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揭晓
皇上离开圆明园,耳边还萦绕着皇后的话。
正如皇后没有明说,但话语中却表露出来的意思一样,他最开始得知熹妃杀了皇贵妃时,第一反应确实是保下熹妃。
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重熹妃,而是他也很清楚弘历这孩子愚孝的本性。
于皇上的立场看来,只要能令爱新觉罗家的江山永继,那么留熹妃一条命,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无论是从皇位承继、还是个人情感来说,他都无法承受因为杀了熹妃,而与弘历父子决裂的结局。
所以这件事,就像以前一样,一直保持着谁也不知、谁也不晓的状态是最好的。
然而,皇后的最后一句话提醒了他。
那个敢于酝酿数年杀死皇贵妃的熹妃,在成为圣母皇太后、掌握了“权柄”之后,真的能控制得住自己对权力的欲望,不会去干涉朝政吗?
那个一向对长辈百依百顺的弘历,会出于保卫皇权、稳定朝堂的考虑,去反抗生他的额娘吗?
皇上坐在御辇上,深深叹了口气。
杀不得,却又留不得,熹妃竟成了一个刺猬,让他无从下手。
他用手支着额头,问道:“陈福可还在?”
苏培盛凑到御辇旁:“回皇上,他就跟在御辇后头呢!奴才将他叫过来?”
皇上“嗯”了一声。
陈福小跑着与御辇并排:“皇上,您叫奴才?”
“朕记得,熹妃身边有两个一直跟着她的奴才?”
“回皇上的话,是的。一个太监名叫小连子,还有一个宫女,是熹妃从钮祜禄家带出来的,名叫杏花。”
“嗯,”皇上吩咐道:“只靠熹妃一人是办不成事的,必有奴才替她跑腿。你找个由头,将这两人拿了,送到慎刑司审问。别惊动熹妃。”
有了切实的证据,他也才好处置熹妃,日后也好对弘历有个交代。
陈福心里却暗暗叫苦。这哪有既不惊动熹妃、却又能拿下她贴身奴才的法子呢?
但他现在是“戴罪之身”,哪敢提出异议,便赶紧低头称是。
送皇上离了圆明园,陈福停在大门口,原地转了好几圈,一咬牙一跺脚,跑回了皇后的住处。
在畅春园住得好好的熹妃和裕嫔,就得到了皇后的命令,让她二人去皇后床前侍疾。
第二天,
第三天,熹妃和裕嫔二人如何作想无人得知,而原本就打算去给皇后侍疾的宋莹,在得到寻桃传话,说皇后让她好好在萼辉园歇着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她想不顾嘱托去看皇后,但又担心她一去,再破坏了皇后的什么计划。
于是宋莹就只能满心焦虑地待在萼辉园,让喜乐安排人去皇后的住处打探情况。
喜乐知晓宋莹的担忧,便准备亲自去盯梢。他来到皇后住处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找到一颗还算隐蔽的大树,叼了根狗尾巴草,靠在树上,俯瞰皇后居住的院子。
刚开始一切都还正常,宫女们端着各色物件,悄无声息地在院子里往来穿梭。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正房的门帘被掀开,熹妃和裕嫔的贴身宫女都走了出来。
瞅着她二人的路线,原本应是打算去茶房,却在半路被采梨拦住。
采梨说了些什么,裕嫔的宫女蹲了个福,继续往茶房走去,熹妃的宫女杏花却被采梨引着往院外走。
两人出了大门,刚转过弯,两个太监一拥而上,将杏花堵嘴捆住,擡起就走。
喜乐猛得直起腰。
皇后难不成是打算对付熹妃了?可是绑了她的宫女有什么用?
喜乐心里直犯嘀咕,见采梨已经回转,连忙跑回萼辉园给宋莹传信。
宋莹得知杏花被“绑架”,眯着眼睛想了想,吩咐喜乐道:“你去查查,熹妃身边那个叫小连子的太监,今天有没有跟着一起进园子?如果进了,他人现在在哪里?还有便是,问问陈福的干儿子,陈福现在何处?”
喜乐叫了几个小子分头行动,没一会儿就得到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