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何元丛被何寄文说的面红耳赤,站起来环顾四周,找到戒尺就走到侄子面前。
何寄文跪在地上,笔挺着上身,擡眸看了眼自己的伯爹,不情不愿地伸出了手。没办法,谁叫她的确顶撞了长辈了。
“啪!啪!啪!”何元丛朝着何寄文手心,啪啪啪地重重打了三下!!
“反了你了!!!”何元丛骂道。
疼痛感从手心传来,何寄文咬牙忍着没有哼一声。
何元丛还想继续打,戒尺再度举起却被老太君叫停了。
老太君心疼道:“好了,别再打了,他是个读书人,打坏了手还怎么拿笔呢。”
何元丛闻言将戒尺放到桌子上,转身道:“你祖母心疼你,我且先不打你,你要讲道理,咱们就讲道理。你祖父已登极乐,他不知林家丫头身入教坊里,我这个儿子替父规避生前错误决定乃是为人子的本分,我这叫不守愚孝,此孝才是为家之大孝。反观你,我和老太君坐在你面前,你尚且目无尊长,我们若是哪天走不动路了,你还不得更忤逆不孝啊??”
何寄文一听,神情微变,这是要不讲理了啊。
“怎么不说话了?”老太君看着孙儿不作声了,终于喘了口气。
何寄文闻言道:“伯爹不讲道理,孙儿还不如不说话。”
“谁不讲道理??”何元丛怒声斥问。
“伯爹不遵祖父的决定,叫不
守愚孝吗?祖父又没有亲口和伯爹说嫌弃林家姑娘在教坊待过要退婚,伯爹分明是为自己不遵父命找借口。再说,她为什么沦落到卖艺为生?当年祖父可是让她随我们一起去渭平的,我父母对不起人家,我替父母赎罪,又遵祖父婚命,侄儿这才是大孝之举,侄儿不肯做那忘恩负义之事,违逆了祖母和伯爹,这才叫不守愚孝。”
何元丛一听这话,胡子都快翘起来了,气道:“你倒是会夸你自己啊,你在这儿忤逆长辈你还成了大孝之人???”
何寄文闻言笑道:“侄儿也不想忤逆您啊,您完全可以同意这门亲事,高高兴兴喝了侄儿和林家姑娘的喜酒!”
“我还高高兴兴???”何元丛感觉自己要被气死了,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儿子可惜,如今倒庆幸自己没有儿子,不然非得被气死不可。
何寄文觉得和她盛怒下的伯爹讲不通了,便跪着挪了挪,挪到老太君身边,扯了扯老太君的袖子道:“老太君,孙儿都是为了咱们何家好,你想想看,你若硬退了林家的婚,林家伯母把婚书宣扬开,人家必定说我们何家忘恩负义,这样的名声慢说伯爹和我爹无颜当官,便是孙儿我也无颜再出门了。还有何家没有好名声,家里多少人跟着遭殃啊,宫里有大姐姐,二姐姐虽说嫁了庶姑母家的表哥,可一旦咱们家出事了,她日子肯定也不好过。如今三妹妹还没有定亲,我家庶妹妹也还小,为了全家子孙着想,还是同意这门亲事的好。”
老太君闻言沉默起来了,她现在连林家的人都没找到,真保不齐林家的人把婚书宣扬开。
何寄文见状连忙加了把劲儿道:“老太君,虽然这门亲事于咱们家没有太大助力,可也没什么太大伤害不是?可若退了这门亲,祸处可比好处大的多,您仔细想想,是否值得冒险?”
老太君闻言,握着孙儿的手道:“怎么没有伤害,人家知道我们娶了个在教坊待过的媳妇进门,背地里不知怎样笑话。”
“您也说背地里,咱们家出了个娘娘,娘娘又育有五皇子,谁也不敢当面笑话的。再说,这事儿说出去,赞扬我家的肯定也不少,人家会说何家高义,在人家落难时没有退亲反而礼迎进门,足可见何府长辈们都是守信知恩图报的人。”
老太君一听这话,竟也觉得有理,娶林家姑娘,虽然没有助力,但害处也不大,但若不娶一旦控制不住,的确会让何家名声一落千丈。
何寄文见老太君有些松动了,忙道:“祖母,娶林家姑娘还有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老太君问道。
“祖母,孙儿我…还跪着呢。”何寄文笑道。
老太后闻言,看了儿子一眼,又看了孙子一眼,没好气道:“起来回话!!”
“多谢老太君。”何寄文说着便站了起来,因为跪得久稍微有些不适。
“还有什么好处,快些说来。”
何寄文闻言笑道:“历来皇家最忌讳外戚了,如今大姐姐有了五皇子,那便是有了争储的资格,若五皇子外祖家势力太大,陛下怕是会有所忌惮,不如娶林家姑娘,陛下一见咱们没有借助婚事与轩贵捆绑,心里对咱们肯定是更放心。”
何元丛瞥了侄子一眼道:“什么话也敢往外说。”
何寄文忙识趣地作揖道:“侄儿妄言了,仅以浅薄之言供伯爹、老太君参详。”