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焚山河 > 第49章 四十九 宇文泰7奋发的你 岐山凤鸣

第49章 四十九 宇文泰7奋发的你 岐山凤鸣(2 / 2)

如今各方群雄,无不自命,真龙天子。实际上,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民众,才是真正的龙。谁能安抚这伤痕累累的龙,就会获得龙的力量,就会成为,地表最强。

目前看来,这件事,高氏父子,做的最好,他们从一开始,就把流民纳入军队,然后以整个关东大地的富饶,来将其供养。

而我们,有机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我们西魏人口少,他们东魏人口多,但是我们东西两魏的国土面积,却是差不多。所以,我们手里,可以自由支配的土地资源,比他们多。

我们西魏,鲜卑人数少,汉人多,官员人数少,百姓多,贵族人数少,平民多。总的来说,也就是消费者少,生产者多。

而他们东魏,鲜卑人多,官员多,贵族多。老百姓的负担,重的没法说。

所以,我们西魏,落实均田制的阻力,要比他们东魏小得多。

只要我们推行了均田制,与此同时,编订户籍,掌握人口,便于摊派赋税的同时,也可以借此将所有适龄的在籍男子,整编成军队。

我们可以就在当地,建立军府,军府所辖地域内,所有适龄鲜卑男子,或者条件适合的汉族男丁,都是这个军府里的兵,可以称为府兵。

这些府兵,其实也还是均田制下的一部分农民。

平时,他们一边务农,一边到各地轮流驻守。

农闲时,他们集中到军府,接受训练。

战时,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军府为单位,轮流出战。

因为我们已经无偿给了他们土地,就不必再给他们军饷,只需减免他们的赋税即可。

这就是免费爆兵!

然后,无偿养兵,就是您需要不断发动战争,不断用新得来的土地,作为府兵们军功的奖励,府兵为了这些奖励,一定会为你尽忠竭力。就这样,您可以一直打到,南北统一。

南北统一!

这是三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想都不敢想的人间奇迹!

这个目标,确实要比打败高家父子,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霎时间,你一下子想起小时候,你第一次见到高欢时,对他吹过的牛:在鲜卑语里,‘宇’,是苍天的意思,‘文’,是君王的意思,所以,你说,我们宇文,是什么意思?你别不信啊,我们家祖宗,有一次在中原打猎,捡到一个印章,上面刻着汉字,祖宗请人看了,那汉字是‘皇帝’的意思……

苏先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你又问苏绰。

苏绰的时间,应该是不多了,气息渐渐开始微弱,他坚持着说,主公,为了落实均田制与府兵制,我们最近几年,不要去跟东魏、南梁费劲纠缠,为了未来的收获,您得忍受现在的寂寞。

也就是说,要闷声发大财?

苏绰最后一次,点了点头……

你一看苏绰,忽然之间,已是脸上无光,赶紧一探鼻息,竟然已经断气。

苏先生!苏先生!苏先……三声呼喊未完,你已泣不成声。

在病榻前跪了很久,听完你们对话的苏氏子孙,这才涌上来,一边放声大哭,一边手忙脚乱地为苏绰整理遗容。

你心头有些愧疚,因为你占满了苏绰最后的时间,没为他安排自家后事,做一点预留。

可是,他们家,有什么后事要安排呢?

你看见,苏绰的家,满目的干净清雅,没有一丝浮华。

除了苏绰自己的那套上朝才穿的朝服,其他所有的衣服面料,都是只是苎麻。

窗外的小院里,有个架子,晒着几沓干菜,几颗干瓜。

苏绰的卧室,一张床,一张案几,一盏灯,一个书架。

门外,苏绰的那匹老马,突然发出悲鸣,你又想起,他的那辆木制马车,走起来,就到处咿咿呀呀。

苏家没有什么后事,值得安排。

苏绰的后事,只是最后再帮助你,竖立一统天下的大志!

你向着逝去的苏绰,最后一次长揖。虽然他,已经无法向你回礼。

你回到朝堂,振奋精神,开始落实苏绰建议的均田制与府兵制。

均田制,与当时地广人稀的西魏,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当年孝文帝时,中原附近人口稠密,实际上无田可均,以至于孝文帝的《均田令》人亡政息。

而如今,长安附近关中大地,那可真是一望无际的无主荒地啊,你的政令,逐渐吸引到了许多移民,前来关中落地生根,你为他们编订户口,依照户籍,收取税收,西魏的财政状况,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西魏人口开始增长,经济进入稳定恢复的轨道,你又开始在鲜卑人口中,试行府兵制,规定鲜卑百姓,每户出人,编入军册,成为兼职军人,平时做自己的事,闲时组织军训,战时集结成军,外出作战。

这时候,你还发现了府兵制有一个苏绰都没有说到的好处。

通过府兵制,就把鲜卑军事势力,由各部落首领,各家族家长的手上,抢到你的政府手里来了。

你又慢慢地把府兵制,从鲜卑兵将,向汉人地主阶层推广。为了让汉族兵将,融入这款鲜卑式的军事制度中去,你给他们赐以鲜卑姓氏,故意模糊民族区别,加速民族融合。

你一共赐姓七十二次。

比如,你给功臣韦孝宽,赐姓宇文,作为对他玉璧之战,击败高欢的奖励,同时也是对关中豪门,韦氏家族的拉拢。

你给在随州作战,立下战功的大将杨忠,赐姓普六茹。

你给长期保卫长安,劳苦功高的大将李虎,赐姓大野。

……

均田制与府兵制,保证了你的国家,可以绕过贵族门阀,功勋军阀的势力,直接控制民间,把民间的力量,塑造成国家政权的钱袋子和刀把子。

经济、军事上路了,你开始筹建政治制度。

一个古代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关键在于和经济、军事制度配套。孝文帝改革遭遇的重大挫折,证明了全盘汉化,尤其是以东汉两晋南朝为模板的汉化,与北魏的经济、军事并不配套,是错误的。

旧式的汉化,如同过期的药品,吃下去不仅无效,甚至有害。

善于学习、敢于思考的宇文泰,想出了一条新式的汉化路线,不过,这条新式的路线,看上去,竟然更加的古朴。

你的汉化改革,莫说两晋南朝,就连秦汉这些都不参考,他设计的政治制度,直接照着中原文化的鼻祖西周来。

毕竟,凤鸣岐山,才是你的理想。

您把官府官职的名称,都改做了西周式样,朝堂礼仪,遵从周礼,大小官员,学习《周礼》。

这一点非常重要,那时候,东魏回归鲜卑旧俗,朝廷重要仪式,都由萨满巫师主持,军事命令,都由鲜卑语发布,中原贵族,都已熟练掌握鲜卑语,作为人生重大课题。

而南边,自诩华夏正统的梁武帝萧衍,也痴迷外来的佛教,遇上大小事情,都要先用古印度的梵文,诵几遍佛经,全国上下,梵音回荡,华夏正音雅乐,反而日渐式微。

说起来,若没有你的汉化改革,源远流长的中原礼仪,在中国大地上,几无立足之地,险些薪火丧尽。

你,本也是个鲜卑人,却想着把关中平原,带回了一千五百年前的西周模样。

形式上是复古,但内容上,却是与时俱进。

虽然,古今杂糅的结果,是看上去,古灵精怪。

你用来建立政治制度的摹本,是儒家经典《周礼》。据考证,《周礼》并非西周著作,而是后世的伪作,其中记载的政治制度,出自于儒生们的臆想,完全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历史上,有人就在现实中生搬硬套过《周礼》,但付出过导致天下大乱的惨重代价,那就是王莽。

你没有生搬硬套,你鬼精鬼精地利用了《周礼》制度中的语义含混与不靠谱,将其与你的集团中,本就存在模糊的不统一,给理顺了。

比如,西魏这些个叫大冢宰、大前疑、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官府职务,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是仿照西周,西周都灭亡一千年了,谁还记得这些职务,如何分辨?

不好分辨?

那正好,就重新制定分辨的标准!

你说,大冢宰,就是宰相,总领百官,由你亲自来当。

你说,大前疑,就是副宰相,由你的侄儿宇文护来当。

你说,天官,就是吏部尚书,统管人事工作。

地官,就是大司徒,打理财政政工作。

春官,管礼乐,夏官,管军事。

秋官,管司法,冬官,管建设。

一部近千年来,无数儒生没整明白的《周礼》,却被你,一个粗粗读过几遍《论语》的家伙,硬给整明白了。

然后,你坚持长期督促,均田制与府兵制,在西魏的落实。

到公元550年,你已经在西魏各地,相继建立起二十四个折冲府,拉扯出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二十四支军队。

这些军队,与你之前,建立在贺拔岳西征军基础上的那支军队,有两点不同。

其一,他们不再分属于原来的西征军众将,而是都由你直辖。

其二,他们不再以鲜卑族为主体,而是主要由关陇汉人组成。

从此,保留着鲜卑松散旧俗的武川集团,正式升格,代表中原集权制度的关陇集团。

这个集团,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其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而军国主义色彩,正是从关中平原走出来的霸主们,共有的遗传基因,不论是已经远去的秦汉王朝,还是即将降临的隋唐帝国。

你终于掌握了军国主义,这一秦汉帝国,以关中一隅,而吞并天下的,底层代码。

从高欢去世,到高澄遇刺,又到侯景作乱,再到高洋篡位。东边天下,这热热闹闹的三年,看起来,却差不多,完全与你的西魏无关。

他们都不知道,你,宇文泰,正在闷声发大财。

你到底,要发多大的财?

其实,就连你,都想不到,你用这三年的寂寞,奠定了未来三百年,中华大地的威风赫赫。

你也想不到,中华大地威风赫赫之时,你的宇文家族,又会落入寂寞……

但,那又如何?

毕竟,你的生命,为此主动地,去发过光,去发过热。

生命,就是本来可以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却选择,去做点什么。

最新小说: 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 凰隐九霄,女帝逆天录 从乔峰重生宋青书开始 哪吒,我在封神世界刷任务 小保安纵横都市:绝世高手 封神:我被通天教主偷听心声 他的小仙女超可爱 等了你这么多年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本小姐就是养外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