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何元丛眼睁睁地看着人走了,气得一张老脸血红血红的。
老太君放下筷子道:“你也别气,寄文是为妹妹出头呢,想读一本书而已,哪里就这样难了。别说寄文了,我老婆子听了都气呢。”
“老太君,书是不能随便读的,不好的书读了容易让人不安分的。”何元丛回道。
老太君闻言不乐意道:“那外面卖这样火,若不好大家怎都去买呢,让他们去读,出不了什么事的。”老太君说着看儿子脸色不好,又道:“话说回来,寄文疼惜妹妹虽然没有错,但也的确不应该顶撞长辈,等他回来我来训他,这孩子平日里不这样的。他往日是如何尊敬你的,你也清楚,你这个大伯也不应该和他这个小辈计较。”
何元丛无奈,应道:“是,老太君。”
何寄文带着何雯惜出了府,直奔书铺,怎奈卖的太火,跑了几家都没有了。
“别不开心,城西还有一家书铺,走。”何寄文说着便牵着雯惜的手往城西去。
二人来到城西的书铺,一说名字,小二哥便笑呵呵道:“公子小姐来的正巧呢,就剩最后一本了。”
何雯惜闻言瞬间开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二哥哥,有你在,运气都好了呢,谢谢二哥哥。”
何寄文宠溺的笑了笑,付了钱,将书接了过来,自己翻了翻,挺通俗易懂的,有些观念也很新潮,不教人尊礼教,只从历史里提取做人做事的智慧,里面还有不少大越国女子为官的刚正和机敏事件。
“呐,回去好好读。”何寄文放心了,把书交给妹妹,“这书挺好的。”
“二哥哥放心好了,我一定认真读~~”何雯惜亲昵地搂着何寄文的胳膊。
何寄文笑了笑,拉着何雯惜往外走:“走吧,回去吧。”
书铺门口,她们俩个往外走,与此同时,也进来两个人,正好擦肩而过。
小二哥再得知后来者也是来买白话史记的,忙道:“这位小姐,这一批书卖完了,刚刚那位公子和小姐买走了最后一本呢。”
那女子闻言,当即转身离开,出了书铺,一转头,便瞧见刚刚离开的公子小姐,连忙让侍女追了上去。
“公子小姐请留步。”侍女上前拦住,“我是长公主府的侍女,我们郡主刚到京城,也想买这本书,怎奈卖完了,我们郡主愿意以十倍的价格买下这本书。”
何寄文一听,温和的脸上浮现几丝冷意,开口道:“姑娘自报家门,打算以权相压吗?”
侍女闻言一愣,见对方听了自己出自长公主府后没有半点谄媚和讨好之态,不由地猜测起对方身份来。
“公子误会,方才说了,愿意以十倍价格向公子讨买。”
何寄文闻言直接开口道:“不卖,便是十万两黄金也不卖!!凡事都讲究先来后到,这书你们郡主喜欢,我们也喜欢,难道就因为你们郡主喜欢就要夺人所爱吗?”
侍女闻言哑口无言,可仍然坚持道:“公子不让书,我们做奴婢的回去没办法交差的。”
“我不卖与姑娘何干?堂堂郡主应该不会随便迁怒身边侍奉的人吧,再说,这批卖完了书铺总会加印的,郡主再等几日又何妨?”
侍女闻言道:“郡主今日听闻此书便急切地想看,跑了好几家,刚到这里,就被告知最后一本买走了。若公子不买我们郡主便能顺利买到,还请公子行个方便,让一下书给我们。”
何寄文闻言,觉得十分可笑,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抱歉,我们不想割爱!姑娘也别再追着我们了,京都里拥有此书的多了去了,我们是买了最后一本,可这最后一本原也不属于郡主,我们付钱买书没偷没抢断没有相让的道理。另外烦请转告,郡主刚到京城,低调行事为好,不要让公主府落个仗势欺人的名声,告辞了。”何寄文说着拉起妹妹的手大步离开。
佑宁郡主站在不远处,只见自己的侍女没能买下,不由地失落起来。
侍女跑到郡主跟前道:“郡主,那人不卖,不仅不卖,他还说.......”
侍女将何寄文的话大体说了一遍,佑宁郡主听罢道:“那人真这样说?”
侍女点头。
佑宁郡主第一次想要什么东西被拒了,出声道:“知道我是郡主还不让?你可问清楚了他是谁?”
侍女摇了摇头。
“罢了,日后再买吧,回去吧。”佑宁郡主虽心有不甘,但不得不说人家不想卖她总不能将人拦下去抢啊,尤其眼下和亲之事在即,她还是当隐形人的好。
何寄文回府后,直接回了屋,将自己所有的银票都取了出来,有出门时她母亲偷偷给她的一千两,还有她父亲给她的一千两。来京后,老太君和伯娘各给了她五百两,路上盘缠加上在京用了些,还余两千六百余两。
何寄文不知道给琴书赎身要多少银子,索性将银票全部揣进怀里,怕不够又选了几个不常用的挂件佩饰,带上就出了门。
眼下,她和琴书在一起,是最好的出路,一来琴书喜欢她,她也很喜欢琴书,在一起称得上两情相悦。二来,和琴书一起不用再和别人联姻,免去泄露身份的危险,于何家也是好事一桩。
当然,她也知道,两全其美的事,在老太君他们眼里必定是有辱门楣的事儿,所以在她摊牌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打算,不能打无准备的杖。
何寄文游走在民坊区,看了一个宅子又一个宅子,终于在黄昏时分看中一个二进院的小宅子,里面干净清爽,布置格局都显雅致。
“公子,我这房子地界好,去夜市日市都方便。出了巷子,外面是要雇轿子还是雇马车都方便的。”
何寄文来时都瞧过了,的确是很方便,便道:“老伯,我先租两个月,您看可好?”
“两个月?这有点短啊。”
何寄文一听这话,忙道:“老伯,我不是京城人,此次来赴考的,殿试后可能被外放,的确住不久,我给老伯多加钱好了。”
“不用,不用,您按原价格给就好。”房主一听是来应试的,主意便上来了,能参加殿试这基本就成了,租两个月后放话是被进士老爷住过的,那他房价也得跟着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