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抢民女
在采薇从镇上到县城一个来回,用百年何首乌赚够重开医馆的钱时,赵怀生还在赶路。
他从家中出发,走路走了半个月,渴了到处找河里的水喝,然后用水壶打水储备,饿了就吃带着的干粮。
运气好遇到乡镇村落,还有个借宿场所,运气不好就架个火堆窝树下歇一夜。
没过几天,赵怀生的脸变得又干又黄,再也不是小白脸了。
以前他在家从未做重活,也不怎么出门,此时才知道光赶路就那么辛苦了,何况是顶着大太阳下地。
一时之间,对父母妻子的愧疚感涌上心头,赵怀生立志要考上功名,回报他们。
这一日夜晚,他正好走到一处破庙里,犹犹豫豫地不敢进去。
俗话说一人不住庙,他担心庙里有什么乞丐山匪,谋财害命那种。
但今天的夜空看起来阴沉沉的,只怕要下雨。
他倒是不惧雨淋,可背着的圣贤书不能被淋坏。
踌躇再三,赵怀生还是走了进去,选了个阴暗的旮沓地,放下书篓都不敢用力,只发出很小的声音。
他缩在角落,不敢点灯,只盼望着哪怕有小偷乞丐也发现不了他,他只盼平安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就走。
果不其然,很快外面下起了雨。电闪雷鸣,狂风呼啸。赵怀生拼命催眠自己,还是吓得浑身颤抖。
在类似于倩女幽魂的气氛下,耳边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这位书生。”
赵怀生大叫起来,差点吓晕过去。
另一角落走来一个拿着龟甲的老者,自顾自坐在赵怀生旁边,“书生别怕,老朽也不过是和你一样的赶路人,在此借宿一晚罢了。”
这种情况下,赵怀生什么都不敢信。但见那老者佝偻着腰,似是十分虚弱的模样,而他是个正当壮年的男子……这么想想,赵怀生坐直了身子,勉强掩饰住了恐惧。
他低声道:“这个破庙这么大,你我各睡各的不就行了?何必非要作伴……”
突然出声,也不知要吓死谁。
老者听此也不恼,笑眯眯看着他道:“可老朽就是喜欢找伴儿呀。”
“不逗你了,”老者突然伸手敲了一下他的眉心,不无惋惜道:“老朽非要走过来,是看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
赵怀生:“……”
这才是逗他的吧?
荒郊野外,突然出现一个人,见面就说你有血光之灾,任谁听了都觉得是在诅咒。
赵怀生心里也无语至极,但还保持着表面的礼数,“算了,看您衣衫褴褛,想来生活也不容易。”
他从包袱里拿出干粮分给老人,“吃吧,不够我还有。”
“这位先生倒是心善之人,”老者也不推辞,拿过饼子啃了起来,“不过我真的会看相,老夫还会卜卦。要不要给你算一卦?免费的,不要钱。”
说着,他自顾自从怀里拿出龟甲,问赵怀生的生辰八字。
赵怀生不计较他言语冒犯的事,反正外面打雷下雨也睡不着,就当给老人家解闷了。
却不想算过之后,老者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赵怀生生怕他吐不出好话,连忙从行李中拿出几个铜板给他,请他至少看在钱的份儿上,不要危言耸听。
“不是,这不是钱的问题,”老者无奈了,“你明早定要早点走,天一亮就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方说得煞有其事,赵怀生一下子就愣住了。
“还有啊,卦象显示,书生你家中恐怕也快大祸临头,你若执意要走,不尽快赶回去,恐怕会家破人亡啊。”
赵怀生咻地站起。
“不是说天机不可泄露吗?这预言的剧情也太生硬了吧?”
葭葭看着面板忍不住吐槽,里面赵怀生已经忍无可忍怼老者了,任谁被这么说都会生气。
系统反驳道:【难道你铺垫开挂剧情的时候不也这样?我只是如法炮制。】
葭葭:“……”
好吧,这一段原文剧情是没有的,根本没人提醒赵怀生。
是葭葭不忍心看赵怀生一无所知的模样,用积分跟系统换的预言挂,结果系统居然把她用的套路原样复制过去了!
她也说不清楚想看到什么效果,单纯希望阻止悲剧发生。
次日,赵怀生虽然不信,但是已经被说怕了,天不亮就迫不及待跑出了破庙,生怕多待一秒。
正因如此,被豪绅买通的劫匪过来的时候,破庙已经空无一人。
原剧情里赵怀生是被追杀了的,还被打晕了不省人事。当时他撞到了后脑,血流一地,盗匪以为他活不成了,当即抢走他的所有东西,跟大老爷复命。
后面他侥幸被人救了,坚持去参加会试,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次赵怀生早就没影了,结果庙中还是搜出了他从包袱里掉落的一双鞋,采薇做的。
葭葭看到这里使劲拍了拍脑门,看来作者设定的故事走向无法更改啊!
只能从别的方向努力了。
采薇这几天回来,到家里把挖到草药卖得大价钱的事情跟公婆交代了一遍,全家喜气洋洋。
她说她想重开医馆,赵家父母面色纠结了一下,心里有点舍不得那么多钱。但这钱是采薇挣回来的,哪怕是运气好也是采薇的运气,他们两老口又没帮上一点忙。
所以二老倒也不反对,只是对采薇道:“可你丈夫怀生还没回来,也不知咱们一家今后会到哪儿,现在就盘店的话,恐怕将来会麻烦。”
两老口没有那种必须落叶归根的观念,若是他儿光宗耀祖,考上功名,将来他们是想和儿子一起迁走的。
采薇想也是,重开医馆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促成的,还是等怀生回来一起商量吧。
于是他们把银两藏在自家地窖储藏粮食的口袋里,保管得十分严密。
发财这种事情就是要闷声,全家都是管的住嘴的人,表面还和以前一样,不过出门后赵家父母还是掩盖不住面上的喜色。
谁知就算是系统给开挂,也逃不开福祸相依的铁律。
一天清晨,赵家村的小路上突然出现行装整齐的一队人,擡着几个大箱子,敲锣打鼓来,排场很足。
村里的人都去凑热闹了,传到采薇耳边,她的心里顿时升起不详的预感。
领着那一队人的,是一个穿着红衣服,点着痣的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