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火候已到,便来到两军阵前,亲自劝说羊侃投降,几番对答下来,却无奈发现,羊侃并无屈膝之意。
你放弃了徒劳的劝降,心头却冒出一个念想,想细细看看羊侃,这与自己一样,来自同一个年代,同样寂寞半生的孤独豪杰的模样。
你请求羊侃,脱去甲胄,容你远远一观。
羊侃心怀坦荡,也不怕你有暗箭,真的就脱去甲胄,露出风霜中坚毅的容颜。
你却自惭形秽,不敢向他露出,你那落满灰尘的老脸。
既然是豪杰相争,那就不必矫情,只需一往无前!
你扔了那些无用的器械,下令士兵,强攻台城!
羊侃振奋精神,施展平生韬略,力保台城。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可以从寿阳飞抵台城。
快到一个月的时间,你却不能走进台城。
你只有八千人马,此番过江,最多掀起一场速战速决的政变,无力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然而,羊侃在球门线上的突然出现,扑出了你的必进球,让你不得不开始,准备一场持久的战争。
可是,你能如何准备?
你走之后,寿阳随即被南朝军队收回,你已经没有退路,也没有了后续的兵源粮草,前方又有台城之下的迅速消耗。
你似乎,即将被羊侃的策略套牢。
望着建康城里,观战的人潮,你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不如,发动建康城里的吃瓜群众,一起搞!
你叫来谋士王伟,替你写了一篇檄文,贴在建康城里,人最多的地方。
王伟的檄文,笔力凶狠,把南梁君臣的遮羞布,扯了个精光。
檄文有言:梁自近岁以来,权幸用事,割剥齐民,以供嗜欲。
如曰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姜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不夺百姓,从何得之?
仆所以趋赴阙庭,只诛权佞,非倾社稷!
你们梁朝这些年,奸臣当道,鱼肉百姓。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们自己看看,你们建康城里的这些个娱乐会所,这些个高级别墅,这些个寺庙佛塔,那些官员家中妻妾过百,奴仆上千。他们不耕田不织布,不从民间巧取豪夺,这些肮脏的财富,从哪里来?
我这次来建康,就是要来杀了这些奸臣贪官,不是为了争皇位来的!
除了最后一句,纯属胡扯,前面的话,你句句在理。
你很懂得发动群众,利用民心。
你从北方,带来的兵将,源于北魏六镇起义的乱兵,又裹挟了许多中原饥民。
你一直与他们同甘共苦,你的战利品,自己从来不留,都交给他们平分,所以,他们才认定你是好人,天南地北,把你紧跟。
你擅长发掘与驾驭,底层民众之力。
来自底层的冲天之怒,在肢解北朝之后,又跟着你一起,来拷打南朝。
这,还不值得统治者深思?
从你以后,南北东西,各路皇帝权臣军阀大吏,不敢再只沉迷于纸牌屋里的阴谋诡计与争权夺利。
体察民情,为民纾困,在你之后,重新成为,一个合格统治者的必答题。
这不是民本思想,这只是帝王常识。
你,不算什么好人,但却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件好事。
你的檄文,为你赢得了建康百姓的支持。
你又正式拥立萧正德,做了皇帝,做足了清君侧,除奸臣的好戏。
然而,不论是赢取民心,还是拥立皇帝,都无法立即转化为,你眼下急需的战斗力,台城之上,羊侃依然还是那头悬崖边上的岩羊,殊死相抗。
你似乎还是过不了,眼下这燃眉之急。
攻击台城,已经一月有余,你手上的精锐力量,已经没有多少剩余……
这时候,起先被萧衍派去寿阳擒你的萧纶,带着扑了空的几万大军,慢吞吞地回来了,已经和其他地方前来救援建康的军队,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汇合,准备又要来擒你。
好啊,你终于可以暂时摆脱令你抓狂的城墙攻坚,跑去野外的小山,来一场畅快的野战!
你留人盯好台城内的羊侃,自己率兵五千,出建康北门,与萧纶大军,相遇于钟山。
萧纶,萧衍的第六子,他慢吞吞地来,就是想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替他杀了他爹那个老不死。
可惜这么长时间,你就是杀他爹不死。
萧纶见此,怅然若失……
钟山烟云苍茫,不好施展骑兵特长,你便一个诈败,退至玄武湖畔躲藏。
萧纶莽撞追来,被你无情虐菜。
萧纶落荒而逃,余部被你收编。
你带着收编的俘虏兵数万,回到台城,又来见羊侃。
中年人的崩溃,从不因为命运的出神入化,只会因为压力的层层加码。
得知你补充的新生力量,竟然来自他期盼多时的援军时,羊侃那如山的意志,终于崩塌。
照这个打法,你侯景可以不断从各路援军身上搜刮,这样下去,哪怕熬干台城之内,每个人的血泪,依然免不了,最后的彻底崩塌。
你渡江之后,尚未攻城的那几天,羊侃就多次提醒萧衍,开始在台城之中累积战备物资,萧衍交给朱异去办。
搜刮财物,本来就是朱异的特长,台城之战刚开始时,朱异的工作看上去完成得不错,台城守军有吃有喝。
时间长了,问题付出水面。
以朱异对物资的理解,他搬进台城的大多数,只是他看重的粮米和钱财。台城之内,堆积着粮米四十万斛,钱帛五十万亿。
其他事物,他并不看重,只有一小部分。
这些他并不看重的其他事物,是肉食、蔬菜、盐巴、锅灶、以及生火做饭的木柴。
这些被朱异轻视的事物耗尽之后,他才发觉,生米和钱财,不能吃!
台城守军,就只能开始守着堆积如山的钱粮,饿得两眼无光的荒唐。
羊侃前往质问朱异。
朱异却反问,他的次子,是否也想出城去?
羊侃气得浑身无力,背过身去,向隅而泣……
三天后,你在城外,听闻羊侃的死讯,台城方面给出的正式说法,是病逝。
但你怀疑,羊侃,怕是被朱异害死。
亦或,在绝望中,自杀。
那一夜,你做了个梦,梦见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分裂北魏江山,东西对峙的,不是宇文泰和高欢,而是你,和羊侃。
你觉得,你们,值得那样的人生。
你以为旷日持久的台城攻防,终于可以就此收尾。不料,羊侃余部,依然坚持着他的防御策略,继续与你苦苦周旋。
你终于抵不住心头的难堪,扯下了爱民如子的假面,与建康城内士农工商,以凶狠毒辣的真面目相见。
你开始在建康城里抓壮丁,进而劫掠百姓,最终残害生灵。
施暴,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
无数次施暴之后,你终于把锦绣江南,烟花之地,化做人间地狱,神鬼哭泣。
即便如此,台城依然屹立。
南朝各路援军,萧衍众位皇子,向着建康云涌而来,虽然除一二之外,无人敢于,也无人愿意,上前与你一战,只在长江边上,猥琐试探。
但毕竟人多势众,如此对峙下去,总能把你压崩。
想来拖着,不是办法,于是你果断决定,与萧衍讲和。
反正是活够了的萧衍,把定夺生死的责任,丢给太子萧纲。
太子萧纲,本是个矫情文人,平日里,本爱写些《春宵》、《冬晓》、《艳歌曲》、《楚妃叹》、《秋闺夜思》、《美人晨妆》、《春夜看妓》《咏内人昼眠》之类题目的香艳诗文。
围城的两个多月,他却身着戎装,抖擞精神地日日在台城之上作战,对他而言,已是相当不容易了。
听闻你愿意讲和,萧衍让他来做决定,萧纲一下子就松了劲,同意了你这明显心怀鬼胎的提议。
其实,你也理解,他那想要干脆一了百了,来个痛快的绝望心情。
前往建康各地征粮的王伟回来了,为你带回大量兵粮,你立马又停止了议和,再次开始攻打台城。
出尔反尔的你,把老菩萨萧衍,都气得青筋暴起,他登上太极殿,亲自鼓励台城士卒,一定要把你侯景灭族!
可是,刚刚听闻双方议和,看到一丝活着走出台城的希望,却又被无情浇灭的台城士卒,一起一落的心绪动荡之下,再也提不起精神,再也拿不动刀枪。
再次紧急集合的台城守军,已经不足四千人。
而你现在,手下却有足足十万人。
这一次,你终于捏碎了台城。
台城告破,萧衍长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这江山,我自己打下来,我又自己丢掉,没有遗憾。
他当然无恨咯,可是这场乱局中,死难的军民,又是做错了什么,得此报应?作为一个君主,老年萧衍,已在迷乱之中,丧失了起码的责任感。
你提剑入宫,面见萧衍。初时,萧衍的道骨仙风,还唬得你,紧张口吃,随着谈话深入,触及现实层面时,你的气势,逐渐得以扭转。
萧衍问你:“刚刚过江时,你有多少人?”
你回答:“千人。”
萧衍又问:“围台城时,多少人?”
你说:“十万。”
萧衍最后问:“现在呢?”
你傲然:“率土之滨,莫非我有!”
道貌岸然的萧衍,终于泄气,他知道,所有人,都抛弃他了。
的确如此,你以萧衍的名义,发出诏令,说事情已经了结,令城外南梁诸路援军,各自撤去。
这也太假了,谁看不出来呢?
可诸路援军,十万多人,其中不乏萧衍亲儿亲侄,却无一人拆穿,都心照不宣地遵旨走了,留下八十六岁高龄的老皇帝,任你折腾。
老不死的人,只要不死,就毫无价值,只要一死,又价值连城。
他们等着你,杀了萧衍,才好以讨伐弑君者的名义,过来抢夺建康城。
你也并不想背上弑君的恶名,于是把萧衍囚禁在宫中,断绝粮草供应,任其自生自灭。
考虑到等萧衍死了,自己就要搬进宫里住。
所以,你没有劫掠皇宫。
所以,梁武帝萧衍,倾尽一生之力,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民脂民膏,都还在他身边,陪着他。
金床玉枕象牙席,银灯锦袍珍珠被,一样都没少。
只是,没有一样,能吃,能管饱。
公元549年五月初二,萧衍口渴至极,想喝点水,侍从说没了。
萧衍听闻,发出“呵,呵”两声后,终于油尽灯枯,溘然长逝。
这呵,呵,是笑,还是叹?是悲,还是悔?是悟,是怒?亦或这一切,兼而有之?
萧衍死了,你立太子萧纲为帝。
萧正德?你告诉他,他的皇帝体验卡,就此到期。
然后,你把他,杀了。
然后,你听说,你的死敌高澄,也死了。
你的天空,好像一瞬间,就彻底换了一种颜色。
你想着,是不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现在终于轮到你,登上历史舞台,在聚光灯下,引吭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