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焚山河 > 第67章 六十七 宇文邕2出头的你 宏图开启

第67章 六十七 宇文邕2出头的你 宏图开启(1 / 2)

第67章六十七宇文邕2出头的你宏图开启

你又一次,从剧烈咳嗽之后的昏迷中醒来。

浑身无力的你,说不清,命运还给已经三十岁的你,留下了几年。

气得你剧烈咳嗽之后昏迷的,是你不成器的太子宇文赟,今年才十六岁的他,就已经在酒色方面,玩出了花,哪怕你天天,拿鞭子打。

他是太子,是你这个王朝的未来。

可是,你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你这个王朝,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你只有好好抓紧时间,把握现在,至少现在,你还健在。

只要你还健在,就总有机会,改变未来。

于是,亲政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73年,你做主,给太子宇文赟,娶了一房媳妇。

太子妃叫普六茹丽华,是已故柱国大将军、初代隋国公普六茹忠的孙女,是二代隋国公普六茹坚的女儿。

因为你听说,这个女孩子,秀外慧中,知书达理,所以,你选她来,替你管教你的儿子,让他收收心。

当然了,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女孩子很多,你为什么偏偏选择普六茹家的这个姑娘呢?

因为你想进一步拉拢普六茹一家,尤其是普六茹坚这个人。

比你大两岁,今年三十二的普六茹坚,人如其名,政治立场,非常坚定,支持皇帝,反对权臣。

这个立场,从初代隋国公普六茹忠时代,就开始了。

宇文护专权的初期,为了夺取诸位柱国大将军们手中的权力,先发制人地杀害了,其中威望最高的独孤信。

而独孤信与普六茹忠,是儿女亲家的关系,因此,常年在外,手握兵权的杨忠,有恃无恐地选择了跟宇文护对立。

他甚至联系过你,要是实在不行,他就替你,在外起兵。

不论他这话,是出自真情,亦或假意,当时无助的你,都对此心存感激。

他逝世之后,隋国公的爵位,由他的长子,也就是独孤信的女婿普六茹坚继承。

反对宇文护的政治立场,也由他一并继承。

你听说某一次,宇文护看上了普六茹坚的才能,要把他调归自己属下,却被普六茹坚拒绝。

他当然得拒绝啊,他那凶巴巴的老婆独孤伽罗,就是独孤信的小女儿,他要是敢去给老婆的杀父仇人宇文护打工,他老婆怕是要拿鞭子,打得他要死不活,跪地认怂。

想到这件事,你就想笑。

那么,你的儿媳,独孤伽罗的女儿,普六茹丽华,会不会遗传她妈,把你的儿子,也打得要死不活,跪地认怂?

因为这种关系,普六茹坚,一定是你的人。

既然是你的人,那么,你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就算是对普六茹忠,过去忠诚的表彰,也算是对普六茹坚,未来前途的许诺。

嗯,是的,你是个,一诺千金的人。

甚至,远不止千金。

你的五弟,齐王宇文宪对你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你没搭理他。

他说的这,叫什么话?

普六茹坚,就那么方方正正的一张大众脸,哪有什么相貌非凡。反正,我就是信得过,普六茹坚!

倒是他,五弟宇文宪,那些年,投靠宇文护一起干坏事,听说宇文护毒杀你的庶长兄明帝宇文毓时,原本准备立他宇文宪做皇帝,要不是你的兄长忍痛写下了遗诏,并由你的嫂嫂当众宣读,立你做了皇帝,那现在……

对了!危难时刻,力助你登基的嫂嫂,也是独孤信的女儿。

所以,你的兄长宇文毓,和他普六茹坚,还是连襟的关系。

这就亲上加亲了。

每每想到这里,你就更是喜欢普六茹坚。

普六茹坚原本就办事干练,如今又获得你的恩典,工作起来,更是一往无前。他知道,亲政不久的你,想要尽快亲征北齐,于是,他很快就整理出了一组重要的数据,交给你。

数据显示:

隔壁北齐的人口,两千万。

你北周的人口,五百万。

“阿坚,这是真的?”两朝人口,这么大的差距,让你感到难以置信。

“陛下,是真的,这是今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普六茹坚说。

“这么多年了,从孝武帝西迁算起,到现在,差不多四十年了,我们关西的人口,还是比不过他们关东啊……不过,这也只是人口而已,能说明什么呢?”在心怀天下的你看来,这些具体的事情,不过只是细枝末节而已。

“陛下,国家财赋,取之于人口,国家兵员,来自于人口。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天下,人口的多寡,就是一个王朝财源的多寡,兵源的多寡。”

普六茹坚十四岁时,就进入京兆府,做记录官员业绩的功曹,从此一直在统计系统任职,后来又外放过随州刺史,主政一方,虽然也才三十出头,但行政方面的工作经验,已经非常丰富。

他知道,人口,农业时代的经济条件下,根本性的经济指标,相当与工业时代的GDP,相当于信息产业时代的流量。

你以为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在他的专业眼光里,事关千秋大计。

他对你说:“北齐占据的黄河下游,南北两岸,自春秋时代以来,便是富庶之地,人口稠密。北魏统一之后,关东得到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北魏末年,也就是先帝宇文泰的年代,虽有六镇起义的乱局,但较少影响关东之地,且又有高欢的趁势而起,迅速稳定了关东局势。因此,关东的经济实力,强盛至今。”

“可是……”你提出疑问:“北齐自高欢之后,澄、洋、演、湛四兄弟,乃至如今的高纬,大多残暴无道,禽兽之行,不胜枚举。他们搞出来的那些事情,朕不说,你大概也知道。那么都这样了,为什么北齐的经济实力,依然可以强盛至今?”

普六茹坚回答说:“高氏诸君,确实残暴。但是呢,他们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只在上层圈子里施暴,总的来说,属于是窝里斗的范畴。除了在高洋后期,征发人民修筑长城,以及晋阳附近的几座大型寺庙之外,其他继任,都没有过分地折腾过老百姓。这是其一。

其二呢,北齐虽然无道,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北齐自高欢后期,刻意提拔文官,压制武将开始,政府与军队,就实行了分离,一般情况下,除了宗室成员外,普通军官不做地方上文官,普通文官也不会调任军官。

虽然这样,又触发了文武之间,长时间的内斗。

但文武之间,好歹有了一个相对专业一些的分工,专职的文官足以保证地方上的治理,专职的武将,也足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有这样一支文臣武将专业队伍,无能的皇帝整日玩乐,其实,对于北齐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你玩你的,我做我的。

比起这一条,说实话,陛下,我朝尚有不及,我朝官员,向来文武不分,将军可以封为刺史,刺史也可以调任将军,这使得我朝地方地方治理水平和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上不去。要说自保,还绰绰有余,但要想攻灭他们北齐,其实吧,说实话,还有些吃力。”

听完普六茹专业的分析,你低下头,撚着自己长长的胡须,在心里承认了普六茹坚说得对之后,便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文武不分的事情,实际上是先皇在创业艰难的时代,为了激励麾下部属,奋勇作战的一种手段。武将立功了,就可以去地方上揽权,文官做得好,也可以带兵作战。只是,四十年来,由此形成的利益集团,已然盘根错节,仓促之间,尚且无法解决。”普六茹坚说,显然,以他的专业眼光来说,他最关系的问题,就是这个。

而这却不是你最关心的,于是你说:“阿坚,朕问的,不是这个,既然文武不分的问题,由来已久,那就慢慢从长计议也无妨,以后有空了,朕交给你来做。现在,朕想知道的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快速增加本朝的人口?”

普六茹坚却说:“陛下,关键不在于更多地增加,未来的人口,而在于更好地控制,现有的人口。本朝人口虽然只有五百万,但若是将其彻底地控制住,以四百万人口作为财源,以一百万人口作为兵源,那么,莫说是攻灭北齐,就算是统一天下,也不是问题。”

统一天下?

统一这自东西两魏分裂,连同南朝一起,已经三足鼎立四十年的天下?

统一这自北魏立国,与江南已经南北对峙一百五十年的天下?

统一这自晋室南迁,已经支离破碎二百五十年的天下?

统一这自黄巾起义以来,已经纷乱不堪近四百年的天下?

这四百年里,前面的两百年,尚有天下英雄,前仆后继地追求过统一大业。然后,自从前秦苻坚淝水惨败之后,茫茫两百年来,早已无人问津。

当年,尔朱荣说过要做这件事,后来他死了,也就没有落实。继之而起的高欢,与你的父亲宇文泰两人一辈子,在有关统一天下这件事上,只字未提,他们,似乎已经满足于,东西割据。

就连志在千里的你,最多也就想想如何攻灭北齐,都还从来没有想过统一天下,他普六茹坚,竟然已经想到了。

你,的确是,志在千里的骏马。

但是,他,是气吞万里的巨鲸。

那一瞬间,你甚至有些害怕他,不想再一口同意他,满足他,而是想要否定他,打压他。

你借着他的话茬,故意说:“要控制全国所有人口的话,那岂不是就要折腾老百姓?不然,怎么控制?这……不符合儒家的仁政理念吧?况且,你自己不也说,隔壁高家,有一点好,就是没有去折腾老百姓吗?那他禽兽一样的高家,都不会去做的事情,朕,为什么要去做?”

“陛下,臣刚刚说了,高家继承了北魏的政治遗产,有一帮相对专业的文臣武将在中层、基层打理国事,所以,高家的上层,不用折腾老百姓,也能活。而本朝,没有这样的文臣武将,却有您这样一位志在千里的君上,您说,您不主动一点,带头折腾起来,诶,这怎么能叫折腾呢?您应该带头彻底燃烧起来。不然,就凭我们这点国力,这点家底,何年何月,才能战胜北齐?”

他说得好些,很是有理,你服了,干脆问他,那现在,要控制人口,具体怎么做?

他却问你:“陛下,您信不信佛?”

你看他那双眨巴眨巴的眼睛,感觉到他突然插进来的这句离题万里的话,话里有话。

你也懒得去猜,于是说:“阿坚,有话直说吧。”

“陛下,您知道不?我们国家五百多万的人口数目当中,有近一百万,在庙里!”

嗯?

正在喝水的你,听见这个数字,一下子就被呛住了,弯着腰好一阵的猛咳,一边咳着,一边说:“真有这么多?”

普六茹坚自信地说:“这是今年最新的统计!不过了,陛下您别着急,看看隔壁,隔壁的和尚尼姑更多,有将近三百万。”

你总算咳好了,坐直了身子,对普六茹坚说:“朕也知道,这些年佛教香火鼎盛,却没想到,已经鼎盛到了这个地步,两边的和尚,加起来有四百万人,都足够建个国了,这到底,是怎么搞的?”

普六茹坚说:“陛下啊,说实话,要不是因为臣的父亲,得到先帝的恩典,才得以身居高位,带着臣这一家人,脱离了苦海。不然的话,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臣恐怕,也会选择剃了头,进庙里去,当个和尚。”

“怎么说?你信佛?”你问他。

“倒也说不上有多信,只是跟风,也会念几句经。只是,如果没有得到先帝…和您的知遇之恩的话,臣一定会去当和尚,不是因为信佛,只是别无选择。因为当和尚不用辛苦上税,不用艰难出工,更不用冒死从军。所以,这才有了东西两朝,一共四百万的和尚尼姑。对了,这还没算南朝呢。”年纪轻轻的普六茹坚,就有了近二十年的基层与地方工作经验,非常了解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对于从小长在相府之中,衣食无忧,养得一腔热血,志大才疏,不知人事艰难的你来说,普六茹坚说的这些,尘埃之中的事,你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阿坚,你的意思,是要朕把均田制,在寺庙里推广,让和尚也种地上税?把府兵制也在寺庙里推广,组织几队僧兵?这也太,不可思议……”

“是的!因为各大寺庙的住持,并不受陛下您的控制……”

控制!普六茹坚的话,绕来绕去,终于点出了主题。

“那怎么办?”

“好办,就看陛下您,敢不敢。”

“先说说看!”

最新小说: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 离婚后,她带着万亿家产杀回来了 凡世断缘 砰砰里 看见弹幕后发现陛下是玩家 全职王夫 俺们村里有妖怪 他是黑暗中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