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出巡准备
七月中旬,康熙终于下了明旨,定于次月十七日出发,巡幸塞外。直郡王、诚郡王、四贝勒、五贝勒、七贝勒、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随同伴驾,太子留京监国。
四阿哥身在户部,比其他人更早地拿到了出巡的行程。他将行程单子交给了福晋和宋莹,让她二人商量着做好准备。
宋莹看着单子上一长串子的行程计划,感觉头有些大:“这……出巡原来是这样的吗?”
她原先以为的巡幸塞外,就是在蒙古那片找一处山清水秀的集合地点,皇上和各部的蒙古王公们在规定日期到达此处见面聊天,然后亲王们献上“心意”,皇上赏些“恩典”,最后吃吃喝喝,再搞个什么比武大会之类的就完事了呢。
哪里想到,这出巡居然真的是“巡”:几乎每天都在路上走,中途都不怎么停的!
福晋也有些愁:“早些年除了大阿哥,皇上就没带其他的儿子出巡过,我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你看这行程上虽然有驻扎的安排,但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得在马车上度过……之前我准备的那些东西肯定是不够了,还得再添置些。”
福晋叫来寻桃和采梨,几人围着圆桌,头碰头地在物资的单子上添添减减。
宋莹拄着下巴:“我说这宫里的娘娘们怎么都不跟着去呢,原来这巡塞,压根儿就不是出去玩的。”
福晋若有所思地点头:“咱们也是头一回经历这种事,以后便能看出其中不同了——若是皇上没带着太后一起走,那行程必然是不怎么舒坦的。”
宋莹将双手叠在桌子上,头趴了上去。
这个行程安排,与后世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的跟团游简直毫无差别。再加上现在的道路不比后世的平坦好走,交通工具也不比后世的发达便利,可预见的就是,这趟出巡定与舒适二字无缘了。
福晋看着她丧气的样子,劝道:“虽说路途辛苦,但能出去转转也是好的。这个时节的草原,可要比京城里凉快得多了。在那天高地阔的地方溜达一圈,松松精神,总比成天憋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强。”
宋莹振作起精神,抻了一个懒腰:“你说得对!我就是这些年在宫里憋得狠了,人都变懒了不少,很该出去遛一遛!”说完,她单手捧脸,做揽镜自照状:“否则,这般花容月貌的一个美人儿,被圈得暮气沉沉的,岂不是可惜了?”
下人们都捂嘴笑,福晋狠狠白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宋莹托着脸,不解地看向她。
福晋气道:“乌希哈呀!你这个当额娘的自己跑出去玩了,孩子都不管了?”
宋莹双手搭在福晋的胳膊上,讨好地笑道:“这不是还有你在嘛~”
福晋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出发前两天,就把她送过来吧。她姐姐的房间我都改动过,正好可以住。”
正说着,门外小丫头通报,说李庶福晋来了正院,要向福晋请安。
福晋与宋莹不明所以地对视一眼,猜不到李氏此刻过来的意思,只得吩咐小丫头先将李氏请进来。
李氏这胎已有八个月了,肚皮尖尖地向前挺着。她胎相稳固,又补养得当,脸上虽长了一些斑点,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不错。
李氏扶着翠果的手,对着两人抚了鬓,坐到了圆桌边,看着桌上杂乱地摆着各种单子,说道:“福晋可是在给爷准备出巡的东西?”
“是呢,”福晋直截了当地问道:“庶福晋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
李氏不自在地摸了摸耳坠,说道:“我也是为了爷出巡的事来的。”
“哦?”
“不知道随行人员……福晋有什么安排?”
福晋问道:“庶福晋是有什么想法吗?”
李氏舔舔嘴唇,说道:“这次出巡是去蒙古吧。蒙古人善饮酒,爷与他们打交道,少不得会喝多。我手下的一个丫头,名叫香果的,很擅长熬制醒酒汤,这次就让她跟着去伺候爷吧。”
她身后的翠果瞬间白了脸,连忙将头低下。
宋莹端茶垂眸。
以李氏的性格和脑子,是绝对想不到这个推丫头邀宠、固宠的法子来的。看来丰嬷嬷临走之前,交待了李氏不少事呀——果然自己把丰嬷嬷弄走的想法是对的。
另一边,福晋听完李氏的话,说道:“你正怀着孕,丰嬷嬷……又不在,香果跟了你好多年了吧,熟悉你身边的事务,让她留下来照顾你才是正经。”
“我也不缺她这一个人,”李氏冷嘲道:“福晋不是还特意让内务府,提前把稳婆和奶保安排进锦瑟居了嘛,我院里的下人,现在可是多得用不完。”
福晋轻轻皱眉:“你在云梦斋的时候,不是天天念叨人不够用吗?如今我给你补上了,你竟还嫌弃起来了?”
不等李氏回答,福晋继续说道:“怀孕切忌多思,爷身边的事,你不必操心太多,关注自己为要。侧福晋这次也会跟着爷一起去,伺候爷的人是尽够的。再者说,你都去不了,让你的丫头去,像什么话?”
李氏呛声道:“当年爷去巡黄河,我也没跟着,福晋怎么就让翠果去了呢?”
这不是胡搅蛮缠吗!这两次能一样吗?!
宋莹见福晋被李氏堵住,轻声开口道:“庶福晋,上次爷去巡黄河,是为了完成皇上指派的公务,并非如此次一般伴驾随行,自然得轻车简从。那时候阿哥所里的宫女不多,只能从咱们身边挑几个跟着爷出去,是为了让她们帮着做些太监们不趁手的事。若不是我当时身边离不得人……天青也会跟着去的。”
李氏看着宋莹“颠倒黑白”的样子就来气,她直接冲着福晋说道:“我身子不便,福晋便当香果是去替我伺候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