖子,弓着腰干活。

黄婶子把家里弄好,推着小车出来,到隔壁家门口,“这是你妹妹吗?长的也好看,你们家人都长的好看。”

徐小溪正想说什么呢,秦时时就先开口,“婶子眼光好,我们家就数我们俩长的最好看。”

黄婶子看人不仅仅长的好看,干活也挺顺的。

“行,那你们先忙着,我带着孩子去串门。”

秦时时还跟人乐呵呵的挥挥手。

“婶子再见,回头再说话啊。”

黄婶子高兴地应了一声。

两个人埋头干了好一会,把昨天锄好的地分成了几小块,把种子给撒上,其实现在这个时间种有些晚了,但能出来就行。

种子均匀种上,折腾完就已经下午四点了。

老式压井一个人压着,徐小溪在屋里找到一个破桶,勉强把菜园子都给浇好。

两个人忙活的都出了一身汗,这会太阳已经要下山了,拿着工具回家。

徐小溪把给她带的东西都分别打包好,“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中午卤的鸭货,另外两瓶是牛肉酱,咱们去店里,把你的行李箱还有猪蹄给你带走。”

秦时时就这么听着徐小溪的话,她都不舍得走,溪姐给她准备东西的时候就是家人。

“溪姐,我会努力拍戏,等来年给咱们江县捐款,有什么希望小学,我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对江县的感情很深厚。

徐小溪笑着点头,又骑着电动车到店里把东西都准备好,然后送她出去。

何姐也特热情,上午说过话知道她爱吃辣条,从箱子里拿出来两包,就是那种细长条的,颜色比较深,卖的话是一毛钱一根,但吃起来特别好吃。

“你回来一趟不容易,在外面打工要照顾好自己,有啥事就回来家里多看看,辣条路上无聊的时候吃。”

秦时时笑着使劲道谢。

“谢谢何姐,我下回回来也给大家带礼物。”这次回来本来就是临时起意,待的时间也不久。

何姐不在乎的害了一声,“带啥礼物,咱在家里有吃有喝的,快走吧,你的车到了。”

秦时时自己叫的车,直接从这里送到省里的机场。

徐小溪伸手抱抱她。

“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我发微信。”

秦时时点头,“我会的,溪姐有什么难事也告诉我。”

徐小溪把她送到大路上,“到了给我发保平安的短信。”

秦时时关上车门降下车窗挥手,“好。”

徐小溪送走她到店里也忙活自己的活,她牛肉汤熬上,店里又简单打扫一遍,上午的时候秦时时拖了好几遍的地了,就接了一个电话。

“徐老板,我,老宋,你现在忙吗?”

徐小溪嗯了一声,坐在店里。

“不忙呢,宋老板说。”

宋老板先是叹了一声气。

“是这样的,我有个姑姑,要过三年,这眼看着就是后天,但师傅出了车祸,腿摔断了,找了别的厨师手艺都不好,我就想问问你看行不行?”

宋老板小时候兄弟姐妹多,那时候又赶上家里太穷,养不活那么多孩子,他就被爸妈送到姑姑家养着了,姑姑家当时赶上好政策,也是第一波做生意的,家里条件好,所以也就是说虽然是喊姑姑的,但感情跟亲娘差不多,姑姑供他吃穿,还给他娶妻生子,眼看着要享福了,结果突发心脏病就去世了。

原因是当时她俩亲儿子为了分城边的一块宅基地,本来也说的好好的,这块宅地基盖上小楼,总共三层,老大一家住二层,老大一家住三层,她们老两口住在一层。

结果房子盖好装修好,老大两口子拿出来十万块钱,让姑姑签下来协议,把房子全部让出来,让他们都出去住,一家人闹的很大,最后请人还签了断绝关系书,但老二明显不愿意,亲兄弟反目成仇,姑姑气的当场心脏病复发送到医院就晚了。

宋老板当时是表示自己可以给姑姑养老送终的,不需要他们管,但那两兄弟还在争房子。

江县的习俗,老人去世三年的时候要办一场大的,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吊唁,再一起吃顿饭,两兄弟也不来往,有啥事都是让宋老板在中间传话。

这次三年的席所有的花销他全部包完,只是为了尽点孝心。

徐小溪算着是周六,倒也有时间。

“行,我明天下午去你那边看看厨师定的菜单吧。”

宋老板真是万分感谢,他知道人死了再去孝顺啥都晚了,可他还是想这么做,乡下人都要面子,如果三年的席面做的不好,别人也会说的,他不想让姑姑都去世这么久了还被活着的人嚼舌根,只想办的风风光光的,姑姑要强了一辈子,姑父没什么本事,家里都是姑姑一手撑起来的,她敢想敢做,不然也不会在那个年代做生意又能盖三层小楼,因为两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外面的人已经看够了笑话。

“谢谢徐老板啊,我明个等你,那个手续费,你放心,我会给的比原来的师傅要高一千块钱。”

价格谈好才能好办事。

徐小溪是觉得跟宋老板合作的时间久,是当做朋友的,帮朋友忙也没啥,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她没打算要那多给的一千块钱,他给店里提供的肉质量一直都很好,也不短斤少两。

“好,那明天下午三点吧,我就过去。”

宋老板说完才挂了电话。

徐小溪了解故去的老人在江县过三年这个习俗,其实在华国对于丧葬的礼节都有很大的讲究,以七天为一个周期,在老人去世的第一个七是头七,到第五个七天是五七,也是要要求亲朋好友来吊唁的,另外就是有一年二年的说法,去世满一年跟二年都不需要大办,去烧纸吊唁就行,最后就是三年,三年是一个大祭。

席面的话有四百,四百五,跟五百的,宋老板定的是五百的,就是一个桌子上二十二道菜,总共五百,要二十桌,他自己拿的钱,媳妇原先还给他生气,觉得不应该让他都拿完这个钱,后来俩夫妻坐下来谈了好久。

媳妇也理解他了,一万多块钱虽然要赚上俩月,但不就这一次吗?能解开心里的疙瘩也值的。

徐小溪店里收拾好回家六点多,打开门就看到陈耳东咧着嘴笑的特开心站着。

“小姨晚上好。”

徐小溪换上拖鞋,把钥匙随手放在门口的柜子上。

“你也晚上好。”顺手摸了一下他的脑袋,看到坐在客厅沙发上听课的徐池,“我中午卤了鸭货,在厨房的盆子里,你们俩没发现吗?”

徐池摇摇头,他回来就坐下来看名师讲课了,都没去厨房。

徐小溪编起来袖子到厨房里去,陈耳东跟在后面。

“小姨,我要跟你告状,徐池不给我带包子,我说第一个没尝出来味道,他说我撒谎,我真的只是吃太快,味道就给忘记了。”

陈耳东说的是义愤填膺。

徐池在客厅里一个字都不落的听到了,哪有人吃东西没尝出来味道的,不过他也不想说话。

徐小溪把保鲜膜揭掉,洗上一个干净的盘子,把鸭货夹出来一些放到盘子里,饭前可以吃点,不能吃那么多。

陈耳东眼睛盯着卤的鸭货,他没吃过刚刚还没概念这,这会闻到味了,又香又辣的。

“是吗?晚饭小姨给你多热几个,咱们好好尝尝味,不听徐池的。”

徐小溪哄着他。

陈耳东听到这话笑了起来,他其实本来也没生气,就是想告状而已。

“谢谢小姨。”

徐小溪把这盘给他们端到客厅茶几上。

“吃吧,家里没手套,用手拿着啃,吃完洗洗手就行。”

陈耳东听话乖巧的点头,“好,小姨,我最听话了。”说完就拿过来一个小板凳,拿着一个鸭脖啃了起来。

吃鸭货其实肉也没多少,主要是那个味道好吃。

刘奶奶给的实在太多,徐小溪看盆子里还有不少,家里的一次性包装盒也不少,拿出来洗干净一个,里面装上一些,等邱护士下班给她一些,这辣的赵奶奶跟汪爷爷也吃不了。

俩孩子都没吃过,在大城市里有一些鸭货的连锁店,但江县完全没有,可能也是价格比较贵的原因,毕竟在江县的老年人比较多,一是不舍得,二是口味不适合。

陈耳东吃到第一块就辣的要喝水。

徐池是都习惯了,而且这个不算特别辣,吃着也还好,但是真的很香,他吃的鸭翅,肉很劲道,也超级入味,甜辣还带着麻麻的。

最新小说: 盘龙:以下位主神逆伐主宰 玩法 春风不入夜 大美人要过普通人的生活 穿成电竞文里女扮男装的恶女配[穿书] 白月光他过分温柔 徐记小餐馆[美食] 只想和你家长里短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雾海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