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崩
皇后终究还是没能挺过这个月。
在得知皇上对宋莹、钮祜禄氏以及几个儿子的安排后,没过三日,她就在圆明园含笑闭眼。
皇上命人将皇后的灵柩挪至畅春园,并让在京诸王、文武百官、公主、内外命妇齐集畅春园为皇后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而让众人颇为疑惑的是,那个一向与皇后交好,刚刚晋升从而得以跪在队列最前端的淑贵妃,在为皇后守灵时虽面露悲色,却滴泪未流。
不仅如此,之前最被众朝臣看好的四阿哥的生母熹妃,竟从始至终都没出现在皇后的丧礼上。有人悄悄打听,只得到了“熹妃给皇后侍疾劳累,病重不起”的消息。
前朝、后宫的形势一向是彼此映射,从一面就能推测出另一面来。但这次,众人被皇上擡贵妃压熹妃、擡四阿哥压六阿哥的一通操作彻底弄懵了。
要不怎么说君心难测呢!现在愣是谁也猜不透,四阿哥和六阿哥之间,皇上到底属意谁做太子。
而在皇后丧礼之后,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况出现了。
——那位一向低调地仿佛在圆明园隐居的淑贵妃,居然开始“张扬”起来了。
颁金节热闹的气氛还没过,淑贵妃就向皇上请示,说想去景山看枫叶。皇上政务繁忙,不能陪她一起去,她居然就自个儿领着和敏公主跑景山去了!
去了不说,甚至还在景山住了半个多月!
等十月底是皇上的万寿节一结束,淑贵妃还没将圆明园住热乎呢,就又打包了行礼,跑去潭拓寺参禅了!
瞅那出行队伍的架势,竟像是要直接住到过年!
这这这,哪有女眷不在家守着丈夫,自个儿在外面撒欢的?!
皇上可还“在”呢!淑贵妃你还没当上皇太后呢!
弹劾的折子在皇上的案桌上叠了两大摞,皇上却看也不看,直接让苏培盛找箱子锁起来。
“等日后将皇后梓宫送往泰陵时,将这些弹劾滢滢的折子都当做随葬品一并送进陵寝,也好让皇后知道,滢滢过得有多快活。”
苏培盛亲自将奏折整整齐齐地码在箱子里,看着小太监们将箱子锁好擡了下去。
他想了想,又跟了上去,吩咐自己的徒弟再去找几个一模一样的箱子来:“这一个箱子怕是不够放,你提前多备几个。回头一水儿一样的箱子跟着大行皇后的梓宫进泰陵,瞅着也气派不是?”
另一边,陈福自打接了皇上的密旨,心便一直提着:这密旨能有一道,就可能有第二道。
他手上密旨的内容是处决掉张保,焉知皇上没有另下一道密旨,让持密旨的人处决自己呢?
所以,于陈福而言,虽然淑妃安然度过劫难、荣获高升,眼见着前途越来越明亮,他却没办法再靠过去了。
除非他现在立马放弃当粘杆处的统领,否则这辈子就只能有“皇上”这一个主子了。
陈福暂时还没享受够权力带来的快乐,因此便打消了原本投靠淑贵妃的想法。
虽如此,但他也不想真就与淑贵妃完全断了联系。
于是,前脚朝臣们弹劾淑贵妃的折子刚送上御案,后脚这消息就传到了宋莹耳边。
宋莹早在做出“要替皇后恣意享受生活”的决定时,便已预料到了会有人对她的作法提出异议。
但她如今已活过大半辈子,三个孩子是封爵的封爵、成家的成家,母家也擡了旗,她心中再没什么可顾虑的,自然是想怎么折腾就敢怎么折腾。
朱砂有些担忧:“这朝臣们弹劾的次数多了,皇上若是听信了可怎么好?”
苏梅却满不在乎:“姐姐又想差了不是?咱们主子出来玩,哪次不是先跟皇上报备的?若皇上不想让主子出门,直接拒了主子就是,何必绕个大圈子,让前朝的大人指着咱们娘娘骂呢?”
朱砂还是紧皱着眉头。
寻桃擡手点了点她的眉心说道:“苏梅说得对,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吧。你当那些大臣看不出来皇上在故意纵容娘娘?他们不过是依着‘本分’,递个折子走走形式罢了。这一封折子不递,不就显得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了嘛!”
朱砂松了口气:“那就是说,过段时间,他们应当就不会递折子了是吧?”
寻桃摇摇头:“只要娘娘不依着规矩守在宫里,他们的折子就不会停。”
若绿满脸不解:“这又是为什么呢?”
宋莹从头上拔出一根银簪:“他们就是干这个的,不借着折子在皇上跟前刷脸,皇上哪里还会记得他们呢。”
她将簪子递给寻桃,问道:“采梨那边都安排好了?”
寻桃点头:“皇上念她忠心为主,特赏了一口柏木棺材,就放在先皇后梓宫的隔壁,等着一同送进皇陵。”
宋莹叹了口气:“皇后崩逝,众人心里悲痛,没看住她,竟叫她自个儿投了缳。”
寻桃垂下眼眸:“她是担心先皇后一人在
宋莹挑起眉:“先皇后可从来没想过要让你们殉葬,她只希望咱们都过得好!采梨脑子是一根筋,想不开,你万万不可学她!”
寻桃牵起嘴角笑了笑:“娘娘放心,奴才都晓得的。先皇后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和几个孩子,奴才得好好活着,帮先皇后看着你们才行。”
宋莹想起皇后咽气前的吩咐,心里顿时又酸又软。她故意撅起嘴,做小女儿状:“哪里就需要看着了呢,我又不会不听话……再说了,你便是要看着我,又何必非得跟在我身边做个嬷嬷?你好歹也伺候过皇上一场,我去找皇上,让他给你封个常在不好吗?”
寻桃摇摇头,不再说话。
宋莹见劝解不成,也不再逼她,只让几人帮她解了头发,赶紧上床睡觉。
明天她要出发去往小汤山泡温泉,距离春节还有不到半个月,她可得抓紧时间了。
——
就这样,宋莹在京城及附近地带,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吃吃玩玩,悠闲自在地过了几年舒坦日子。
直至雍正十三年中秋节后的某一日,她正带着爱兰珠和乌希哈在香山摘桂花,突然得到陈福的传信:皇上病重不治,召贵妃回圆明园。
宋莹立刻带着两个女儿回京。及至圆明园,只见禁军已将园子团团围住,除了宋莹的车架,其余人都被留在园外,不得进入。
宋莹将头探出马车,让爱兰珠和乌希哈不必过于担忧,在园外守着,或许一会儿皇上会想要见见两个女儿。
她的车架进了圆明园,一路来到牡丹台的后门。刚走下车,就见陈福的干儿子,名唤小季子的太监迎了上来。
小季子走到宋莹右前方,转了个身,弯下腰,将左臂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