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充足天很蓝有白云飘飘,住在这里已经有两天了,楼下的阿姨和叔叔人很好,我想之后的日子应该能够过得不错】
拿着小本子和笔,纪小花坐在阳台上写完了今天的日记,她站起来靠在栏杆上眼微眯感受着微风和阳光,看着远处那显眼且特别的大树,还有围着树或飞或停的白鹭,脸上绽放的是极为放松写意的笑。
“小花呀,我泡了茶你要不要下来尝尝。”楼下院子里,秦叔拿了小桌泡好了茶,站着那儿擡头招手叫她。
纪小花点点头应了一声好,将日记本放到了抽屉里,她略整了整衣服来到院子,与秦叔一块儿在院子里坐下,虽然只来了一天,但她和秦叔夫妻相处得很不错,就如房东徐大姐说的这对夫妻都是好人,相比较其实是秦姨更热心些,秦叔是一个爱看书的人,就是那种老派的知识分子,他今年六十八岁,因为看书生生把自己的眼睛给看成了半瞎,带着一副镜片厚重螺文一圈圈的眼镜,头发乱乱让人有种不修边幅的感觉,他看过很多书自然也就带了一股子傲气,昨天一起吃饭时闲聊了几句,虽话说得不多却也能从只字片语中听出他对妻子的微微嫌弃,多是嫌弃秦姨书读得不多,他说什么她都听不懂。
秦姨却是个好脾气的,由着丈夫说只在那儿笑呵呵的,后来才晓得,十年前秦叔发现得了癌症,又有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病在身,那会儿说是活不过三年的,她们是听人说这里空气环境好比较养人,于是和几个病友一块儿搬到这里,果然搬过来住后身体恶化的速度立时减慢了下来,这里的环境治不好病,却也稳住了他们的病情,只是,都市里来的人总是难以耐住农村的寂寞,熬不住的病友们陆陆续续的回去了,有的回去后不久又复发走了,有的每年会挑几个月过来住,只有他们长期在这里一直没回上海,当然,其中也有秦叔回上海就会脚肿不舒服的原因。
坐下后秦叔给小花倒了一杯茶:“你尝尝这是黄山的毛峰嫩尖两芽一枪。”
纪小花拿起了玻璃茶杯,看着杯子里新泡的茶叶,嫩绿的颜色在水中竖立,很是好看。
“你尝尝看。”秦叔笑说。
纪小花拿起杯子吹了吹浅浅喝了一口,她不是太懂茶只觉得这茶口感不错,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挺好喝的。”
“就挺好喝的?”秦叔显是对她的评价有些不满,他是个说话直接的人:“你们这些年轻人呀,对茶实在是不懂得很,这茶有各种各样的喝法,”说到此处他推了推眼镜:“现在就有小年青不懂装懂,拿喝乌龙的茶具来喝绿茶,啧啧都是牛嚼牡丹。”说完他拿起自己的那杯,先闻了闻再轻轻一吹,那热气往上立时将镜片蒙上了雾气,也不理会喝了一口,不急着咽而是含了一下这才饮尽,他满意点头:“这茶的回甘不错。”
纪小花坐在边上将他动作看了个整套,心里暗暗便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边上秦姨过来摘了菜,恰听到几句笑啐道:“小花,你不用理他,他就爱卖弄,茶到最后还不都是那样。”
秦叔一听这话就连连摇头:“你不懂不要瞎说。”讲完又叹一句:“也不知道小暖什么时候回来。”
纪小花听他提及小暖以为是他家女儿。
“小花,你别理他他就是太闲了要找人说话,一会儿我做饭,你今天想吃点什么?”秦姨全然不理会丈夫的白眼,自顾自到院子里开出的地摘菜。
纪小花忙拿了杯子又喝了一口水:“秦叔这茶我一会再陪你喝,我先去帮秦姨摘菜做饭。”这里的厨房在一楼共用,她又是初到此地一切还都没有准备,是以两夫妻提议饭一块儿吃,毕竟是白吃了人家的,她哪里好意思把自己当个客人由着他们忙碌,挽了袖就要过去帮忙。
“不用,你只要告诉我,你喜欢吃什么就行了。你陪着你秦叔喝茶说话吧,他就想找人说说话呢。”秦姨之前虽然没少怼丈夫,这会儿却又帮他说话。
这一句又让纪小花犹豫了,想了一下才道:“那我一会儿帮您炒菜。”
“行。”秦姨回头看了眼丈夫便继续忙了起来。
秦叔喝了一口茶摇摇头有些赌气的不说话,可等半天不见纪小花出声,又不得不先开了口,絮絮叨叨又说起了其它来。
午饭三菜一汤,一条清蒸鱼,两个炒时蔬,加一碗蕃茄蛋汤,简简单单倒也还算是丰盛。
秦叔夹了一筷子鱼送到嘴里,细品了品点点头:“今天的鱼不错。”
“今天的菜多是小花做的呢。”秦姨笑呵呵的:“看不出来她竟是个很会做饭的,现在手艺这么好的小姑娘不多了。”做饭时纪小花抢着来炒,她初时还有些不放心,后来见她手法老练,知她不好意思闲着这才成全让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